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沙灾害链及其在灾害过程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泥沙灾害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灾害之一.泥沙灾害具有链锁式反应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构成泥沙灾害链.阐述了泥沙灾害链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并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泥沙灾害为例,对其链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泥沙灾害链是泥沙灾害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泥沙灾害中隐含的渐发特征和强次生灾害特征,泥沙灾害链是研究泥沙灾害过程规律和特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灾害系统分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分析目前灾害分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系统方法为指导,从地球表层系统出发,论述了灾害分类应考虑的五条原则,提出了一个采用同一、多级分类标志的新的灾害的系统分类,把各种灾害类型予以按某种标志划分明确的种类,使之能适应当前和一段时期灾害类型发展的需要,希望初步解决以往灾害分类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1987年震惊中外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中国的特大灾害将要在哪里发生,这是许多灾害学工作者所关心的。中国科协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会同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决定于1988年第四季度召开第二届全国地球表层学学术讨论会,主题是黄河的开发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按本文作者在大量查阅史书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辑录汇考了中国古代自公元前2598年至本世纪1910年共4500多年间,在中国大陆上发生的660次大型山崩地裂陷灾害,其中山崩灾害494次,地裂陷灾害166次。本年表的建立,对于主要灾害史料的研究与汇编,对于探讨地球表层系统中特大地质灾害的周期性以及天象、地表、气象之间的灾异群发期,具有参考价值。本刊在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一年,将此文分期刊出,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球系统科学提出前我国科学界的某些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增建 《灾害学》2005,20(1):15-17
列举了在1988年美国提出"地球系统科学"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某些思维: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东亚大陆磁异常与我国人群健康关系的观点,天地生三位一体的观点,地球表层学的观点以及灾害系统的观点等.这些观点虽不如"地球系统科学"着眼于全球整体,但也包括了很大的系统,且不空洞.  相似文献   

6.
特定的自然环境因子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致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极为严重。它不仅是黄土高原最大的自然环境灾害,而且也是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的直接根源。本文在分析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灾害的现状、危害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和减免土壤侵蚀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军 《防灾博览》2018,(5):58-61
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目前,我国正处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从自然角度分析,中国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损失严重。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地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我们正在认识到,所谓“自然”灾害,并不是它们所出现的自然现象所致。减灾专业界如今已完全省却了“自然“这个词。这些专业界人士的忠告是十分明确的:“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上自然界的平衡,影响了大气、海洋、极地冰盖、森林覆盖等,这些影响在以往是没有的。 有时,即使不是很明显,但却非常危险,那是我们把自己置于受伤害的境地。在…  相似文献   

