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以及目前黑灰分离收集处理与现状不相符合,本文对崇明县某村的污水排放特征以及水量水质进行调研,并对硝化预处理系统结合人工湿地反硝化以及脱氮预处理结合人工湿地深度处理两种运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其去除机理,结果显示,硝化预处理系统结合人工湿地反硝化由于后续反硝化需要投加大量碳源从经济管理方面而言变得不可行;脱氮预处理结合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在预处理系统以进水3h、曝气2h、沉淀0.5h、排水0.5h、气水比40∶1的模式运行、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条件下出水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要求,且因氨氮指标的降低大幅缩短了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而减小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石菖蒲在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植物通过吸附吸收、促进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等来实现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的去除.分析了植物特性、植物搭配、环境因子以及水力负荷等对石菖蒲净化水质效率的影响.归纳了石菖蒲的生态习性和人工湿地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对今后石菖蒲在人工湿地水污染控制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卫生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如何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病原菌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相关途径,包括自然灭活、基质吸附过滤、微生物吞噬及植物根部分泌的杀菌剂等过程;重点讨论了影响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主要因素气候季节、植物和填料种类,pH,溶解氧及水力停留时间,并对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估了一级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的使用范围,提出当进水中氨氮达到35mg/L,通过一级强化预处理以及人工湿地的出水难以达到一级B标准;同时由于人工湿地大部分为厌氧环境,对硝态氮去除效果良好,本文提出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硝化加入人工湿地的预处理,利用人工湿地的一部分硝化能力和良好的反硝化能力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从短程硝化反硝化机理和目前国内外在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方面的进展入手;介绍了影响短程硝化的因素,剖析了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展望了湿地系统作为生态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的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装置进行处理低浓度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针对人工湿地堵塞问题,考察了运用强化预处理装置(海绵装置和滤布装置)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来预防湿地的堵塞,并且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d的工况下,研究了湿地装置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运用强化预处理装置后,不仅能有效防止湿地堵塞而且不影响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强化预处理湿地装置对CODCr、SS、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4%,90.39%,64.12%,70.13%和67.98%,出水CODCr、SS、NH4+-N、TN、TP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的一级B要求,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香根草人工湿地系统,研究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COD、TP、TN的处理效果以及系统的耐污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的条件下,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63.5%、88.3%、72.4%。研究表明,香根草人工湿地系统对城镇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系统在该试验条件下耐污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14,(4):71-71
正由沈阳光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组合处理技术,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主体工艺为"预处理+反硝化+好氧生化(硝化)+膜法"处理。渗滤液废水收集排入调节池,经预处理后进入高效A池,由后续TMBR分离系统回流的活性污泥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反硝化池出水重力流入好氧硝化池内,利用活性污泥将碳源有机物降解,将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使氨氮得到降解。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复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在不同水力负荷、季节、曝气方式等条件下经过小试试验,分析了该湿地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水力负荷184mm·d。条件下COD、NH,一N去除率最大分别可达87.2%、68.9%。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各类污染物去除率仍大于20%。正交试验分析得知,最佳运行条件是气温28.6℃、水力负荷0.184m3·m-2·d-1、水力停留时间2.4d。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预曝气方式对湿地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厌氧处理。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人工湿地脱氮的三种途径:植物和其它生物的吸收作用、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及氨气的挥发作用,其中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是人工湿地主要的脱氮方式.同时对影响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主要因素: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碳与硝态氮、停留时间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为进一步开展人工湿地脱氮机理的研究和优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水力负荷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景观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工湿地普遍占地面积较大,使其在景观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构建实验水池模拟人工湖,构建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其在高水力负荷下净化劣Ⅴ类富营养化池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在1.64 m3/(m2·d)和3.28 m3/(m2·d)的高水力负荷下净化池水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水力负荷提高到5.74 m3/(m2·d),湿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堵塞,净化效果相对较差.本实验系统净化池水的最佳水力负荷为3.28 m3/(m2·d),该水力条件下系统对浊度、CODCr、NH 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9%、41.0%、24.7%、58.5%.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的人工湿地污染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抚仙湖北岸典型人工湿地净化河道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TN、TP及SS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下降,COD去除率受水力负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综合考虑水力负荷对氮磷、有机物及悬浮物等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从系统处理效果的角度选择水力负荷,人工湿地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5 m3/m2·d以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合人工湿地中试试验对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进行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的水力负荷(10cm/d,20cm/d和25cm/d)下COD的去除,并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对组合人工湿地及其各个湿地单元的COD的去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影响有限,去除率基本都在60%以上,系统出水COD浓度在40mg/L以下,并且夏季的去除效果最佳。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一、二级潜流湿地对COD去除贡献较大,另外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也优于单个的湿地。系统最终出水中的COD模拟结果和实测值相接近,说明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组合人工湿地数学模拟对实际运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浓度低、成分复杂、生化性高的特点,以豫南某村人工湿地工程为例,介绍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对污染负荷、湿地床结构、基质材料及植被选择、水力条件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操作管理简单,在我国农村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少林  周琪 《四川环境》2004,23(6):71-74,97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控制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有效工具,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认可。本文首先简述了非点源污染的危害,其次对人工湿地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介绍,论述了人工湿地对非点源污染中氮、磷、重金属和农药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机理,最后对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附属设施、水力因素、表土层以及植物收割等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脱氮除磷的效果,选择沸石、活性炭和牡蛎壳三种人工湿地填料在不同厚度和水力负荷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填料单独使用时,牡蛎壳、活性炭、沸石分别对总磷、COD、氨氮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牡蛎壳∶沸石=1∶2∶7配比使用时,水力负荷会影响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0.5 m~3/(m~2·d)水力负荷下各试验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出水水质最为稳定,总氮总磷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大,氨氮与COD则受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对新疆油田外排含盐稠油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表明:对于进水CODCr为402~406mg/L,盐度5701~5712mg/L,石油类40.62mg/L的含盐稠油废水,该系统的出水指标为CODCr35~38mg/L,盐度1535~1542mg/L,湿地系统对CODCr和盐分的去除率达到91%和73%;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1d以上,出水石油类<5mg/L,处理后出水CODCr、石油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由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小型一体化高效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农村村落及小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一体化高效滤池工艺,污水先由村落内部污水管网引至污水处理站,经粗格栅后进入预沉调节池,通过沉淀去除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砂粒,在调节池中调节均质后(将好氧滤池混合液回流至调节池),提升进入缺氧滤池进行反硝化,再自流进入除磷滤池,污水通过除磷滤料时其中的磷与除磷滤料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人工湿地植物类型、常用植物、植物选择、去污机理、去污作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净化作了简要综述,并从6个方...  相似文献   

20.
贾滨洋  刘宜 《四川环境》2008,27(1):81-86
人工湿地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是目前国际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方法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使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质.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应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