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创新时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从主体意识的实现途径入手,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能力,分层施教、全员参与等方面提供措施,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翱翔。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中学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而实现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在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着重突出创新思维特点和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创新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班级管理权下放给学生,班主任做幕后参谋,做导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主精神,创新精神,这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其学习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要想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教师应先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入手。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逆向思维的概念,其次是明确运用逆向思维的积极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有:1.培养逆向思维的意识;2.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3.提供逆向思维的基础;4.强化逆向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创新"。教师创新是一种教育观,要培养创新意识的人才,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创新的目的。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借助多媒体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推动力。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谓创新精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去探索和创造一些新的思维和事物,从而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观念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中注重每一个概念、问题等知识的讲解和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探索规律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物理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就是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引导学生向校外、向课本外延伸,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带进课堂外广阔的社会领域,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探索规律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能力。物理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是科技时代竞争的核心,创新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单一而封闭的教学模式,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激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增强问题意识,让学生成为一代创新型人才。现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作为科技实力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在新世纪知识社会的立足之本。因此,为适应社会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最大限度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为此,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但首要的是打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课改以来倡导的数学课堂学习的方式之一,是课程改革中的新课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合作精神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操作实践、合作探究和评价激励等方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通过讨论、交流、探究,最后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促进他们从小学会与人交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包含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因,能够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欲,不断追求新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他们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本文重点论述了高中数学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使学生在创造的实践中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增强自信,从而使学生体验喜悦。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紧扣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听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上了一节语文课,课上,教师让学生用"想"这个字造一个句子。有位小女孩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柔弱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传授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创新,使学生能以创新型的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教学中,美术课程的开设完全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学大纲要求中指出:"高中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确保学生能够灵活的、独立的得到发展。并且,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