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Ma X  Shao B  Hu J  Yang M 《环境科学》2002,23(5):80-83
用正相色谱-质谱联用法(NPLC-MS)分离分析高聚合度的NPnEO(n>2),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测定其中的NP,NP1EO和NP2EO浓度,对NPnEO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迁移转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检测出NP和NPnEO(n=1-23),总浓度为174nmol/L,其中NP2EO的浓度最高,为89.6nmol/L;其次分别为NP(42.2nmol/L)和NP1EO(12.2nmol/L);出水中同样检测出NP和NPnEO(n=1-18),其中NP2EO的浓度最高,为37.2nmol/L;其次分别为NP(6.64nmol/L)和NP1EO(0.135nmol/L)。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NPnEO从高聚合度降妥成低聚合度,NP和NPnEO的总去降率为71%。另外,NP和NPnEO在污泥及污泥过滤水中的分配表明污泥对NPnEO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并近似符合Dubinin-Astakhov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2.
NPnEO在中国北方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中国北方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n为聚合度)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及分布,同时测定了其中2个污水处理厂污泥中上述物质的浓度和分布,初步探讨了NPnEO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在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及其中2个厂的污泥中均检测到了浓度不等的NPnEO及其代谢产物;NPnEO在各城市污水处理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去除,去除率为23.38%~77.11%,平均为52.86%;NPnEO大分子组分降解成了小分子组分,但并未完全矿化;出水中以壬基酚(NP)、壬基酚一乙氧基醚(NP1EO)和壬基酚二乙氧基醚(NP2EO)小分子组分的浓度高.这些小分子产物都具有比母体化合物更高的毒性,并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性质,因此污水处理过程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生态风险,是环境中小分子NPnEO的主要来源;污泥对NPnEO,特别是小分子代谢产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在污泥中的浓度水平较高,合理处置污泥避免二次污染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其他     
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迁移转化的研究(甲苯)/薛连海…(吉林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重庆环境科学/重庆市环保局一2(X)1,23(5)一43一46 环图X一70 讨论了城市污水分别经过混凝沉降和刀O工艺处理时,污水中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原水、处理后的出水及污泥用甲苯萃取,萃取相经过真空浓缩后,采用GC/MS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对两种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转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灯0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污泥的吸附作用实现的,而污泥的催化作用和降解作用是次要的。图5表3X799 .3032(X…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毒素LR对BRL-3A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蛋白印迹法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暴露时大鼠BRL-3A细胞p5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p53和Bax表达均明显升高.除了10nmol/L LR暴露1h实验组外,其它实验组Bcl-2表达均下降.在低浓度组(10nmol/L),随暴露时间的延长,p53和Bax表达逐渐升高,Bcl-2表达逐渐下降,而在中浓度(100nmol/L)和高浓度组(1000nmol/L),蛋白表达与暴露时间的一致性没有低浓度组(10nmol/L)明显.表明p53、Bcl-2和Bax在MCLR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对太湖及支流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双酚A(BPA)、四溴双酚A(TBBPA)和3种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壬基酚(NP)和BPA是主要检出组分,平均含量分别为29.6ng/L(0~121ng/L)和17.5ng/L(0~55.1ng/L);沉积物中NP的浓度含量最高,平均值为240ng/g(0~2045ng/g),其次为TBBPA,平均值为81.0ng/g(0~901ng/g),且目标物总含量与沉积物中TOC含量具有正相关性,整体污染趋势表现为太湖支流和北太湖较严重.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湖及其支流水体中目标物的联合毒性风险熵相对较高,其生态风险不容忽视;另外,5种目标物对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健康风险总EEQt值1ng E2/L,对于人体健康不具有明显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连静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12,33(9):3295-330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但其代谢产物壬基酚(NP)等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NPEOs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它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规律,并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影响NPEOs及其代谢产物去除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NPEOs及其代谢产物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普遍存在,其浓度水平与季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有关;在污水处理过程中,NPEOs及其代谢产物的去除效率与工艺及运行参数有关.NPEOs及其代谢产物的归趋包括生物降解、被污泥吸附和存留在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质(如NP和NPECs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生成,并随出水和污泥进入环境,可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构建安全转化的控制技术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环境化学X131200601880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环境行为/杨颖…(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与环境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005,5(6).-38~43环图X-14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在污水处理厂和环境中降解为持久性更强,毒性更大的烷基酚(APs)———辛基酚(OP)及壬基酚(NP),以及短链的NPEO1、NPEO2和NPEO3。这些代谢物中的有些有类环境激素性质,目前环境中存在的浓度已经达到扰乱野生生物和人类内分泌功能的剂量。本文对APEOs和APs在环境各介质中的行为进行综述,列出了该类物质在大气、室内空…  相似文献   

8.
