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稳定就业岗位。近日,宜昌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援企稳岗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了援企稳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金融危机再次将就业问题推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台。据有关部门调查,2009年将有2000万农民工和超过600万的大学生需要新的就业岗位。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难以预测,企业生产恢复预期尚未完全明朗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被看作劳动力“蓄水池”的基层社区在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成为当前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在总结我国近10年来就业工作的具体实践,认识和把握扩大就业的客观规律,科学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新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平等就业权是公民人格权和劳动权的重要内容,但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权利保障举步维艰。通过对平等就业权案件进行实证考察,我国应当结合《就业促进法》的执行情况和司法实践,从新增“平等就业权纠纷”民事案由、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和就业歧视责任体系、明确就业歧视的含义与范围、扩大平等就业权的主体等方面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加强平等就业执法工作,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5.
灵活就业,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住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中对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  相似文献   

6.
为继续帮助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稳定岗位,保持积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将有关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政策执行期限延长到2010年底。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以及2003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计算1996年、2001年和2004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数量和就业量,发现中小企业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而且其就业量在企业部门就业中的比重也是不断增加的,这说明中小企业对就业促进的重要性,中小型企业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渠道。但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就业扩大。应切实改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征信和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就业促进方面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一是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以实施促进就业规划为契机,把上述各项就业重点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二是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2010年,河南省新乡市就业促进工作按照“抓就业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健全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从理论上讲,灵活就业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回到现实.就国内目前情况来说.相对于正规就业的劳动者,太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因素正在影响着灵活就业群体的生存状态。随着灵活就业者的队伍日渐壮大.灵活就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除了非正规就业,我国还使用灵活就业这个概念。目前,学术界一般使用非正规就业概念,而官方主要使用灵活就业概念,这主要是考虑非正规就业带有一定的贬意,考虑到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观念和心理上的接受程度,因此一般用灵活就业代替非正规就业使用(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5)。[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08,(2):58-63
第一条 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实施3年。国务院近期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和任务对原有政策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为此。本刊对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继续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我国就业市场呈现继续向好的态势。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同比仍有较大幅度增长,三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为全年目标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就业任务极其繁重,要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发展优先的目标,必须做到:一是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格局,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二是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相协调,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三是根据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要求,确定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宏观调控要防止失业风险;四是持续加大对就业的资金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五是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业服务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一种劳动力市场制度,发挥着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减少劳动力市场摩擦、降低劳动力交易成本的功能,其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更能起到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避免陷入不利地位的特殊作用。因此,各国都建立有比较先进的就业服务制度和比较完善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正>解决就业问题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影响社会全局的稳定。作为企业,在解决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外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首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转型,而且已经波及民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将开发新就业增长点和创新就业模式作为长期的就业政策,开发公益就业、灵活就业、绿色就业、远程就业、创意就业等新就业增长点,对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和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杭州市为例,探讨开发就业增长点的渠道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正规就业的增加将十分有限,发展灵活就业是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尽管灵活就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对解决就业的巨大功能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距离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弹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关键行业、制定有效的投资政策、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法律制度体系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有效措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20.
就业工作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月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1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43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8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目标的11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二季度末持平。7月17日,国务院召开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在全面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基础上,明确了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