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城市—创造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人类生存环境的秩序发生历史性变化。工业革命获得文明进化的成果,人类与赖以共生的聚居环境由远古时代顺应自然、营求生存空间,变为现代式的掠夺自然资源,不计后果地控制并破坏环境。人类大幅度地改变生态环境结构,以改善生活条件。因此带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日益严重,森林遭到破坏,野生动物大量灭绝,人口激增加大对环境的压力,饮水资源枯竭,渔业资源锐减,河水污染,农药滥用,杀虫剂大量使用,酸雨现象严重,这些问题被称为“十大危机”。莫斯塔法·卡·托尔巴认为“与城市范围内环境退化相比较,外界问题还是小的。在城市内,…  相似文献   

2.
对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总体协调发展水平不高;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相对发展以滞后发展居多;城市旅游协调水平空间分布存在高值分散、低值集聚的现象,空间集聚格局稳定.可见,环渤海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关系不和谐,总体协调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模型,将辽宁省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城市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①全省整体集聚和辐射作用较强,现已形成"沈阳—大连"双强局面和"沈阳—阜新"两极分化现象;②城市内部产业各部门分配差异较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③大部分城市的对外综合服务能力与总体经济实力两者之间不协调统一;④空间结构分布上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回顾以往水资源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实践,并以成都市水环境为例,发现包括上游河流水资源过度开发使下游河流生态受破坏;城市内水环境建设过多地填埋与覆盖原有水系河道造成城区缺水与污染隐患;城市上游优质水资源浪费;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不合理,过多的集中在下游排放使纳污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项目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白银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历史与现状,以期为白银市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对策依据。白银市产业结构的特征为: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非自然历史性;产业结构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第二、三产业;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发展不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转换能力弱;产业结构单一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高度错位;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工业结构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波动性大。  相似文献   

6.
素有“人间天堂”称誉的杭州市,地处祖国东南沿海,钱塘江下游北岸,市区面积430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七·五”期间,杭州市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一、以目标责任制为龙头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杭州市从“六·五”开始,就逐步发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七·五”期间,杭州市又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根本  相似文献   

7.
运用城市流强模型,对不同年份内蒙古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分析城市间联系特征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内蒙古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年际间变化显著;外向功能量高值与城市流强高值城市不完全匹配.②内蒙古区域空间呈现出“西强东弱”的空间分异特征,且各城市的城市流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③“呼包鄂”城市间要素流动最显著,互补协作明显;城市流低值城市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阻碍了城市间要素流动.④资源禀赋、资本逐利性、市场作用和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境管理》1991,(5):26-29
自1985年第一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来,我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990年同1985年相比,城市气化率由69%提高到86.7%;热化率由10.5%提高到20%;绿化覆盖率由30.9%提高到35.4%;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四项指标综合治理率由68.3%提高到85.4%。另外,近海海域基本能达到或接近一类海水标准。这几年,我市在对城市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中,主要抓了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北京、西安、上海三个典型城市的历史地图绘制情况,从多个角度解析了城市文化地图绘制的基本思路和学术原理。城市文化地图将城市历史的时空脉络铭刻出来,呈现城市内在生命发展历史和空间立体展现历程,从历史地图到文化地图显示了地理和地理结合的跨越式进步。北京文化地图绘制不仅以欧美历史地理为学理基础,更融合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术成果;不仅剖析了城市横断面人地关系,更分析了纵剖面的历程与时空交错。总结认为,北京文化地图的绘制是以多学科理论作支撑,有望出产标志性的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是整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机构实施大兵团作战,合力进行学术攻关;是实现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举措,北京文化地图将承载更多的科普、教育、研究、企业、咨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管理》1991,(4):27-29
“七·五”期间,我市从实际出发,抓重点,办实事,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没有发展,基本控制在“六五”的水平上。城区大气环境质量除氮氧化物含量略有增加外,二氧化硫、总悬浮微粒、漂尘的含量明显减少;湘江衡阳段水域中汞、铅、镉、砷等重金属  相似文献   

11.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4,(8):5-5
山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省日前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3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大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力度;加快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将污泥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相应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2.
陈春林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279-1283,F0002
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吉林省辽源市为案例,探讨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和空间问题;在理论框架分析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区和市域两个尺度提出辽源市可持续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富阳市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几年来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资金1.592亿元,完成项目问个。城市市区环境质量指标中: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日平均值保持稳定为D类;年降水酸雨监测率呈下降趋势;地面水水质维持在n级;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各功能区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IOO%。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一、建设城市管道授气和发展活化气富阳市城市管道煤气原来是由富阳化肥…  相似文献   

14.
低碳城市是一种实现低碳经济、进行低碳生产与消费、形成低碳生活、建设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生态体系的城市模式。通过调控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城市开放空间,有利于低碳城市理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低碳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郑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AreGIS9.3软件分析了郑州市绿地服务区的影响范围;最后基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原则提出四方面的优化建议——注重城市的生态设计;优化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施适度的绿地容量限制;发展立体绿化与推广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基于城市生态景观研究土地价值变化规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这些问题和不足从3个方面进行完善:基础理论研究;城市生态景观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城市生态景观的土地价值变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成果表明秦皇岛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序第39位,基础设施、环境、区位等硬竞争力较强,而企业管理、制度、文化等软竞争力较弱,因此虽然在河北省名列前茅,但在沿海城市中比较落后,为了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正确定位、协调发展;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加快招商引资;进一步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城市营销和品牌建设;强化城市和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逐渐成为山东省面临的重大问题.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及处理现状,并对其对策进行了讨论,认为山东省应立足现实,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以源头控制为主,并逐步改进现有的较为单一的卫生填埋技术;尝试应用多种先进的综合处理新技术,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落是若干城市在共同的生境条件下通过竞争、共生等生态行为所形成,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是具有协同进化、演替等生态功能的有机体.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群落中城市种群间的关系、城市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城市群落演替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探求促进城市群落持续发展的规律.首先界定城市群落、城市群落学等相关概念,构建城市群落学理论框架;其次对比分析了生物群落与城市群落的特征和生态功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最后阐述了有关城市群落的种群组成、种间关联、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群落研究方法.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问题,借鉴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来认识城市群的发展,是"回归自然"的城市发展观点,有利于促进城市群落功能的发挥,推动城市群落向特定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2010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述了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总体状况;归纳了2010年国家发布和实施的有关标准和政策;介绍了2010年新批准申请CDM的填埋气体利用项目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堆肥项目,以及新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如以区域自然土壤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昌吉市城市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Cr、Cu、Zn污染,其中Cu、Zn的污染较为严重,但并未受到Pb污染.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农业土壤.昌吉市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Cr在交通密集区含量相对较高,Zn的分布呈西南高-东北低状,Cu的分布规律呈东高西低状;除Pb外,其他3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性都很强,4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差异性都大.Cr、Zn的分布主要受交通运输的影响,工业生产对二者的影响小,风向是Zn分布的另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布局是Cu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生产对Pb分布有影响作用,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