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说起公平贸易,熟悉它的人首先会想到咖啡.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当你为星巴克连锁店中的一杯咖啡付出20元人民币的时候,种植这些咖啡豆的农民却只能从中获得不到0.1元的收入,大部分收入都被咖啡生产商和销售商获取.  相似文献   

2.
将咖啡溅在桌上时,稍稍留心液体蒸发后咖啡液滴留下的印记,你会发现,液滴边缘位置形成了一个比中间区域颜色要深得多的暗环,这意味着在边缘位置沉积的咖啡小颗粒浓度比中间区域的浓度要高得多。这种不均匀沉积的现象被称作咖啡环效应。  相似文献   

3.
昭通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昭通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表现为沙化、水土流失面积扩大,而森林、水域、草地却不断缩小。为此,应用坚持预测为主,防治兼顾的方针,对立节水型经济,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调研数据,从地形差异的视角,借助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RIF回归分解法揭示了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流转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耕地转入中贡献度达90%以上,在耕地转出中贡献度达60%以上。(2)耕地转入在平原和山区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均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平原和山区农户收入差距扩大,且该现象在山区更加显著,其中系数效应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平原的贡献度达90%以上,在山区的贡献度达80%以上。(3)耕地转出仅对平原中等收入农户群体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从而导致平原中低收入农户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同样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贡献度达70%以上。因此,应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和地形特征实施差异化的耕地流转支持政策,以促进耕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均衡,缩小农村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设新疆绿色生态环境,种植杨耐寒抗旱的特点非常适宜在三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下生长,无论是作为城市绿化树种,还是速生丰产林或者农田防护林的选种,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种植效果.探讨新疆杨的快速育苗和截干造林技术,从这两方面入手寻求技术进步,为扩大新疆杨速生丰产林的种植面积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有机产品生产的历史很长是有机产品的主要出13国之一(以咖啡为例,墨西哥的有机咖啡占世界市场总量的20%)也是以出口为目的进行有机生产的国家.每年有机产品的85%出口到国际市场。有机农业在墨西哥的发展是比较快的.实际上已经成为解决农牧业部门失业问题的一种措施。1996-2001年,有机生产面积年递增44.98%.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农牧交错区为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在2006和2011年进行的农户和地块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种植制度"双改单"现象,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1在2006—2011年间,研究区玉米的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小麦的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土豆的播种面积快速上升,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缓慢增加;复种指数明显降低,两熟制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一熟制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双改单"现象明显。2非农收入变化、畜牧业收入变化、地块均面积和区位变量是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的主要原因。研究种植制度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有的放矢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农 《沿海环境》2003,(3):34-35
玫瑰送友人,百合庆新婚;一束香石竹,深情谢母恩……鲜花,作为日常消费品,走进已经开始富裕起来的千家万户。据农业部统计,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4.6万公顷;年总产值215.8亿元,出口额8000多万美元,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花卉业,已经成为我国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花卉产品已达国际水平广东顺德市小小的一个陈村镇,全镇有一万多户农户种植花卉,面积近3万亩,去年花卉市场交易额达到15亿元。陈村花卉企业多达几千家,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东北的君子兰、河南的牡丹以及荷兰的郁金香、厄瓜多尔的红玫瑰等世界著名…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农牧交错区为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在2006和2011年进行的农户和地块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种植制度“双改单”现象,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① 在2006—2011年间,研究区玉米的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小麦的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土豆的播种面积快速上升,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缓慢增加;复种指数明显降低,两熟制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一熟制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双改单”现象明显。② 非农收入变化、畜牧业收入变化、地块均面积和区位变量是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的主要原因。研究种植制度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有的放矢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本区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进而对地域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①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及沟壑区甚少现代环境污染,生产环境洁净,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组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应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抉择;②紫花苜蓿在黄土高原旱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又是高蛋白优质饲草,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为突破口,组建苜蓿草业基地,是发展本区效益型农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位到美国谈项目的科技人员对中美两国的生活、生存环境作了一番比较,他讲了六个侧面(局限于工薪阶层并声明只是一管窥豹),有的出人意料,有的发人深思。1比较衣:美国工薪阶层衣着比较随意。超级市场陈列的许多中国生产的服装吸引了不少顾客。论穿———中国不比美国差。食: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食文化不及我们渊远、博深,各国移民带去了不同的食谱,当今流行的食物却很简单:汉堡包、炸鸡、牛排、沙拉、咖啡。他们喜欢到中餐馆品尝。食方面———我们常被他们所羡慕,只是本项消费占收入比例高于他们。住:美国一小家住一幢2—3…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趋势明显。于是劳动力资源成为农业生产决策的最关键因子;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生产率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促使部分劣质土地退出农业生产(即出现农地边际化)。论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利用统计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来验证上述推断。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变化产生明显影响。具体为:①2003年以来,宁夏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作物(马铃薯、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作物(小麦)种植面积则缩小;②农地利用结构趋于单一化;③部分劣质土地退出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辛良杰  王佳月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2):1991-2000
文章建立农户理论模型与回归模型,并基于山东省两个县级市——平度市与高密市282份农户问卷,对两市农户耕地中种植速生林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调查区80%以上的速生林土地来源于耕地,其占用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9 个百分点;②地块面积越大,农户将此地块转种速生林的几率越低;③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耕地质量与耕地种植速生林的关系不显著,说明速生林种植技术要求较低,普通耕地质量就可以满足速生林的种植需求,这也是调查区超过80%的速生林土地来源于耕地的主要原因之一;④农户种植速生林会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高非农工资收入的家庭,更倾向于种植速生林,而地块破碎、耕作距离较远会增加传统农业的总劳动投入量与强度,导致农户种植速生林;⑤邻地是否种植速生林对农户的速生林种植决策影响明显,说明速生林对耕地的胁迫效应严重。从保护基本农田的角度,需要避免新的速生林种植现象出现,重点针对常年举家外出的农户与非农收入较高的农户;政府亦应在推动土地向种粮农户流转方面作深入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场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兴凯湖这块低洼易涝的土地上,抗灾能力较强的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农场1992年种植水稻3万多亩,加工大米的剩余稻壳约2400吨,堆积如山;1993年种植7万亩,稻壳数量为6000吨,如94年种植15万亩,全部加工成大米,稻壳数量可达12000吨。如此大量的稻壳如何处理、消化,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农场通过若干利用稻壳技术的筛选,最后选定利用稻壳代煤烧锅炉这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农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政策的推行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有待检验和反思。论文基于来自我国中部5省925个转入户的调查数据,从3组模型全面考察了农地转入规模与农户农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农地转入规模与农业收入呈正向关系,但农地转入规模的经济收益率仅为2.9%。2)农地转入规模对农业收入的作用在不同区域、流转方式、农户类型之间有明显差异:安徽、湖北和湖南较之河南、江西的规模经济收益率更高,农户自发流转下的规模经济收益率高于集体主导方式,农地转入规模对纯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兼业农户。3)农户平均收入水平随着转入规模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农地转入规模等级越大,其经济收益率却越低。因此,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是加强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系统机制研究,寻找制约流转规模效益的因子,降低农户大规模流转时的风险和损失,而不是盲目扩大流转面积。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农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农地流转政策的推行是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有待检验和反思。论文基于来自我国中部5省925个转入户的调查数据,从3组模型全面考察了农地转入规模与农户农业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农地转入规模与农业收入呈正向关系,但农地转入规模的经济收益率仅为2.9%。2)农地转入规模对农业收入的作用在不同区域、流转方式、农户类型之间有明显差异:安徽、湖北和湖南较之河南、江西的规模经济收益率更高,农户自发流转下的规模经济收益率高于集体主导方式,农地转入规模对纯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兼业农户。3)农户平均收入水平随着转入规模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农地转入规模等级越大,其经济收益率却越低。因此,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是加强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系统机制研究,寻找制约流转规模效益的因子,降低农户大规模流转时的风险和损失,而不是盲目扩大流转面积。  相似文献   

