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草是海洋被子植物,广泛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海岸带水域,是地球上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具生产力的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海草是海洋被子植物,广泛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海岸带水域,是地球上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具生产力的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查询及风险评价系统"开发研制的GIS平台,VB为二次开发工具,利用OLE技术集成开发.系统实现了对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的可视化查询、空间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为实施海岸带灾害地质综合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耦合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海岸带"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多维耦合系统(ESREE)的协调发展问题.将大连海岸带作为实证对象,初步构建了海岸带ESREE多维耦合系统模型和海岸带ESREE多维耦合系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大连于2002年进入了海岸带ES-REE多维耦合系统的中度协调耦合状态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现正处于向海岸带生态文明型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海岸带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海岸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立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客观评价各类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与生态效应,对保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河北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了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选取,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海岸带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可为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习惯上把海洋和陆地截然分为地球表面两大部分,它们之间以梅岸线为界,常把海岸带视为海岸线附近宽不过几十公尺的地带。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对海岸带的理解,认为应包括海、陆相互影响的地区。海岸带的范围逐渐在扩大,美国某些州规定离岸3英里属于海岸带的范围。我国这次进行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规定的调查范围;离岸向内为10公里,向外达负30米的海区。这些均为人为规定的界线。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处于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与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换过程最活跃的场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地.文章提出海岸带生态系统概念,指出海岸带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从生态学的观点、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合理规划海岸带开发利用,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特征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孕育着世界上超过半数的生命。对于地球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健康的海洋对我们的星球、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需要让我们重视的是,目前,全球40%的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半以上的海岸带栖息地正在退化,三分之一的海洋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互作用最剧烈,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之一,目前正遭受包括人类活动、污染排放、自然灾害等众多潜在威胁,海岸带生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保证未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深入分析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中国海岸带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从隐患视角对海岸带生态安全概念及内涵进行深层认识和理解,并提出包括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海岸带安全隐患灾变的"状态-隐患"评估方法框架和指标体系,以期为开展海岸带生态安全动态演变过程、趋势和风险研究提供方法依据,并为海岸带生态安全学科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蓝碳定义为"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在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海洋不仅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每年还可吸收约30%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碳汇的3倍。中国的海草床、红树林、盐沼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分布广泛,适宜开展海水养殖的水域辽阔,贝类、大型藻类养殖能够以不影响食物生产的方式减缓气候变化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