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根据1987-1997年间大连市金州沿海地区地下井水中硬度与氯离子的检测结果,对硬度-氯离子浓度进行一元线回归,回归方程为=2.214x-3.2778,经相关系数和回归线的显著性检验,此方程有99%有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电导率与总硬度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果平 《山东环境》2000,(7):110-111
本文以大量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一般地下水水体电导率K与总硬度1h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了Tn-K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必要的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K=1.56Th 18.1,方程具有99%的可信度。该方程对今后地下水监测及质量控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量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 ,通过对一般地下水水体电导率K与总硬度Th相关关系的研究 ,得出了Th—K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并进行了必要的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 :K=1 56Th+18 1 ,方程具有99 %的可信度。该方程对今后地下水监测及质量控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1999年松花江佳木斯江段丰、平两水期监测数据对DO与CODMn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并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在99.9%的置信水平下DO与CODMn线性相关及其显著。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不容忽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几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状况.由于海水入侵现象的日益发展,使水资源的污染逐渐加剧.即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给人畜用水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防止海水入侵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水环境的污染.应加强对水资源开采的统一管理,使水资源的使用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泉州市沿海地区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区域丰、枯水期地下水污染超标项目以及地下水质量级别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评价得分统计指标对区域地下水质量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对影响区域地下水水质分布格局的人口、经济等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沿海地区地下水质量状况总体一般,区际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丰水期较好、枯水期较差,区域地下水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方人口分布及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水体中DO与CODMn相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应用1999年松花江佳木斯江段丰、平两水期监测数据对DO与CODMn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并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在99.9%的置信水平下DO与CODMn线性相关及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96年松花江佳木斯江段监测数据对DO与NH_3—N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并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在99.9%的署信水平下DO与NH_3—N线性相关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室内浸泡实验改变三种阳离子Na+、H+、NH+4浓度、浸泡时间,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变化情况,以找出地下水总硬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探究地下水硬度变化机理,为减轻该区地下水硬度升高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及深入研究地下水总硬度变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阳离子对土壤浸出液总硬度影响不同,NH+4交换出的总硬度最大,H+次之,Na+最小;对同一土层土壤,加入外界浸泡液的浓度越大,交换总硬度的速率越大,交换量也越大;三种阳离子的浸泡液可在1h内将土壤中大部分钙镁交换出,遇有长达1h的强降雨或漫灌,Ca2+、Mg2+会逐步向下迁移,最终引起地下水总硬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于2009年对吐鲁番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讨论。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徐州市区岩溶地下水总硬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总结和分析多年来水质监测资料,徐州市区岩溶地下水总硬度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地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大气环境,环境污染及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岩溶地下水总硬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总硬度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总硬度分析得出,总硬度是影响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一项主要指标,含量高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合区域污染特点,对水源地地下水总硬度升高的机理进行研究得出,大沽河水源地受环境污染、地下水开采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了地下水总硬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空气中氯离子沉积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海南省中东部离海岸线350 m处监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雨量、海水有效波高、海水温度与氯离子沉积速率的相关性。结果 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与氯离子沉积速率的相关性最高的是海水有效波高,而与其他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交替排序。结论 海水有效波高与氯离子沉积速率呈现显著性正相关,表明海水有效波高越高,氯离子沉积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区域的地表覆盖类型发生转变,大量自然景观被人造景观所替代,环境温度随之上升.研究城市空间格局与热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合肥市区2020年的Landsat 8系列遥感影像数据及ENVI和ARCGIS等分析平台,采用皮尔逊相关性与剖面线反映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再选取关联性最大的3个空间格局组成要素构建多元回归函数,以探究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2013~2020年间,随着时间推进,合肥市高温区明显增加.对于不同的季节,热岛效应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中心城区内,建筑占比、建筑高度、不透水占比和人口密度明显高于郊区,而植被覆盖度呈现出郊区高于城区,且在城区主要呈现出点状分布,水体呈不规则分布.(3)城市高温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各类开发区内,而城区内其他地方则以中高温及以上温度分区为主,郊区以中低温为主.(4)各要素的空间格局与热环境之间的皮尔逊系数为正相关的有建筑占比(0.395)、不透水面占比(0.333)、人口密度(0.481)和建筑高度(0.188),负...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6~2016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数据,解析了鄱阳湖与出入湖河流水质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N和TP是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因子,其中,1996~2003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总体较好,但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影响; 2004~2011年,水质继续下降,"五河"水质下降明显,并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由于鄱阳湖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其出湖水质相对较好,该阶段水质下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 2012~2016年,水质进一步下降,入湖河流水质快速下降及来水量减少,使鄱阳湖水质净化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出湖水质也有所下降,该阶段鄱阳湖水质下降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由此可见,入湖河流与鄱阳湖水质关联密切,南部和东部湖区TN浓度明显高于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信江TN负荷输入有关;南部湖区TP浓度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抚河TP负荷较高有关.相对于水文条件变化,流域污染增加对湖泊水污染贡献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王莉娜  方柏 《环境科技》2005,18(Z1):1-4
利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研究实验室合成的聚合氯化铝和改性聚合氯化铝的铝形态分布,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聚合氯化铝合成条件为铝离子初始浓度为1 mol/L,物料比11,反应温度为60℃,熟化温度为60℃~65℃.合成改性聚合氯化铝适宜条件是Al/Si在0.7~1之间,聚硅酸聚合时间为90 min,模数为2的水玻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量水中氯化物含量,根据化学分析项目建立数学模型,对测定水样中氯化物的不确定度来源-配制NaCI标准溶液、标定AgNO3标准溶液浓度、测水样消耗AgNO3溶液体积、取水样体积、样品重复性测定等参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对所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得出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提出了该方法的合成不确定度及监测过程中的注意环节。  相似文献   

19.
氯化钙对聚合氯化铝混凝去除腐植酸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aCl2对PAC混凝去除腐植酸的影响作用,发现CaCl2可以改善混凝效果和沉淀性能。探讨了pH值、投加量、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药剂费用进行了经济分析,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夏季市区VOCs特征及O3生成潜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光化学污染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水平直接影响着臭氧的污染特征.本研究运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2013年8月对南京市区大气中98种VOCs进行观测,分析南京夏季VOCs体积分数水平及组成特征,分析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运用VOCs/NOx比值法研究南京臭氧生成敏感性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南京市区大气VOCs最高体积分数达200×10-9,平均体积分数为52.05×10-9,各物种体积分数大小为烷烃含氧有机物烯烃芳香烃;臭氧平均质量浓度76.5μg·m-3,小时质量浓度超标率为5.9%.臭氧质量浓度高值期,其前体物VOCs与NOx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与O3变化呈明显的反相关;不同臭氧质量浓度阶段,同种类的VOCs体积分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夏季南京市区的臭氧生成对VOCs较敏感,属于VOCs控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