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学艺 《绿叶》2010,(1):156-159
中国经济拉美化的坎儿已经过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万人从社会底层流动到中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保持20年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大家吃饱饭、有衣穿、有钱花,还有意见?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诸多的社会矛盾。就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建设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会建设。今后30年.重点就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未来30年的主题是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学艺 《绿叶》2010,(Z1):156-159
中国经济拉美化的坎儿已经过了,目前每年有七八百万人从社会底层流动到中层,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保持20年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大家吃饱饭、有衣穿、有钱花,还有意见?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不合理,由此产生诸多的社会矛盾。就社会发展规律来说,经济建设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社会建设。今后30年,重点就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汤向东 《环境教育》2006,(10):23-25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27年了,中国经济也增长了27年,但是,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经济高增长伴随着高能耗.这种增长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因为我国入口超过13亿人,而且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再按照以前那种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仅我国和世界现有的能源无法保证供应,而且我国现有的国力都无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10,(12):67-67
<正>陈志列,工学硕士学历,EMBA(中欧)毕业。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的创始人之一,全国工商联第十届执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第四届政协常委,CCTV2007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经济人物、2008年广东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现任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5.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成渝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是拉动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经济社会差异的重要地区。从SD模型的原理与方法人手,基于成渝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利用SD模型对成渝经济区的能源总量与能源缺口、能源消耗量构成、工业增加值能耗、废气废水废物排放量等方面进行模拟预测,并提出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发展低碳产业,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积极合理开发新技术利用新能源;鼓励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针对2022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开展系统评估,总体认为2022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绿色发展结构转型,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公平长效、激发活力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充分支撑环境质量改善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5):F0003-F0003
报告在回顾分析2006-2007年中国宏观环境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运用国家中长期环境经济预测模拟系统,对2008-2020年期间中国废水与水污染物排放趋势、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固体废物排放趋势、污染冶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需求等基本环境问题进行了科学判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县域经济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以山东省为案例,论证了中国今后要加速城市化进程,其关键之举是着力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研团队"成立于2011年1月,主要成员有刘华、单莹杰、付宜新、曹岚、王国虹、邱海军、洪敬宇、赵艳蕊、卢萌、侯秀芳、尹凡、张岩、包学栋、冯晓宇、谷静、谢云璞,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0.
江涌 《绿叶》2009,(10)
在经济金融化、信息全球化时代,通过一组概念设计,大量财富就能被他人卷走,其关键在于核心信息被他人掌握或窃取。三大评级机构控制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国内高端审计咨询业务、国际投行为国家战略企业周密服务——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最透明的国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强国,也可以弱国,还可以亡国。构建一个完善的经济信息安全战略防范体系,对于中国的发展既重要又紧迫。  相似文献   

11.
张宇燕 《绿叶》2010,(1):139-142
1999年.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009年.中国人均GDP4000美元。高速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从经济的约束条件来回答.中国的高速增长没有问题.可持续性也很强。按此势头下去,2050年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与美国持平。这时候的中国要用什么样的新原则和世界交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对于人类到底能贡献什么?预测未来.历史是基础。龙是中国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文明结晶状拓展的方式.自发、和谐的融合是其灵魂。  相似文献   

12.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系统评估2023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进展,总体认为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为美丽中国建设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宏观经济全面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及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加快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需要更加强调环境经济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和制度化建设,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实施统筹谋划、综合调控、集成应用,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振耀 《绿叶》2010,(1):182-185
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经济水平进入中等发达。但今天的中国福利水平还不及100年前的英国。填补福利空白的经济条件已具备.缓行久拖.潜伏着社会动荡的危险。未来三年.中国应迅速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惠公正的国家福利体系——就业容量超过1000万人.服务对象惠及所有人群.财政资金超过5000亿.并且很快向10000亿发展。历史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发达国家的福利标准.是这一蓝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提出新型开放型经济内涵,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首批10个省市区开放城市的开放型经济,重点分析了辽宁省。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开放型经济分为四大类:强开放区(沪)、开放区(津、粤、苏、浙)、一般开放区(辽、闽、鲁)、弱开放区(冀、桂);沿海开放型经济竞争优势总体偏弱,区域差异较大,北方低于南方;辽宁省开放型经济总得分位居中国沿海省市的第六位。  相似文献   

15.
据专家认为,能源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能否找到大量的、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将决定中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成败。中国在当前努力挖掘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同时,更应该着眼未来,开发富有潜力的海洋能源。  相似文献   

16.
计算了1985—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近25年来中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期间又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1985—2002年的缓慢增长阶段和2002—2010年的快速增长阶段。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经济总量和碳排放量的长短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总量和碳排放量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对碳排放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短期正向冲击效应有增加趋势,长期冲击效应出现减弱趋势,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宇燕 《绿叶》2010,(Z1):139-142
1999年,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009年,中国人均GDP4000美元。高速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从经济的约束条件来回答,中国的高速增长没有问题,可持续性也很强。按此势头下去,2050年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与美国持平。这时候的中国要用什么样的新原则和世界交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对于人类到底能贡献什么?预测未来,历史是基础。龙是中国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文明结晶状拓展的方式,自发、和谐的融合是其灵魂。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判中国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演化特征,深究其内在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各城市群2010—2019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各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较强相互支撑作用,但科技创新发展的滞后,制约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的进一步提高。(2)各城市群间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时序上发展较为平稳。(3)政策扶持、经济延续力、技术进步、教育水平和政府科技投资为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正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的放缓已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出口,尤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产业将造成沉重打击。同时,欧美主要进口国家为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将会利用绿色壁垒尽其所能实施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提高中国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入。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2):25-25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人大会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要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从今年起每年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情况。据有关方面估算,如果将20%的节能降耗目标具体分解到年,“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年节能率要达到4.4%。这是能耗指标首次与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列成为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