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使用不同溶剂,研究了紫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并通过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95%乙醇和丙酮混和溶剂(1:1,V/V)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5h,是从紫丹参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2.
王继武 《新疆环境保护》1995,17(1):23-34,37
已系统地分析了玉龙喀什河山前平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来源及迁移特征。指出了氟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及自然地理条件,迁移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和水化学成分特征。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和明确了水中含氟量与水环境的碱性特征(总碱度及PH值)、水中各宏量组分(常规离子)及矿化度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并求得了氟与它们的相关系数,从而明确了氟形成及迁移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已系统地分析了玉龙喀什河山前平原地下水中氟元素的来源及迁移特征。指出了氟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及自然地理条件,迁移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和水化学成分特征。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和明确了水中含氟量与水环境的碱性特征(总碱度及PH值)、水中各宏量组分(常规离子)及矿化度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并求得了氟与它们的相关系数,从而明确了氟形成及迁移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以某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测定了焚烧飞灰的主要成分、矿物学组成和重金属含量,探讨了湿法预处理工艺对飞灰的化学组成、矿物学形态、化学形态及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灰的主要化学组成为O、Ca、Cl、Na、K等,占飞灰总质量的93.54%,其次含有0.04% ~0.68%的Zn、Pb、Cu、Cr等微量重金属元素;经过湿法预处理,飞灰中可溶性氯盐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几乎所有重金属元素的不稳定形态(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比例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有效降低了重金属的毒性、生物有效性及环境风险水平.本研究有助于降低焚烧飞灰的环境风险和探寻其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改性吸附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阐述了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份、结构、物理性质,指出粉煤灰改性的物质基础,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情况,分析了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和废气的机理,介绍了其在处理废水和废气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提出了应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水和废气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MFAM模型在河流水质污染模拟及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成 《四川环境》1994,13(4):10-15
文中以时间序列分析为基础,介绍了均值生成函数这一崭新概念,并且经成份因子提取分析推导建立了模拟序列的数字模型(简记为MFAM),经对黄河下游花园口断面的1988-1989年实测水质污染指标溶解氧(DO),氨氧,化学耗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序列模拟,结果表明MFAM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河流水质污染指标的变化趋势,拟合平均误差只有5.2-6.4%,MFAM模型应用于预测1990-1991年水质污染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达85%以上,文中最后得出结论:MFAM模型应用于河流污染模拟和预测,是完全可行且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主要成分及常用处理方法,探讨了国外返排液处理新技术,提出了返排液处理发展方向。返排液处理常用技术主要有自然蒸发、冻融、过滤、臭氧氧化、化学絮凝、电絮凝、反渗透和蒸馏等,而新技术主要是各种处理工艺的组合应用,以氧化、絮凝为主。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应朝着各种工艺复合应用,物理处理为主,化学处理为辅的方向进行,开发电絮凝和高级氧化等新技术,研制撬装处理设备,使处理工艺模块化,并对有用成分进行合理回收再利用,降低处理成本,为页岩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桔皮中叶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不同溶剂,研究了柑桔皮中叶黄素的提取方法,并通过紫外线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丙酮和无水乙醇混合液(1:1,V/V)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0,超声波提取15min,是从柑桔皮中提取叶黄素的最佳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9.
青海湟水河主要污染物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桂基 《青海环境》2002,12(3):100-102
文章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河流主要污染物辩识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利用该方法对青海湟水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计算,其结果表明:湟水河19个监测断面的污染物所含信息主成分较为集中,一般可用2-3个主成分表示,第一主成分水体主要污染物为矿化度,第二和第三主成分主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该计算结果可为湟水水资源保护、管理和水环境监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物过滤法脱除硫化氢臭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中仁  余琼  江霞 《四川环境》2007,26(4):83-87
本文综述了污水处理厂硫化氢(H2S)臭气的主要来源以及浓度范围,然后介绍了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池的脱臭机理和工艺,并着重介绍了生物过滤反应器所使用的填料,分析了各类生物脱臭填料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最近的研究动态。接着介绍了生物过滤系统的主要设计和操作参数,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生物过滤反应器处理H2S的效果,最后指出了生物过滤系统处理H2S臭气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新型填料、改善床层酸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