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23日,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媒体高层论坛--2009气候变化中国声音"在北京地坛举行.论坛旨在为中国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其与国内能源及气候变化领域的谈判人员、决策者和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增进国内外对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了解,为中国媒体争取国际舆论的话语权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促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伟 《环境保护》2008,(9):14-15
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这是基本事实.是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也是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我国气候系统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是自然气候系统周期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叠加,我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应采取"无悔"的策略,应对灾害应成为常态.针对云南省提出提高减灾防灾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奚旺  莫菲菲 《环境保护》2020,48(16):65-67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人气候外交、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梳理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进展成效,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层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总体形势,并从战略规划、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合作创新等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土壤、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包括土壤圈、农业生产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对引起CO2浓度上升、气温增高和水文条件改变等对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的正、负面效应进行预测、评估.  相似文献   

6.
分析安徽省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提出安徽省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构建安徽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框架,包括粮食丰产栽培技术、抗逆品种选育、节水技术、农业物联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农村节能等.最后提出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关键技术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将为安徽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相关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公众气候变化认知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担忧程度、以及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意愿。结果表明:我国公众自我报告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较高,约70%都声称不同程度地了解气候变化,但对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认知不一致;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程度较高,将气候变化看作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或"非常担心"的占比近40%;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还需提高,但80%左右都声称愿意为气候变化支付更高成本。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单个国家和地区采取行动,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现状如何,中国又将做出何种外交应对,成为世人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现状,总结了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及措施,最后分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给出了将来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设全球气候变化观测与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指出:建设全球气候变化观测与信息系统是获取基础信息和对信息加工的根本途径,并在剖析中国在有关气候变化观测与信息系统建设与国外存在着差距的同时,着重论述了建立中国全球气候变化观测与信息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干海珠 《环境保护》2002,(12):36-36
中国和加拿大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结成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意议,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于2001年初批准为“中加气候变化合作项目”(简称C5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项目备忘录已于2002年5月30日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龙永图副部长和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柯杰先生签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将加拿大对付国际气候变化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到中国,以便协助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该项目期望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