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跟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劳动科学》2011,(6):14-1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三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确立和显现了中国式的"行政主导、多方协作、调解优先、快捷处理"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制特点。但是,法律实施中还有薄弱环节,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和反映出一些突出问题。因此,要加强规划和指导,整合调解资源,发挥综合效能;加强仲裁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争议处理效能;建立仲裁和诉讼有机协调机制;加强服务和引导,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不同模式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异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依照法律法规,通过沟通和协商,促使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制度,是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需要说明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不同干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也不同于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尽管部属干诉讼外调解。法院调解是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的调解,是诉讼内调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科学》2012,(9):11-14
工商联作为以非公企业、中小微型企业为成员的人民团体与商会组织,应在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在近年来各地的实践中,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仍存在若干的制度障碍。今后,工商联应当借助自身影响力,积极参与立法程序,推动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制度化、法律化;完善工商联参与集体劳动争议协调处理的三方机制;从重点环节入手,加强对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和仲裁的参与,以及对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和内部调解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科学》2011,(2):57-57
为全面了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贯彻实施及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机构实体化基本建设情况,研究、交流和解决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重大问题,进一步提升争议处理效能,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我司拟在全国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重点问题"论文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劳动关系层面,将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态势,健全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体系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各类调解组织的力量,将劳动人事争议解决在调解阶段。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络;完善与规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制度建设;加强调解工作宣传和调解员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调解组织的介入和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一方当事人反悔提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机构应否受理呢?什么样的调解协议仲裁应当支持呢?本期“以案论法”即对于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调解成功率近百分百 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开始探索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引入人民渊解的办法。当年8月,鄞州区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择牌成立,从而开创了全国在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的先河,它打破了交通事故纠纷主要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判决未解决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调解作出了专章规定,从立法的层面给予了调解工作以重要地位。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调解是成本低、效果好的解决方式;调解体现了便捷、平和、互利的特点。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应该加强调解工作,做好进入仲裁程序之前的各种调解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调解协议的效力保障等,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从浙江省东阳市劳动仲裁院获悉,该市2010年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方法,推出“简易案件案前调节机制”、劳动仲裁工作“五步法”、能办推定工作法,使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效显著。去年劳动仲裁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51起,其中调解226起,劳动仲裁调解案占处理案件的90.04%,全年通过调解处理群体性争议8起,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有效地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对劳动纠纷增多的现状,吉林省蛟河市从宣传、建立调解组织、政策把关三个方面强化企业自己调解作用的发挥,促进企业调解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把大量的信访纠纷化解在基层。一是加大对企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劳动争议仲裁科组织企业进行法规培训,邀请企业主要领导到场参加法规学习,提升他们的政策法规水平,及时指导企业调解委员会的建立、运作程序、实体法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争议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是争议双方自行协调解决争议的方式。调解、仲裁、诉讼都是三方解决方式,因劳动者、用人单位之外的第三方的不同和解决程序、强制力来源的不同而存在区别。协商的机制是以双方的信任关系和互利妥协为依托来解决争议的。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太仓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足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基层群众、服务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预防为先、调解为主、多方联动“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日前,浙江省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现场会在东阳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创新调解仲裁工作的经验,现场参观了东阳市乡镇街道、村、企业三级基层调解组织建立运转情况。  相似文献   

14.
较之于劳劝仲裁和审判,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劳动争议处理各种方式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世界各国劳资纠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缓和劳资冲突的首要选择和有效手段。在当前立法背景下,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发展更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维护和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3月底向各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两基”建设年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法益结构"理论,应从偏重保护劳动者利益的角度去处理一裁终局制度实施中的争议。在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不同理解上,"仲裁裁决涉及数项,每项确定的数额均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应当按照终局裁决处理"的观点,注重保护劳动者利益,值得赞同。同时,在终局裁决事项与非终局裁决事项并存时,应采取统一处理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实行的是“仲裁前置,一裁两审”的制度,并将调解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辅助程序置于仲裁之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最大特点是试图将调解、仲裁、诉讼三者结合,并形成以仲裁为中心的互补关系。然而实行至今,这一程序却因为其体制繁杂、期限冗长的缺陷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就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如何改革,理论界和实务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劳动科学》2008,(2):F0002-F0002
1月21日,劳动保障部召开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电视电话会议,雕成平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志明副部长主持会议。会议对学习、宣传和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发挥大调解在化解劳动争议、依法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江苏省姜堰市积极构建组织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一站式”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整合处理劳动争议的各职能部门与司法机关的力量.于2009年11月搭建起劳动争议调处。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便民服务.制定调解先行、调处并重、适时裁决的柔性调处机制,为广大职工和企业提供周到、快捷。便利的劳动争议调处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科学》2009,(10):35-36
今年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关键之年。面对上半年劳动争议数量居高不下、新型疑难案件比例上升、处理难度日益增大的严峻形势,广东省东莞市制定出台了《近期劳动仲裁突出问题的操作指引》,扎实推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探索实践有东莞特色的调解仲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