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危险的有毒废弃物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毒废弃物贸易是指有毒废弃物的进出口,扮演这一贸易主角的往往是发达国家,他们将“己所不欲’的有毒废物输出给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例如现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的劳伦斯·森玛斯就曾经说过“我认为,在低收入国家倾倒有毒废物的经济逻辑是无可厚非.合乎情理的,我们要面对现实……非洲人口稀少的国家,是可以容许更多的污染的。”森玛斯说这番话时,他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西德科学家最近在北海海区有关船只焚烧废弃物的调查中,发现该海区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合物。他们指出:这是因海上焚烧有毒化学品而造成的。 北海每年要在海上采用船只焚烧十万多吨有毒废物,焚烧后产生的颗粒物质和废气随之逸入大气之中。这样处理废物比起陆地上处理要便宜得多。这也是各大化学公司为什么要在海上焚烧有毒化合物,而不是陆地上处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1987年10月,世界63个国家的代表开会一致同意不准在海上焚烧化学品。参加此次会议代表一致在伦敦制定的禁止倾倒废物公约上签了字,赞成从1994年起,该公约开始生效。一些欧洲国家与日本近年来向海洋倾倒废物或在海上焚烧化学品的数量日渐增加。美国已经考虑制定禁止向  相似文献   

4.
产生大量有毒废物的各企业不久将可以在其所在地把这些废物破坏处理掉,而不需冒风险将废物运到某处进行储藏或焚烧。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能有效地破坏寿命较长的有毒废物质小型等离子体电弧炉。这种等离子体电弧炉几乎能立即以四倍于太阳表面的温度破坏有毒的化学品如PCB_s和二氯芑。利用炽热的电弧来破坏有毒废物的这一想法并不是新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所属制造技术分部门S.“Rama”Ramakrishnan研究小组解决了几项有关等离子体电弧的温度和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实 《环境》1996,(10)
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将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甚至是危险废物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他们之所以这么干,一方面是他们曾饱尝过处理有害有毒垃圾的苦果。如美国胡克化学公司将8万吨有毒废渣埋在洛夫废运河中,导致这里诞生的婴儿80%是畸形或流产、死产。另一方面可节省昂贵处理费用。在欧洲处理一吨有毒垃圾约需1000美元,而在非洲国家只需10美元。于是发展中国家就成了他们“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技术员可能遇到的隐藏危险很多.他们工作中接触到的对象包括化学品、有毒有害废物以及处理或未处理过的废水.实验室主管首先要确保操作间、以及保证实验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荷兰土壤/场地污染治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荷兰是欧洲发达国家之一,国土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近2000万。长期的工业化发展导致的土壤/场地污染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凸显。1980年,荷兰南荷兰省莱克尔克西部住宅区地下水管破裂,继而发现住宅区建造于一处有害废物填埋场上方,住宅下方土壤受到含二甲苯、甲苯等有毒化学品  相似文献   

8.
对有毒化学品进行简介 ;建议从生理毒性、属性毒性及生命周期等方面建立有毒化学品的污染评价系统 ,为有毒化学品的应用、管理和处理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不同的有毒化学品及其排放情况与浓度组分拟选用物化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作为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及全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过程中产生的应急废物因受到危险化学品污染也会具有某些危险特性,但我国有关文件并未对应急废物的去向、最终处置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应急废物处理处置中,还存在处置能力弱,现有技术应用性不足,处理处置过程长、产生二次污染风险的时间长、环节多等问题。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应急废物的管理是预防应急废物产生二次污染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单位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并对全过程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0.
前言巴塞尔会议于 1 992年开始实施并规范对发展中国家的有毒废物处理和跨界运输 ,其禁止修正案将不允许经回收和最终处置的有毒废物运输至发展中国家。废塑料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与最终处置和鉴别的技术指导 ,主要为那些正在建立环境无害化和具有以有效方式处理废物的能力的国家提供指导 ;并帮助制定开发的详细程序、废物管理计划或战略。这些技术指导适用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和解决废塑料的对环境无害化处理方式 ,也包括进口废物。这些技术指导与其他指导废物处置和环境无害化回收技术指导的协同使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地上焚烧、特殊工程填埋…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欧共体强化有害废物处理指令·欧共体以安全处理为目标,决定强化有害废物处理的指令,新指令特别重视下列5项工作: (1)在有害物质排放的现场即时检测其有害有毒成分,并记录。 (2)禁止将指定的有害废物混入非有害废物中,作为一般废物收集、回收、输送、贮藏、投弃等,必须彻底进行安全处理。 (3)已混入非有害废物的有害物质,仅可能在技术上经济地对有害有毒成分进行去除处理。 (4)收集有回收价值的有害物质,在贮存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经常使用的化学品有8万多种,如使用不当或释放入环境中,则可构成一种潜在的危害。在化学品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废物,但国际社会为了保护世界的安全正在防止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 1.面临的威胁现在世界上已公布的化学品有700多万种,同时每年新出现的化学品还有几千种。其中大多数仅在化学品文献中首次提及,经常使用的化学品约有8万多种。这些化学品一旦使用不当或大量  相似文献   

