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环境》2013,(3):34-35
日前,日本关西电力公司所属的福井县美滨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了蒸气泄漏事件,虽然事故并未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但仍造成4死、7伤的严重后果。这次事故,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核能发电安全性的置疑。针对这样的疑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质量部主任从慧玲给出的答复是:"在中国,类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悲剧那样的事故绝不会发生。"核电专家凭什么给出如  相似文献   

2.
浦公甫 《沿海环境》2000,(12):18-20
1999年9月30日上午10点多钟,位于离日本东京160公里的茨城县突然响起了紧急广播:“特别警告!特别警告!全体居民注意了,由于核电站发生事故,本县已遭受核辐射的严重污染,要求全体居民留在家中关上门窗,学校让学生呆在教室里,不要轻举妄动!”在资源稀缺的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能源的需求,核电为日本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电力,同时也使日本置身于核电事故的危险之中。这次茨城县东海村的核泄漏是日本有史以来的最大核电事故,3名受严重核辐射的工人当场瘫倒在地,工厂里的辐射量是正常量的10000倍,泄漏的放射性气体逸入茨城县上空。美…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1,(4):54-55
近期,日本9级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日本政府积极应对,努力控制事态发展。核电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有人担心我国的核电站会不会发生类似事故。  相似文献   

4.
罗艺 《世界环境》2014,(3):33-34
<正>法国对核能的利用主要是核能发电,在核电技术领域也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法国的核电发电量和核电站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目前,法国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共有58座,总装机容量达到63,300多兆瓦,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8%,其比率位居主要工业国的首位。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净出口国,每年由此获得的收入超过30亿欧元。值得称道的是,法国在运行的核电站,迄今已安全运营40多年。虽然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7,(6):6-6
5月17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北京分别与沈阳东管电力物资经贸有限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签订供货协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属下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将成为我国首座完全使用由国内企业制造、并在国内预制常规岛管道管件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设国产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环境》2005,(7):73
正确选址是确保核电安全的第一关 核电站建在什么地点最合适,这不单是建设者们需要反复严格论证、绞尽脑汁去思考的事情,也是社会公众对核电站安全的关注之所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死亡31人,辐射损伤300多人,周围的大片土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十多万居民迅速迁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在全世界有400多座核电站,每天将强大的电力悄悄地送达各家各户,人们坦然享受着它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然而这一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普谝震惊仍久久长存。  相似文献   

7.
小心≠安全     
在分析安全事故时 ,我们常常会听到事故责任者十分惋惜地说 :我十分小心 ,尽到责任了。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了呢 ?笔者认为 ,是因为事故责任者没有完全掌握本工种的操作技能和缺乏安全防护知识 ,也就是说 ,“小心≠安全”。生产实践中 ,有些职工常以“小心”从事来代替学习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科学作业程序。如安排一些同志学习安全常识 ,进行必要的素质提高 ,有人却满不在乎地说 :“只要干活时小心点就行了 ,学不学不重要。”没有真正把学习防护知识 ,丰富自己的技能放在心上 ,学习成了一种累赘。再如 ,有的职工想“一专多能” ,刚…  相似文献   

