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色视野》2011,(12):26-29
2011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徽省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原所辖县区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经此调整,合肥市现辖4区1市4县,城市空间、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在皖江城市带上,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呼之欲出。人口多城市用水量自然飚升,现在合肥常住人口570万人,夏季平均每天用水量达到100多万立方米,足有大半个天鹅湖之大。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6,(12)
人口的迁移不仅会带来区域结构的变革,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我国人口的空间布局随着经济活动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运用2015年各省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探讨我国2010~2015年期间人口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总体表现为:人口空间流向更加多维化,中西部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成为新的人口聚集空间。人口向大城市积聚、省内空间集中度提高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特大规模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较为显著,人口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的趋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分析城市人口承载力内涵基础上,运用“可能-满意度”法,在多目标条件下预测未来可支持合肥市健康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①城市供水、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医疗是合肥未来人口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②经济资源是未来人口承载力的主要“推力”,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形成了人口承载力“拉力”.③预测2020年,合肥应将人口规模控制在593万人以内.  相似文献   

4.
芜湖、马鞍山城市重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湖、马鞍山是安徽省长江南岸两座地域紧密相连的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主要核心城市,区域经济活跃,但都存在人口少、腹地小、总量不大的特点。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两市进行合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建设组团式复合中心的特大型城市,与合肥一起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而改变皖江城市带弱核牵引的模式,对整个皖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安徽东向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一小时",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今年3月27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规模浩大的统一行动:熄灯一小时。我国参与活动的城市有33个,安徽参与活动的城市有2个,合肥及芜湖。  相似文献   

6.
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在发展中如何改善生态环境,生态良好的地区如何加快发展,这是安徽生态省建设需要探索与解决的两大问题。绩溪等12个地区被确立为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铜陵进行循环经济试点,马鞍山进行清洁生产试点,合肥、芜湖、马鞍山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都是生态省建设的有益实践,为更大区域的生态省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胡聃 《绿叶》2011,(9):75-82
城市及其周边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诸多的生态服务。当今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过多地占据了生物多样性必要的生存空间,而且损害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通过有效生态途径(城市生态研究、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管理)来调节和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和性质,在城市发展空间中,按照生态优先原则规划和建设好每一片有限的土地,使城市保有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和城乡协调的生态空间,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以1990—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在Arc GIS平台下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采用局部G统计方法和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对黄淮海平原人口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存在7个人口高密度中心,区域人口分布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发展趋势。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出黄淮海平原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人口空间结构模式,一是去中心化扩散模式,主要是1990—2000年的北京市区;二是中心增长型扩散模式,主要包括2000—2010年的北京市区和1990—2015年的天津市区;三是向心集聚模式,主要包括2010—2015年的北京市区和1990—2015年的石家庄市区、保定市区、邯郸市区、郑州市区和徐州市区。研究结果对黄淮海平原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行政效率、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城乡建设、城市文化建设5个方面选取15个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构建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条件综合评价体系。随后,借助层次分析法完成合肥各县(市、区)发展条件的评价。结果表明:(1)与其他县(市)相比,合肥市中心城区在城镇发展条件上具有较强优势;(2)合肥各县(市)未能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够显著;(3)合肥市各县(市)发展条件不均衡,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多镇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此,提出“十四五”时期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优化路径,包括发挥中心城区扩散功能、利用自身资源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传统城市发展理论认为,空气污染会导致人口流出。然而,本文以城市雾霾数据为例,分类别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后发现,空气污染会促进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入(形成拉力效应),非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出(形成推力效应)。拉力效应与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不符。本文认为,当城市间收入差距过大时,流入居民会形成高水平的收入预期,促使其愿意承受更严重的空气污染,该预期可量化为空气污染的拉力效应。据此进一步研究收入水平对推拉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随着收入水平上升,其能放大百强城市的拉力效应和非百强城市的推力效应,即进一步促进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入和非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百强城市和非百强城市分别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科学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贺亚锋  韩增林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0):880-883,F0004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多指标分析法对2000—2009年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从空间上看,以2005年和2009年两个断面,研究发现中原经济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程度的高水平、中高水平县(市)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河南省中部、西北部地区、江苏省徐州市、山西省长治市和晋城市的大部分;中低水平和低水平的县(市)呈环状不规则分布于高水平、中高水平县(市)的外围地区。即河南省的南部、东部、东北部和西南部,安徽的淮北、亳州和阜阳,湖北的襄阳以及山东的菏泽等地。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根据湖北省具体区域特征,通过构建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得出湖北省12个地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5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从总体上看,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偏低水平,其中武汉市是唯一具有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但优势地位不明显;其它城市可持续发展5个系统均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且城市特色不突出。  相似文献   

