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针对自动扶梯的超速与非操纵逆转保护功能的检测,介绍了“人为动作开关法”、“人为切除信号法”、“盘车法”、“电动机反接法”、“串接空气开关法”、“工况模拟法”等几种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并从通用性、功能、准确性和定量性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出“工况模拟法”具有通用、准确、可靠、可定量检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是自动扶梯或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重要保护装置之一。当梯级、踏板或者胶带改变规定的运行方向时,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动作,使扶梯自动停止运行。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中,非操纵逆转保护被列为重要项。扶梯广泛应用于商场、地铁等客流量较大的场所,承载乘客多,而超载则是扶梯发生逆转的原因之一。扶梯一旦发生逆转,如果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未能及时动作,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团体标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超速及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动作的外接变频驱动试验方法》(编号:CPASE MT002—2016)通过评审,并拟于近期颁布实施。该标准由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珠海检测院主导,联合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国家电梯质量检测中心(广东)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该标准是珠海检测院在其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CPASE MT002—2016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超速及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动作的外接变频 驱动试验方法 27.00元 CPASE M001—2015 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技术 规范 38.00元 TSG 24—2015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56.00元 TSG 03—2015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45.00元 NB/T 47046—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板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展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商场、地铁、图书馆,机场等公共场所都大量运用了自动扶梯.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机场等场所更为广泛和频繁,自动扶梯的安全重要性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分析自动扶梯非操纵逆转发生的主要故障原因;其次分析检规和标准对于非操纵逆转的要求;再次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几种保护方法并阐述了其优缺点,最后从加强制动器和主驱动装置的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加入有载制动实验和增设附加制动器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根据标准要求,采用单排驱动链的自动扶梯,须设置附加制动器。本文讨论了对于早期生产的某品牌自动扶梯,如何利用其本身的驱动链断链检测及其保护装置,将其改造成为符合要求的附加制动器,并对其结构图和电气原理图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还提及了在改造之后如何进行检验其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某型号自动扶梯自带的一种特殊功能的设计原理,根据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资料阐述了该功能的特殊性及其操作方法,通过比对国标和检规的要求论证了该功能对非操作逆转保护功能、超速保护功能和扶手带速度偏离保护功能的不良影响;根据标准、检规的规定及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了产品设计和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曳引驱动电梯上应装设符合要求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使轿厢制停或使轿厢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能够承受的设计范围内,防止“冲顶”事故。本文阐述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设置历程,概述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构成及现状,分析失效原因,提出检验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检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认为缺乏统一定性定量的试验方法及判别标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动扶梯是一种耗能较大的特种设备。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监管政策,针对自动扶梯运行特点建立科学可行的能效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十分重要。通过介绍自动扶梯运行能耗的检测方法,并对自动扶梯的输入有功功率和乘客流量进行实测。分析了实验结果对自动扶梯能耗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各种节能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公共交通领域自动扶梯在轻量化设计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自动扶梯桁架和梯级结构强度和刚度性能,研究了满载荷条件下重载自动扶梯结构强度特性。在梯级的强度分析中考虑了实际运行情况中不同于国家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载荷形式,分析了极端载荷条件下自动扶梯梯级的强度性能,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重载自动扶梯主要承重部件的强度薄弱环节。研究表明,重载扶梯桁架的最大变形处位于桁架中部,应力较大区域是桁架两端与支撑结构相连的部位,梯级的薄弱部位是主轮附近的支撑结构,梯级在偏载工况下应力最大值升高,安全系数降低。该分析方法和计算结果可为自动扶梯的结构设计和检验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PM2.5为主要危害的雾霾污染在我国愈演愈烈,民众对相应的个人呼吸防护用品也越来越重视。PM2.5防护用品现已成为日常消费品之一。本文从PM2.5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原理、产品类别特点、检测检验标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现有防护用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以求推动我国民众对PM2.5防护认识和防护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选择最优疏散模式,提高商业综合体应急疏散效率,运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求解最优自动扶梯与楼梯双通道耦合模式,并探讨自动扶梯、楼梯与电梯多通道耦合疏散模式实效性。结果表明:自动扶梯与楼梯双通道耦合疏散模式中,自动扶梯双下行与楼梯耦合疏散模式疏散效果最好,疏散时间最短,总疏散时间465.95 s,比单一楼梯疏散模式缩短16.24%;自动扶梯、疏散楼梯与电梯多通道3重耦合疏散模式,比自动扶梯与楼梯双通道耦合疏散模式中最优组合方式疏散时间减少10.45 s,减少了2.24%;通过电梯疏散人数86人,占总疏散人数1.30%,表明电梯疏散效果提升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紧急情况下自动扶梯反转时间确定以及密集场所应急预案编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综合比较现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对叉车“安全保护与防护装置”的要求,分析叉车“安全保护与防护装置”的检验范围及内容,对其中争议较大项目的检验要求和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接地保护是维护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同时为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是电梯检验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文章先对接地保护的概念进行澄清,接着介绍低压系统的几种接地型式,通过比较得出适用于电梯的接地系统,最后结合检规的要求介绍了有关的检验方法并指出日常检验中接地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厘清制造单位和检验机构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认识,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本文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组成和各子系统的作用,结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 7588-2003/XG1-2015)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子系统的组合分成3类电梯,并根据电梯类型提出合理的检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非驱动主机制动器做制停子系统的电梯,需要检验与检测子系统和制停子系统相关的项目;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做制停子系统的电梯,需要检验与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相关的项目;不需要检测轿厢意外移动的电梯,需要检验与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相关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传统锅炉内部检验方法有着工作周期长、经济效益差、危险性高的局限性,而无人机检验具有成本低、反应灵活、空间适用性强等优势,本文旨在通过将无人机应用于电站锅炉及垃圾焚烧锅炉内部检验的应用实例,根据无人机本身特性及锅炉内部结构特点,确定无人机检验方案,完善无人机检验方法,并指出目前在锅炉内部进行无人机检验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描述地铁站内行人交通特性,进而解决行人交通局部拥堵问题。借鉴机动车交通流性质,分析典型性行人通道的交通流特性。对广州地铁站特定行人通道及下行自动扶梯人流高峰时段进行拍摄,处理相关数据,分析通道与扶梯连接处的流线,建立二者的行人交通基本特性图,并分析其各自最大通行能力。结果表明:人行通道的通行能力小于与其相连接的自动扶梯的通行能力,高峰时瓶颈将会产生在通道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