环境医学     
X18200600105水环境中铜离子有害性的DNA表征方法/常国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26(2).-185~189环图X-5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铜离子对超螺旋φX174RFDNA结构的影响。铜离子浓度为10-3mol/L和10-4mol/L时,与DNA作用24h后,可直接使质粒DNA的超螺旋结构完全转化为其它结构。低浓度铜溶液(10-6mol/L)与DNA作用24h后,52%的超螺旋结构发生了转化。48h时,69%的超螺旋结构转化为其它结构。在铜离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二者相互作用时间的延长,DNA超螺旋结…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城市污水雌激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周海东  黄霞  王晓琳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09,30(12):3590-3595
采用重组酵母雌激素筛检法(YES法)对北京市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污水样品的雌激素活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GC/MS分析了样品中8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以进一步阐明城市污水雌激素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能较好地降低污水雌激素活性,降低率为82.2%~97.0%,但出水仍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活性,雌二醇(E2)当量浓度(EEQ)为2.6~16.0 ng/L.GC/MS检测显示,污水处理厂并不能完全去除目标化合物,出水中平均浓度最低的是17α-E2,为13.5 ng/L,最高的是BPA,为106.4 ng/L;出水的雌激素活性主要来自类固醇雌激素.污水厂的出水排放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对类固醇雌激素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分别检测分析了上海某污水处理厂中6种重金属和3种抗生素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了7种红霉素抗药性基因(ERY-ARGs)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红霉素(ERY)和四环素(TC)在污水处理厂中均被检出,两段A/O工艺对其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为3%(ERY)~36%(TC).重金属Cr、Cu、Zn和Pb在污水中被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136.9~235.5、7.1~37.4、18.1~98.4和143.1~383.0μg/L,两段A/O工艺对Zn基本完全去除,但对Cu、Pb和Cr的去除率分别为48%、43%和18%.目标ERY-ARGs在污水处理厂中均被检出,其在原水中的浓度为9.28×103(ermA)~1.83×108(ereA)copies/L,两段A/O工艺对其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降低幅度可达1.19~3.97个对数浓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 ERY-ARGs与ERY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酯酶基因ereA与Cu、Zn和Pb之间也呈现出较好的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污水中ERY对ERY-ARGs的演变产生具有重要影响,而重金属对ERY-ARGs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选择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AnSBR法处理生活污水中典型环境雌激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评价和考察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nSBR)对生活污水中9种典型环境雌激素的去除效果和机制,采用固相萃取(SPE)——LC/MS/MS分析方法,分析所选环境雌激素的浓度和污泥吸附量. 结果表明:大豆苷元,4-t-辛基酚(OP),4-n-壬基酚(NP)和染料木素的检出浓度高于其他5种环境雌激素;厌氧污泥对NP,OP,雌酮(E1),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和17β-雌二醇(E2)的吸附作用明显;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去除率在60%以上;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雌三醇(E3)的主要去除机制为生物降解作用,EE2,OP和NP的去除是生物降解、污泥吸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利用热分解和电镀法制备了Ti/Sb-SnO_2/α-PbO_2/β-PbO_2电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线性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对所制备电极进行形貌与性能表征。以4-硝基苯酚(4NP)为目标污染物,评估所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同时考察4NP的转化及苯醌(BQ)的生成。通过阐明BQ生成机理及构建动力学模型,揭示4NP降解及BQ生成的动力学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4NP初始浓度和初始p H值对4NP去除率以及苯醌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NP的降解与BQ的生成与操作参数密切相关。在较高浓度支持电解质(50 mmol/L)、低电流密度(5 m A/cm~2)、高4NP初始浓度(75μmol/L)和酸性pH(pH=5)条件下,BQ的生成浓度相对较高。总体而言,所制备的阳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可有效降解4NP及其中间产物BQ。  相似文献   

13.
