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跨过温饱线后,物质的极大丰裕未必一定给我们带来快乐,因为没有本能驱动我们返回适度的范围。适应与期待可以解释不同领域幸福感的变化,但暴露出现代消费社会的问题梗结:我们对一些尚未满足的基础欲望重视不足,而对一些已经充分满足了的欲望还在无休止地填充。温饱线上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不会持久地提高生活的满意度。转变生活方式,在财富增长的同时妥善地使用它,才可以增加生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卓有成效。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关注生态移民文化的适从和精神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江河源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带有多元与多面的特质。"在当代经济发展中传承传统文化",原非一个确切的命题,因为我们需要"传承"的,是那些能够于高远深微处打动人心、带有民族精神的文化精髓,使之"透出人心"。而在当代市场制度下"透出人心"之路则在于,构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社会氛围,并通过建立良序社会,将市场力量嵌入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之中,以此规约市场运行,启发人固有的自觉之心。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一种现代性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人们短暂超越和脱离当下飞速发展的不真实的、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生活状态,满足人们寻求"真实"的愿望,为寻求生活意义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和方式。在我国,生态旅游更多指面向自然生态的旅游,而原生态旅游则更多指向文化,指面向古朴、奇特、原始文化地区的旅游。二者都体现和蕴含的现代性,包含着对于"本质"、"本真"、"本色"的一种回归和诉求。在我国西部广大民族地区,存在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对这些原生态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将是原生态文化获得新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对泸沽湖地区居民在旅游发展前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旅游发展对泸沽湖地区居民的生活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当地居民原有的生产方式,更多的居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②旅游发展对该地区居民物质生活方面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出行、家用物品、收入等方面的变化;精神生活方面,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变化。③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摩梭文化保护的双赢,在内,需要社区精英群策群力,传承和发扬摩梭文化;在外,政府要加强制度关怀和政策引导,为摩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文化是农耕时代早中期的一种古朴的、拙直的、简约的、自然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征服的、攫取的、享受的、奢侈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原生态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反映出现代化快速推进中人们文化上的一种迷茫感、迷失感。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原生态文化或许存在消失的可能性,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指示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原生态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思想资源和价值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一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到新奇的玩意儿就买回家,天长日久,家里成了杂货店,昔日心爱的东西也变成了“鸡肋”,搁在家里占地方:送人,人家未必喜欢;当废品卖,回收不了几个钱。如果有了这样的烦恼,你不妨学习麦克唐纳加入“换客一族”。2005年7月,加拿大的麦克唐纳以一个红色的巨型曲别针换取一栋两层别墅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0.
国合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社会治理专题政策研究”课题组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5):5-10
当前,中国消费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居民消费已从温饱向小康转型升级,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速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前期研究表明,消费领域的绿色转型有助于引导和倒逼生产的绿色化,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改善社会绿色转型的治理体系,将对中国整体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提出了中国“十四五”时期推动绿色消费的总体目标、指标体系和重点领域,认为中国政府应将绿色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通过“十四五”规划全面推动相关实践,按照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激励约束并举、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构建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并针对建筑、汽车、电力、物流等重点行业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话题,绕不开大社会背景。倘一个社会到处可见拜官主义,拜金主义,拜计谋主义,拜不择手段的目的主义现象;一言以蔽之,倘一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是极其浮躁的,卑污的价值观腐蚀人心,而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却只不过是急一时所需的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打造百依百顺的“活”的工具的教育方法,那么。我很怀疑最终会收获良好的人才成果。如果播的是”跳蚤”,收获的也只能是“跳蚤”。 相似文献
12.
不管气候变化、低碳是不是阴谋,一个国家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需求以及发展方向,特别是以何种环境、经济基础、发展模式来支撑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低碳"是目前很直接的一个政策切入点,中国社会掀起了低碳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强政府"的长处,制定长远的低碳战略规划和清晰的路线图,更好地引导民众的低碳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低碳宣传和倡导方面,公众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基础知识和行为意识的普及教育。但是,低碳生活的选择受到了经济收入、家庭成员年龄结构、社区能源供应结构以及未来生活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低碳并非家庭消费理性选择的首要目标。为此,各级政府应适当考虑采用经济手段鼓励低碳生活,大力改善社区的能源供应结构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交通,以此来全面推进低碳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在遭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该市在四川省6个极重灾区中率先提出"低碳重建"理念,探索走出了一条低碳重建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 相似文献
15.
作者考察了贵州剑河柳旁苗寨的七年一轮的牯藏节,亲身感受了农耕时代古老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考察中作者认识到,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存在一种质的区别。农耕社会的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是盲从的、缺乏自我的.他们以一种质朴的、虔诚的、甚至是愚钝的态度与方式来面对自然。生态文明也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我们是自由地.自主地、自觉地将自身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并不是要回到类似柳旁的古老生活中去。我们要做的是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同时,让人民有选择和追求自己意愿的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文化自觉与国家能力的增强,若资源配置不合理,则更会加剧文化上的被动。只有适时地将经济能力提升为外交、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自觉意识,调整和改变中国总体处于主动但部分处于被动的局面,这样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也是我国当前转型发展最远大的前途。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社会必须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共识。无论这是生态危机逼迫之下不得已的功利性选择,还是人类新意识的主动觉醒,建设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价值观的转变——不改变把自然当作工具的观念,不改变以经济增长论为主导,以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价值体系,文明的转型不可能实现。而价值观,是内化到我们每个人血液、骨髓里的东西,它具体可感又无形无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循环经济现状、可行性及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仪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建议对策,从而助推该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进一步推动仪征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建设汽车名城、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有力举措。仪征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处在宁镇扬三大城市之间,具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也拥有良好的产业形态,构建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