13.
1.处理的目的与方法发达国家现在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很多,通常都要在最终处置前进行预处理。各种处理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废物现有性质。处理技术有些是为了减小体积(沉淀、脱水、相分离)、降低有毒成分的流动性(固化过程)或去毒(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墙报     
《环境》1995,(2)
当今世界,几乎可以说是化学品时代,人们衣、吃、住、行都离不开五彩缤纷的化学品,而这些化学品每年以数以万计的量在增加。它给人类带来了利,也带来弊。人们公认,有毒有害化学废物是造成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它具有十分严重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第三世界国家城市普遍缺少废物处理设施,城市环境状况普遍恶劣。例如,印度的3119个城镇中,只有209个有部分处理废物的设施,只有8个有完整的处理废物设施。在印度恒河流域的114个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们每天把农药厂、皮革厂、纸厂、橡胶厂、石油化学品、农药包装材料的大量废物扔进恒河里,使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印度的胡格利港湾靠近加尔各答,周围150多个工厂未经处理的废物已  相似文献   

16.
《交通环保》1995,16(1):20-24
德国政府贯彻MARPOL公约的组织管理机构与溢油事故处理编者按:为了解决我国化学品运输在港口产生的有毒废液的管理和处理技术问题,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港口处理化学品有毒废液的先进技术,使用好全球环保基金赠款和世界银行贷款,研究适合我国港口的化学品有毒液体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环保局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潜在有毒化学品国际登记领域的谅解备忘录的要求,在潜在有毒化学品国际登记中心(IRPTC)援助下,国家环保局不久前在北京举办了执行伦敦准则国家培训班。培训班的目的是要有关部门加深对伦敦准则的理解和认识,为执行伦敦准则作政策、技术和组织准备。参加培训班的代表来自国家环保局、中国环科院、化工部、交通部、对外经贸部、农业部、海关总署、国家医药管理局和部分省市环保局。联合国派出的四位专家来自潜在有毒化学品国际登记中心(IRPTC)、联合国培训研究机构(UNITAR)、欧共体委员会(EEC)和苏联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际项目中心。培训期间,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的专家作了题为中国有毒化学品的管理的学术报告。外国专家授  相似文献   

18.
环境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侵略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武装入侵、军事干预逐步转为经济侵略、环境侵略。 所谓环境侵略,指发达国家以“技术出口”、“贸易优惠”、“合资经营”为借口,再施以蝇头小利,将污染环境的产业、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直接将有毒有害废物运往穷国转嫁生态危机。这种环境侵略虽不放一枪一弹,但带来的危害绝不逊于武装侵略。所以世界环保界人士称之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把转嫁生态危机的发达国家喻为“环境帝国主义”。 环境侵略之所以发生,并自8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发达国家的环境法律越来越严格,如欧洲经济委员会通过“禁止有毒有害废物转迁”决议,制裁以商业手段输出有毒有害废物的行为。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环境标准越来越严格。有毒有害废物国内贮存和处理的费用不断上涨,这些内部压力促使发达国家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将其视为“有毒有害废物的垃圾箱”和“最理想的处理场”。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债务等缘由,不得不进口“洋垃圾”、出口初级产品,忍受着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为偿还外债,穷国一方面“卖血为生”靠出口热带木材换取外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通过环境无害化管理减少电器电子产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毒化学品排放全额示范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风在启动会上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电子新产品不断出现,电子废物处理也必须重视科技前沿、规范处理技术等,以避免产生新的污染。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共同开发,执行期48个月,将通过对电器电子产品的全生命周  相似文献   

20.
据《纽约时报》报道 ,美国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等离子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 ,利用人造闪电释放的巨大热能将垃圾熔化 ,冷却之后 ,有害的废物能变成没有毒害的巨大玻璃块。科学家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充氮炉 ,炉膛内装有电极 ,通电后 ,电极会产生人造闪电 ,把炉膛温度升高到 1万摄氏度左右。在这一环境下 ,一般垃圾被迅速熔化或气化 ,其中的剧毒化学品被中和 ,有毒化学废物被高温分离 ,重新结合成为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毒性较小、较容易处理的分子。充氮炉的等离子体环境 ,能将各种废物还原为化学性质中性的熔岩状玻璃 ,这种最终的产物是修建公路和建筑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