其他     
离子对亚硝化细菌的毒性影响。在相应的运行控制条件下,通过中试运行效果得出结论:对于含较高质量浓度重金属的城市污水,用刀O工艺进行生物脱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过驯化的硝化菌、反硝化菌尚能忍受较高的重金属质量浓度;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该工艺能满足此污水处理厂的功能要求。图3表7参5X7的.301饮食业油烟污染与治理技术现状/赵建伟(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3,4(2)一63一65环图X一4X799 .3032(X) 303038压力容器活性污泥法处理餐厅生活污水/罗爱武…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医学     
X18 20()l0l34l共存氛代酚结构对1一NP致突变性的影响/张朝(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0,19(6)一550~555 环图X一87 研究了氛代酚与1一NP的单一和联合致突变效应,结果发现,各级代酚对1一NP的致突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系数(s)与各氛代酚的分子描述参数的关系能用QsAR方程表示,由方程得出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能较好地吻合。表5参13X18 200101342成都市幼儿体铅水平与环境铅污染的关系/王林(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四川环境/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一20(X),19(3)…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弱水动力条件下, 典型滨海地区水体N2O释放通量及其主控因素, 于2019年7月和8月(夏季)和11月(冬季初期)对以大清河-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为代表的渤海湾弱水动力条件河流开展水样采集与分析工作.结果表明: N2O浓度变化范围为0.4~184.5nmol/L, N2O饱和度的变化范围为7.2%~2740%, 其中近90%的样品处于过饱和状态, 表明该研究区是潜在的N2O释放源.N2O水-气界面释放通量为-0.3~6.7μmol/(m2·h), 夏季水体N2O的释放通量高于冬季.降雨前后N2O浓度出现明显波动, 相同点位降雨前后N2O浓度的变化值为-15.2~63.9nmol/L, 独流减河上游农业区N2O浓度的平均增加量(22.1nmol/L)显著高于下游(1.3nmol/L), 降雨驱动了流域氮素的运移, 促进了水体N2O释放.相关性分析表明, 水体N2O的浓度受反应物浓度、水体盐度共同调控.通过计算得到该滨海地区弱水动力条件下河流N2O的排放因子为0.0073, 表明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默认值0.0026可能低估了该地区间接N2O释放.  相似文献   

16.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 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2~108ng/L、2.3~97.6ng/L、n.d.(未检出)~0.32ng/L,平均值分别为70,31.4,0.3ng/L;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则未在胶体样品中检出.除石龙外,其余各采样点表、底水层间的胶体EDCs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NP和BPA含量与胶体有机碳(COC)含量、紫外吸收强度(UV254)均呈正相关,说明COC是控制酚类雌激素在胶体相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NP、BPA和COC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胶体有机碳的芳香性有关.计算发现,珠江河水中约21%~67% 的 NP、4%~74% 的BPA、24%~26% 的E1存在于胶体相,NP和BPA在胶体/水相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coc)分别为10 (5.69±0.50)、10 (5.51±0.77),高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农药毗虫琳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刘惠君…(浙江大学环科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l,22(4)一73一76 环图X一5x592‘双刃以刃258多氯联苯在水稻田中的迁移行为/毕新慧…(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1(4)一454一458 环图X一9x5蛇2(X犯(X犯59氟氯菊醋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郭明(塔里木农垦大学基础部)…//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2田l,20(3)一155一157 环图X一巧X592 X839 .22(X犯众刀55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李桂芝…(烟台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对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省4个采用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了4个污水处理厂中13种PFCs(全氟化合物)〔9种PFCAs(全氟羧酸类化合物,C4~C12)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化合物,C4、C6、C8、C10)〕的质量浓度. 研究发现,9种PFCAs(C4~C12)(记为∑PFCAs)和2种PFSAs(C4、C8)(记为∑PFS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水体中各PFCs浓度水平与碳链长度呈显著负相关. 进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81.5~135.9和3.7~4.6 ng/L,出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47.4~63.3和2.8~3.7 ng/L. 进、出水受PFCAs尤其是短链PFCAs污染较为严重. 4个污水处理厂对PFCs的去除呈现相似的去除效果及规律,即PFCs的去除主要靠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与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X51 2()0202088西安市燃煤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雏昆利(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2,23(1)一123-125环图X一5XslZ(X犯仪犯89美国切萨皮克湾大气中的多抓联苯和颗粒有机及元素碳二Polychiorinatedbi帅enylsand拌Lrticulateor-ganlc/elementale公比n in the ati”OSphere of Chesa详akeBav,usA〔刊,英]/ P .A.B~iak…// Atmos.Envi-mn.一2(X)l,35(32)一5肠3一5677环图6161X512(X)双犯仪刃用一般环境浓度计算东京都内有害化学物质的总排放量=一般环境浓度奋用‘、九有害化学物质刃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体壬基酚(Nonylphenol,NP)污染对两栖动物精巢中类固醇生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影响,将雄性成体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分别暴露于c(NP)为10-7,10-6和10-5 mol/L的水体中10,20和30 d.取其精巢组织,在成功扩增获得273 bp的StAR cDNA片段后合成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tAR mRNA在精巢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AR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对照组和各NP处理组中均检测到StAR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在精巢的Leydig细胞.StAR表达相对值的检测结果表明,c(NP)为10-5 mol/L 的水体对StAR表达有抑制趋势,c(NP)为10-7和10-6 mol/L 的水体可上调StAR的表达,表明NP对StAR表达由抑制转向诱导的临界浓度在c(NP)为10-6 mol/L与10-5 mol/L 之间.在c(NP)为10-7和10-6 mol/L 处理组,StAR表达值随c(NP)的增高而增加.在c(NP)为10-6 mol/L 处理组,暴露30 d后StAR表达相对值最大,呈现NP对StAR表达具有累积效应.c(NP)为10-7 mol/L对StAR表达不随时间延长显示累积效应.提示一定剂量范围的NP可通过调控StAR的表达干扰动物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