17.
争论桉树     
关飞 《沿海环境》2000,(9):31-31
小资料:桉树,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高大乔 木,1770年开始发现并定名。目前全世界共有100多个国家种植桉树,桉树种植面积超过60万公顷,桉树已经成为短周期原料林的首选树种。 1890年,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把细叶桉引种到广西的龙州,后陆续将其他的桉树品种引种到广西各地。在1950年以前,广西境内的桉树大多零星地种植于庭院和交通线两旁,从50年代开始,在“南方大力种植桉树”口号的号召下,广西的桉树开始扩展成林。由于地处亚热带,生长环境适宜,目前广西境内的桉树林面积已发展至150万亩以上,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8.
1951年以来 ,黑龙江省呈明显的变暖趋势 ,1980年代以来增温尤其明显 ,是全国变暖最显著的地区。对比发现 ,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减的阶段性变化与温度变化阶段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但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略滞后于温度变化。198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特别是北部地区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是对1980年代以来显著增温的响应  相似文献   

19.
钟奇振  李福顺 《环境》2003,(10):6-7
广东的面积是多少?也许很多人会回答17万平方公里,可是专家会告诉你正确答案是5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海洋,一望无际,浩瀚无垠,却常被人们放在遗忘在角落。然而在广东这片浩瀚的“蓝色国土”却以持续攀高的海洋经济奏出了广东近年发展的最强音,告诉着人们海洋国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作物布局演变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甘肃省1985-2005年的气候资料和同时期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等统计资料,利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甘肃省主要作物的种植格局和种植界限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过去20 a里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河西地区,玉米和棉花播种范围扩张趋势明显,种植面积比重显著增加,春小麦种植面积比重快速降低,种植范围大幅向祁连山浅山区退缩,种植结构的这种调整使玉米和棉花逐渐取代小麦成为河西主要作物,并最终导致该区主要作物种植格局从以小麦为主转变为以玉米和棉花为主;在中部地区,春小麦面积逐年缩小,冬小麦和杂粮种植扩张,玉米的种植比例逐年上升,马铃薯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了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种植格局;在东南部地区,春小麦和冬小麦面积逐年缩小,玉米、冬油菜和其他喜温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逐年上升。相关分析表明,上述作物种植格局的变化与气候变暖带来的积温增加及积温带北移东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