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与ENSO现象有关的全球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及其对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强地震与天气异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6.0级以上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状态入手,选择台湾附近(北纬20°─25°,东经120°─123°)的中、强地震作为样本,对地震前后的500hPa环流特征和500hPa波谱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热能能够激发大气波谱的活跃和增幅,从而引导了地震前后冷空气的南下,进而讨论了地震爆发往往伴随强风现象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长春市1951-2008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长春市高温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温变暖趋势,总结了长春市温度变化与城市人口数量、GDP及供电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了长春市高温灾害性天气影响及危害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涝灾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6-7月的旱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54-2005年太阳黑子、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量趋势系数的最大值中心位于杭州地区,而太阳活动与杭州地区的梅雨基本上没有关系。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太阳活动与梅雨量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为负相关性、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和南部梅雨量偏少,江淮中部梅雨量偏多;太阳活动与梅雨强度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梅雨强度较强,江淮南部梅雨强度较弱。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谷年江淮地区普遍偏涝。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灾害与人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中国的地震灾害与人员伤亡为世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不仅由于地震多、震级大、烈度高,多数地方建筑物抗震性能较低,而且还与人文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着重讨论了人品密度与震害伤亡人数的相关性,并分析了作息时间、作业方式、地震预报、心理状态等人文要素与震害伤亡人数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前兆异常与地震相关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列举了在进行这方面研究中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困难,以期引起广大地震分析预报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天气气候异常变化尤其是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尝试用计量经济定量方法探讨了气象条件与经济行业发展的相关关系。以陕西省为研究背景,应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了以气温和降水组合表征的短期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工业、通信交通运输业和批零销售餐饮业等经济行业GDP的典型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陕西国民经济对该省的气象条件存在明显依赖性,气象高敏感行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均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农业和批零销售餐饮业与之呈正相关,工业与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藏北高原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及其与雪灾关系初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得藏北高原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藏北高原1997 ̄1998年冬半年土壤日温差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指出了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藏北高原1997年冬天的特大雪灾有关。从浅层土壤日温差的异常变化,定性地说明了藏北高原1997 ̄1998年冬半年不同地点雪灾的严重程度,但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目前尚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ABC分类法说明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地震灾害绝对损失数额一般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大这一客观事实。文中提出了表达地震灾害危险性、防抗灾工程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数学模型,对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大气环流异常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海城、乌恰地震为例分析了我国强震前特大干旱的大气环流特征。表明强地震前的气象异常是显著的,且大气环流相对于多年平均环流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从而揭示了地震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提高强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准确率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视减灾投入,增强灾害防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厚德 《灾害学》1993,8(3):83-87
本文从加强灾害防御的重要意义、忽视防灾的惨痛教训以及减灾的经济效益等几方面论述了要增强灾害防御能力,必须重视减灾的投入,并讨论了如何筹集防灾经费。  相似文献   

12.
从供给角度对地震灾害国民经济体系易损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滋  黄渝祥 《灾害学》1997,12(3):18-22
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从供给的角度提出了对地震灾害国民经济体系易损性分析方法,为经济体系生命线工程的确定和防灾、抗灾投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宏立 《灾害学》1996,11(3):89-92
针对灾区医疗队生存和救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包括吃、住、行及救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胡广韬  林叔中 《灾害学》1995,10(4):11-18
本文分析了地下采空情况后认为,山体采空侧动,软弱夹层为决定性条件;其变动范围、速率、规模与性质,与地下采空有关的复合应力场有关。经对观测资料分析、仿真模型试验与仿真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揭露了顺倾山体的“复合临空面”条件下,“复合变动”的“复合应力场”。  相似文献   

15.
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河道及其与海(咸)水入侵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咸)水入侵作为莱州湾南岸平原的一种新的环境灾害,其发生、发展与该区广泛分布的古河道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古河道的分布规律、沉积特征及分期,并重点探讨了其与海(咸)水入侵的密切关系。古河道是该区海(咸)水入侵的主要通道,古河道中海(咸)水入侵速度快、方式多、周期性变化明显,是灾情是严重、入侵变化最复杂的地貌单元;古河道又是防治海(咸)水入侵的天然工程,古河道砂层径流条件好,只要采取措施提高其地下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及其系统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磊 《灾害学》1998,13(3):62-66
从中国城市减灾现状分析入手,重点剖析城市减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探讨了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如何确立防灾减灾的地位.进而用系统科学思路研究城市综合减灾的体系建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较为科学地解决了跨世纪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灾害医学救援中伤病员分类工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梁欣 《灾害学》1998,13(4):88-89,94
灾害条件下的医学救援,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大批伤病员,首先需要迅速实施伤病员分类。目前,除军队医疗机构外,其他实施灾害医学救援的各级救治机构,都还没有真正建立健全伤员分类组织,应引起重视。各级参加灾害医学救援的医疗救治机构,都应成立有经验的医疗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组成的分类组;制定出分类标准;制备分类标志和加强分类训练。做到伤病员分类迅速准确,保证救治和后送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