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正"一是共建亚太能源安全新体系。二是提升亚太地区务实合作的水平,在低碳城镇、智慧社区、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洁净煤技术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优势合作。三是为亚太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十一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能源部长会议9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中通过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为保护人类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提出的概念(简称"非遗")。培育和形成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使非遗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已成为一个新课题。以莆田湄洲妈祖信俗发祥地为例,通过调研分析,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协同发展等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妈祖信俗与旅游融合的影响要素、融合机制与模式。研究结论对旅游业激发非遗、发挥旅游对非遗的传播功能、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促进旅游提质升级,文化与旅游需深度跨界融合,形成新的具有地方文化内涵的经济增长极。历史文化街区是基于场所精神塑造的"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梳理了相关概念的关系脉络,引入文化接触和文化认同为中介变量,以文化动机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游客参与、文化接触、文化认同与目的地忠诚之间的关系模型,选择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讯     
《绿叶》2004,(6)
环境记者国际盛会将在深圳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亚太环境记协) 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将于11月27 日至29日在深圳召开,"环境保护与公众舆论参与"将成为本次会议议题。据介绍,会议由国家环保总局直属的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届时,将有来自亚太地区35个国家环境记者组织的代表和我国主流媒体的上百名环境记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围绕"环境保护与公众舆论参与"的主题展开研讨,并对亚太地区环境保护及环境新闻事业的发展提出战略思考和积极建议。本次会议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环境记者盛会,也是亚太环境记协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国家最多的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5.
缤纷资讯     
环境新闻工作者肩负起环 境卫士的使命 2004年11月29日,来自亚太地区近30个国 家和地区的环境记者组织代表和我国主流媒体的 上百名记者、专家学者等各界代表齐聚深圳,出 席亚洲太平洋地区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六次 代表大会,共同探讨公众舆论如何促进环境保 护。本次大会由亚太环境记协主办,中国环境记 协承办。在隆重的开幕式上,亚太环境记协主席 冈布隆,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新闻部长,挪威 FRESKORPSET组织官员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对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的 作用表示由衷的赞赏。  相似文献   

6.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1,(1):4-5
国际动态亚行鼓励亚太大力开发太阳能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宣布,根据"亚洲太阳能计划",到2013年6月以前,亚太地区太阳能发电量将增加6倍,达到3000兆瓦。亚行还呼吁亚太地区各国政府投资太阳能行业,采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以确保未来环境实现可持续增长。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将使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美加强与亚太科技合作美国国务院高级气候谈判代表哈兰·L·沃森表示,美国目前正在与中国开展双边合作,并通过多边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通过《亚太地区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开发和施展使用清洁技术。美、中、澳、印、韩、日联合实施这项计划,共同在水泥、可再生能源等8个主要领域应对环境问题,该6国的经济约占世界半数,人口约占1/2,能源消费约占世界一半。  相似文献   

8.
行企文化进校园是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的有力体现。采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及个人访谈法对广东三所开设环保类专业院校进行调研,找到影响行企文化进校园的3大影响因子:理念错位、制度缺失和融入途径错位,并提出了3大对策:树立正确理念、合力制定体制机制、拓展校企合作融入途径和强化课程教学的融入途径水平,旨在对我国高职院校环保类专业的行企文化进校园工作提供正确决策和科学融入途径。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6,(8)
为了动员少年儿童,爱护地球、爱护人类家园,促进人类生存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联合国北北合作亚太组织、国际绿色合作组织联合举办“绿色的地球与家园”国际青少年书画(摄影)展,以书画、摄影的形式表现各国青少年儿童对地球家园的认识和感受,以及作为未来地球主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邓长绪 《青海环境》2005,15(4):173-175
环境文化是倡导生态经济、尊重自然法则的先进文化,是通过法律和道德体系来保障实现的。发展环境文化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弘扬环境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奉献。文章从环境文化与经济关系、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环境文化与政治文明、环境文化与民族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既有利于缓解中国能源安全紧张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开拓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背景、基础、特点与障碍,提出了发展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产业及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影响力日益加大,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态实现了迅猛增长,而国与国竞争的焦点在于主要节点城市实力的较量。采用灰色关联方法,从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市场需求和科研创新四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对上海文化产业及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对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影响,而人均生产总值和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等因素对上海文化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科技成果与文化产业及贸易的关联度均较小,尤其是外贸依存度的关联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湘西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湘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although cogeneration alone will not resolve power-shortage problems, it could produce more schem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cogeneration potential in selected countries and identifies the technical, economic/financial and institutional issues of importance to cogeneration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although cogeneration alone will not resolve power-shortage problems, it could produce more than a 10% increase in the electricity-generation capac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ost of this potential i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and can b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5.
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传播载体能有形地呈现社会生活的人文内涵,它往往表现为直观可感地呈现地域风情、传递地域文化信息物产及精神文化产品,能直接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走向。针对南充目前文化传播载体的不同类型,着重指出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供广告、宣传、提升旅游知名度的文化传播载体,需要加大信息多元化的投入,尤其是要借助互联网,以多媒体形式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在提升城市文化档次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方面,需要联动整合分散的地方传统文艺,以形成有专题特征的娱乐表演形式并推入市场。  相似文献   

16.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与旅游方式有机结合成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通过对共生理论和红色旅游的研究回顾,从产业、区域、产品、管理、利益、文化等六个方面构建了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内外人口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辽宁省为例,测度了2005--2010年人口文化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按照较低、居中、较高三个层次的关联度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市的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的总体趋势是逐年增加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辽宁省关联度高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反之社会经济发展较慢。因此,大力发展辽宁省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还将会促进辽宁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既满足了当代旅游者的需求,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同时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影响。民族旅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动力。民族旅游的开发要走生态之路,树立文化认同观念。  相似文献   

19.
海岛旅游发展再一次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口.以湄洲岛为代表的文化型海岛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质的海滨旅游资源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从解读文化型海岛内涵及特征入手,全面剖析了湄洲岛的优势条件,从文化价值、文化需求、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等方面深入挖掘湄洲岛所含文化特性,以此构建起湄洲岛善行旅游发展的“四和四共一发展”的互动效应,探寻出一条具有文化型海岛特点的湄洲岛善行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跨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化解资源冲突、协调区域发展、增进利益协同,进而增强政治互信,加快经济融合,提升文化包容,推进命运共同体构建。本文基于对西方国家跨境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归纳出西方跨境流域生态补偿中强调流域生态系统分析、注重不同付费原则相互配搭、重视双/多边协商、建立多层次综合管理体系等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中国跨境流域生态补偿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跨境协商合作平台建设、重视对跨境流域生态系统研究以及构建多层次协同管理体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