9.
灾害复杂性的地理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学》2020,(3)
该文从地理学研究的视角,在形态结构、时空格局、演化过程、发生机制四个维度上梳理了灾害及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的表现特征:灾害表现形式及其后果的复杂多样,组成要素和影响因子多样的、多层次、多尺度的复杂系统结构,时空格局的规律性与意外的随机性并存,灾害系统演化的动态变化与不稳定周期性、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性与趋势的不明确性,灾害驱动机制的错综复杂。灾害系统的复杂性是由地球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所决定,这种复杂性可以运用灾害因果关系的DNA模型来解读,即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分别为DNA模型的两条链,相互作用就是连接两个链的氢键。这个双螺旋结构的自然与人类社会交互系统构成了灾害因果关系的基础,这意味着自然与人类社会两个要素本质上是交织和相互联系的,同时各自有自身的演化方向,灾害不是来自一个方面,而是来自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灾害是一个系统结构方式造成的现象,是系统发展的结果。灾害DNA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则奠定了灾害形式的复杂性、灾害时空格局复杂性、灾害系统演化、灾害驱动机制复杂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地球表层概念"的界定与发展和基于新概念的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等进行了综合讨论和阐述;定义了地球表层概念的内涵,提出:地球表层是指地表和近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地球部分,是地球上部多态(固、液、气、生物和有机态)物质相互渗透、交融并不断进行物能交换、转化和作用而结合形成的具有内部协同性和一定系统结构的有机整体,是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和地表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础;进一步确立了地球表层的空间位置和范围(外延),即包括地球表面上下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物理(能量)场及其相关作用在内的地球空间,其下界是软流圈(以软流圈为过渡层),上界为大气圈最外层,至少应包括磁层在内;岩石圈以下的地幔和地核与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均为地球表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要讲的不是再次宣传地球表层学,因为这个已经讲过了。今天在座的一些同志对地球表层学还要发表好的意见,我就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地球表层学外围的一些问题。一、“地球科学”要扩展为行星科学不久前,接到一封信,是3月8日来自北京大学地质系孙荣圭副教授的。我先读一读他的信,然后再说一说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郭跃 《灾害学》2008,23(2):87-91
自然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看,灾害是一个社会性事件,是人的生存能力所不能承受的自然或社会变故,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现象基础之上的社会历史现象。按社会学的功能主义视角看,自然灾害的出现可以是社会系统内部功能紊乱失衡的结果,也可以是一种外部力量破坏原有社会结构的结果。按社会学的冲突论视角看,灾害是社会各阶层为争夺利益的冲突外延。灾害的结果、过程、成因以及与社会的关系都显现出明显的社会学特征。因此,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应该是我们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属性,搞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倡导开展地球表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在1986年11月1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发表长篇讲话,积极倡导开展地球表层学研究。他说:“‘地球表层’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具体地讲,上至同温层的底部,下到岩石圈的上部,指陆地往下5—6公里,海洋往下约4公里。地球表层对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4.
淡水湖泊富营养化成灾过程及其灾害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灾害学原理,定义了湖泊富营养化灾害范畴,即湖泊富营养化灾害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自然-人为协同作用而诱发的,是过量的外源污染物输入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社会等严重后果的渐进性环境灾害.然后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方面剖析富营养化成灾过程,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灾害强度分级评分方法.对1988~2004年间巢湖富营养化灾害强度评价结果显示,灾害强度有加重趋势.最后分析湖泊富营养化灾害损益,并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淡水湖泊富营养化进行灾害评价.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编辑部: 我一直收到贵刊各期,十分感谢! 但在阅读中也发现:你们似乎把灾害学的研究对象限于自然灾害,不考虑人为的灾害。而人为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损失很大,不容忽视。不考虑人为灾害的灾害学是不全面的。请参阅《自然杂志》1987年6期范维澄讲火灾科学文,他说近年来我国每年因火灾受的损失即达8亿元。  相似文献   

16.
灾害从来不是真正自然的1997世界减灾日活动(1997年10月8日)我们人类在引起灾害或防止灾害方面起了什么作用?许多人相信自然灾害是“天灾”,认为人类在防止灾害或减轻灾害影响方面是无能为力的。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增加过快,已不能完全将其归因于...  相似文献   

17.
辽西北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灾害风险阈值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宁省西北6个市为研究区,选取玉米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播种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几个重要的生长阶段,综合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灾害科学、作物生态学和自然灾害风险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考虑影响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利用AHP、加权综合评价法、自然灾害指数法建立了玉米干旱灾害动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通过选取典型干旱案例年,运用最优分割理论在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损失的基础上确定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干旱灾害风险阈值,并用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干旱灾害风险值与玉米因旱减产损失的相关分析中。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玉米因旱减产损失与苗期干旱灾害风险值相关系数最大,玉米受苗期干旱灾害影响最严重;在灌浆成熟期相关性也较显著,受其影响也较大,这与辽西北地区春旱发生频率最高,伏旱时常发生的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灾害成因的角度出发,将地球物理灾害分为:宇宙影响、大气物理、地形和自然火灾等灾害;将地球动力学灾害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对各类灾害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灾害防御战略。  相似文献   

19.
袁文福 《灾害学》1993,8(4):55-57
本文分析了1991年新疆博图沟罕见泥石流灾害及灾因,认为这次灾害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关系不大,并提出了在山区工作、游牧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正> 所谓自然灾害,系指给人类社会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一种自然事件,多数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即在人们未预料到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给人以猝不及防的打击,威胁是较大的。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灾害年年有,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综合研究。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不懈斗争的历史,是人们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