8.
应春豹 《环境》2002,(9):44-44
建设核电站选在什么地点合适,这不单是建设者要跋山涉水绞尽脑汁去挑选的事,也是建设地区居民十分关心的事。不少人对核电站怀有恐惧心理,这也不足为怪,因为核能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出现是以核弹的形式,其强大的能量一下子杀害了十几万条生命,至今日本人民每年都要集会来纪念这一天的惨剧。在核知识还不够普及的今天,人们往往把核电站与核弹相提并论,而且核电站本身确实也发生过严重的事故。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死亡31人,辐射损伤300多人,周围的大片土地受到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国际普遍认为在6级以上。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人们对核电站的安全更加担忧,事故发生后,全国各地甚至发生了担心海盐受辐射而抢购食盐的现象。本文可使广东省公众对福岛核泄漏事故有更清晰的了解,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核电站厂址选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事故源于两个直接因素--地震和海啸,以及两因素的叠加,并导致放射性泄漏对周围居民产生重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中国大陆核电站厂址的地震发生概率、海啸发生概率和人口分布因素,由此评价我国核电站厂址选择的安全性。结果证明:我国大陆核电站远离地震带;沿海不会发生特大海啸;核电站周围人口分布密度符合安全标准,我国核电站具有较高的固有安全性。同时,此次福岛事故也是对我国核电发展的警示,要求不可忽视小概率的超基准设计事故以及多个超基准设计事故叠加的情况;要重新审查中国抗震和海啸等极限事故的标准;要考虑人口密度;要避免两个核电站建设过密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采取安全检查等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这次福岛事故对我国乃至世界核电的发展都是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说到对安全生产的关心 ,不由使我想起发生在身边的几起事故。1989年“6·3”料桶坠落事故 :由于青工屈某安全意识淡薄 ,虽在制度约束和班长监督下 ,仍置安全于不顾 ,在起吊物下作业 ,最终酿成“违章作业 ,埋葬自己”的悲剧。1996年“10·16”黄磷烧伤事故 :王某违章操作致使黄磷溅满全身 ,却又免除了严重烧伤之痛苦 ,这多亏了职工舒某对安全的关心。当日 ,舒某上班经过操作场所的灼烫急救池时 ,发现池内无水 ,当即向池内注满了水。事故发生后 ,现场职工在一场惊吓之后无不由衷地说 ,今日王某幸免于大难 ,还得感谢舒某多长了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安全研究与经济对策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工作性质和系统致因理论,提出了地质勘查作业“人导致事故”、“环境导致事故”和“设备导致事故”三类事故成因类型,分析了三类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勘业安全投入的结构、重点和适度区间的建议,并阐述了由此形成的安全投入的效果表现形式.该研究可为主管部门制定地...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5,(12):77
每座核电站都十分注重安全,设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监督测量措施,设备先进,自动控制程度高,技术要求严格,人员素质精良.一个目标,就是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安全.事实也是这样,世界核电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安全运行记录,核电迄今仍是安全的能源.但这并不是说核电就绝对不会发生严重事故.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型工程,小事故就会涉及到各方面,何况人也有误操作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0):32-34
核电安全对于发展核电至关重要,近期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电站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核电发展问题的关注.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王玉庆,就中国如何安全开发和利用核电的问题接受了<环境保护>杂志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零事故活动”是日本1973年借鉴当时美国安全评议会开展的“Zero in on safety(瞄准安全)”活动,将其与质量控制活动(QC)、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KJ)等相结合所形成的活动体系。该活动经过多次改良,已成为对日本企业安全文化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活动。活动最初提出的口号是“零事故!全员参加!”,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事故分析年年搞,结论次次都相同,几乎无一例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在刚刚结束的集团公司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王天普总裁再次深刻剖析了近期各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将这些事故归结为“三违”事故、重复事故和直接作业环节事故等类型,同时深刻指出当前安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周四下午,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质量中心控分班长室。“以前开班组安全会。都是讲讲案例、安全规定等,这次不讲这些了。这次班组安全活动以深化开展‘我要安全’为主题,每人讲述一个自己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发生的事故,大家互相学习借鉴。”控分三班班长韩淑梅来了个开场白。  相似文献   

18.
石油化工行业是“高危”行业,具有连续性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保证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成为该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据MMEM理论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月 ,某炼油厂 #1气分装置液态烃泵发生火灾事故 ;无独有偶 ,2000年3月 ,某炼化公司炼油厂液态烃泵也发生了同类事故 ,且造成较大的损失。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根据“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本文仅就2000年1月发生的一起事故报道分析如下 ,并就预防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供大家参考。1事故经过2000年1月22日10∶46分 ,某炼油厂气加车间 #1气分装置在正常生产中 ,操作工宗某、丁某刚巡检结束回到操作室就听到装置内发出刺耳的哨声 ,同时中控室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两人迅速奔出操作室 ,发现…  相似文献   

20.
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从1996年投料试车以来,就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对公司的全体职工、承包商、供应商和其他相关方等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2002年,乙烯公司以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QHSE)为契机,坚持了安全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