13.
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1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整体和省市域层面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凝聚型,但省域、市域尺度层面上则呈相对集聚的不均衡分布,省域层面上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皖南—浙西,市域层面上则主要分布于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和浙江省的丽水市、金华市、台州市、衢州市。②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安徽省市域发展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具有一定跨度的典型年份人均GDP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市级单元的经济发展分布空间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全省Moran’s I指数为0.11,经济上存在较弱的正空间自相关,经济发展呈多种类型,市域间有差异,呈现局部经济区化的雏形。根据人均GDP指标,结合空间自相关系数,将安徽省市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5类:集聚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中贫困型、贫困核型、一般发展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武汉对外经济联系腹地变动与都市圈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5年来,武汉对外经济联系的影响范围不断发生变化,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周围城市空间竞争影响明显。构建经济联系量模型,揭示出武汉市对外经济联系作用明显加强;存在主要联系方向,表现出较强的时间惯性;地域空间分布上受距离衰减律作用呈圈层结构分异,以武汉为中心形成3个等级圈层。运用断开点公式,揭示出武汉市经济辐射空间受到周边大城市不同程度的空间竞争挤压,腹地范围逐渐减小。依据都市圈层阶结构、区划完整、动态发展、区域平衡等原则,综合中心城市实力、区域发展背景、空间要素与流量等因子,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结合空间流量实证算法,界定武汉都市圈域范围:核心圈层("1 8"都市圈)、外围圈层(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部分相邻县市)。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技术的安徽省城市旅游空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的威尔逊模型,结合GIS中网络分析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安徽省17个城市的旅游空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的全局旅游关联显著性水平不高,全省旅游空间关联度很低;而局部旅游空间关联在黄山和池州形成热点区,在皖北和皖中的巢湖、滁州形成冷点区,其他城市的旅游空间关联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计算结果表明,对旅游空间关联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城市旅游供给量,因此增强城市的旅游供给水平对增强旅游吸引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Urbanization and mass movement of the population from rural areas and small cities to megacities have led to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in Iran. In dealing with these challenges, assess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RECC)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method to leverage space and capital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imed to rank the provincial RECC in Iran. Toward this purpose, environmental indices were generated from remotely sensed and statistical census data. Then, the provinces were scored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al carrying capacities, and RECC using the mean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in most areas,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al capacities and development. Statistically,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53 betwee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ies indicated excessive use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ies. Moreov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al carrying capacity was entirely heterogeneous between the provinces; there was a northeast–southwest pattern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al capacity and an economic pattern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CC is 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pointing at the high weight of the indicators of the RECC model.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offers a new vision for policymaker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applicable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strategies in land-use planning.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RECC concept and tools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planning but also for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spatial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establishing land balanc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竞争力是包括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在内的综合概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实际,构建出由4层49个指标组成的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测度了安徽省在华东6省1市中的旅游业竞争力水平,比较分析了安徽省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最后就如何提升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安徽省市域1991-2002年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刻画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综合实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在时间纬度上,市域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省城中心性和沿江指向性,并指出今后这种格局还在进一步变动中,市域间的经济实力悬殊加剧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最后提出高梯度区、中梯度区立足于制造业,准低梯度区和低梯度区立足于大农业,实施“东向”战略,尽快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时间各异,省内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的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节点分析,对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对测算和分析结果进行了剖析与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旅游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及进行旅游空间整合、旅游交通整合、旅游产品整合、旅游市场整合、借助新整合动力的区域旅游发展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