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幼儿语言教学中,利用音乐、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已经非常普遍。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浅谈电教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课件制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一不影响着幼儿语言的教学质量,加快了幼儿语言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了幼儿的语言素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语言基础,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英语学习在我国已趋于幼儿化,幼儿英语教学已成为关注热点。本文以当今社会沉浸式多媒体技术发展为基础,结合幼儿教学的性质及特点探讨沉浸式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重大意义,并对沉浸式多媒体技术幼儿英语教学改革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幼儿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有效地实现活动目的。为幼儿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具有连贯性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指出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游戏活动,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游戏活动。陈鹤琴曾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这指出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影响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积极创设一种自然、宽松、便于幼儿相互交往的空间,来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我们以自主游戏场所——"嘟嘟城"为载体,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儿童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加强对细节的关注,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孙嫣 《环境导报》2003,(14):20-20
幼儿园环境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1、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物质环境首先,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年龄差异,注重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创设,这样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活动。其次,应更多地考虑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注重儿童认知、情感、语言等方面的整体环境因素,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活动的空间。再次,关注儿童成长的自然因素,注重户外实用性环境的创设,更多从实用实效的角度予以考虑,从场地的面积、场地的硬软、器具的高度和功能考虑不同年龄的分班户外活动区的创设;考虑绿化的观赏、锻炼的不同作用及养护的便利,使…  相似文献   

8.
<正>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作为首要的前提性和方向性目标,充分考虑了幼儿数学认知的特点和具有终身意义与价值的目标追求,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突出做中学、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对幼儿教育而言,尽可能地加强教育的整体性,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的教学情境中,应用绘本来启动儿童哲学探究是一个仍有争议的话题。本研究的探索表明,相比传统的儿童文学作品形式,绘本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包含更多导入哲学探索的隐藏细节,并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视觉阅读能力。而一组组对立概念的引入,则可弥补绘本在观念建构上的不足,协助幼儿体认哲学观点或概念的复杂性、模糊性和相对性。绘本实应成为儿童哲学对话的最主要素材。  相似文献   

11.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从年龄阶段上看,既适用于学龄儿童,也适用于学前儿童;从动力上看,既有外驱力,也有内驱力。对于学前儿童,游戏打开了儿童的意义世界,让儿童自愿地遵守规则以及使儿童有效地管理情绪等方式创造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幼儿教育应灵活运用"脚手架",充分调动游戏、教师和同伴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应兼顾幼儿内部"心理工具"的发展,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再次,在着力发展幼儿的"认知区"时,还应兼顾"情绪情感区"、"精神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认知,情感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意义、目标与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重视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趋势,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口语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主要是在各种非正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的,为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幼儿在与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获得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说:"游戏是幼儿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幼儿的工作。"也有人说:"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堂。"这些富有哲理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大家所共知的生活现象: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并因此毫无疲惫,游戏活动与儿童存在着固定的天然的联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诸多益处。"知识和文化需要传承,但这只是手段,让知识和文化落户在幼儿的心智结构、转化为幼儿理解的意义,焕发幼儿的生命力,才是幼儿教学的真正目的。"〔1〕幼儿园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构民俗文化课程,首先要完成对民俗文化资源的转化,才能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童话因而也就成为最佳载体。我们借助童话的泛灵思维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开展小班幼儿户外活动,保障幼儿健康快乐地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结合我园实际,我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早期数学促进项目"数字、简单统计和空间探索"项目由美国技术教育中心研发,多年实践证明,有助于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该项目特点鲜明,重视以问题解决为幼儿的数学学习途径,引导幼儿在探索性游戏活动和日常活动中进行数学探索,强调评价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该项目的成功经验能为我国当前学前儿童数学认知发展与促进研究、学前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及幼儿教师教育提供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大班幼儿认为身体的生长就是身高、相貌、体能、权利、称呼等的变化;生长具有普遍性、过程性、自然性、不可逆性和顶点等特点;人的生长需要运动、营养和听话。对于身体的生长他们抱有渴望和害怕两种态度。幼儿关于身体生长的观念具有表象性、经验性、文化性和模糊的因果联系等特点。从幼儿的这种观念出发,幼儿园的课程应该尊重幼儿的观念;教学活动要引导幼儿接纳不同想法,并学会论证自己的观点;幼儿需要拥有自己的权利;要给儿童文化一个自由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游戏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发展幼儿智力、交往及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表现。但老师往往对如何确立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感到困惑。我们尝试通过"三读"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需要,帮助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其社会性  相似文献   

20.
幼儿时期是安全情感的奠基期,也是接受安全教育的黄金期,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将交通安全课纳入"好孩子,好习惯"的课程,让幼儿从小了解基本的交通法规,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文明出行的好习惯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