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 ,城市缺水尤为突出。 2 0 0 0年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 ,江河来水偏枯 ,水利工程蓄水不足 ,地下水位下降 ,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旱灾先后波及全国 2 0多个省 (区、市 ) ,北方 13个省 (区、市 )有3 0 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出现缺水现象 ,日缺水量达 815万立方米 ,影响人口 1690万人。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烟台等大中城市供水非常紧张 ,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缺水局面。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不但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 ,当务之急是做好城市供水、节水和…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克拉玛依已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限制性2。文章重点研究了克拉玛依水、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工业用地规模、居住用地规模、绿化用地规模和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水资源本身既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一身两兼。而其开发利用又直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攸关。故水资源的重要性不待多言。城市化将是现代化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大多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水资源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将城市水资源问题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个问题对我国沿海城市及北方缺水地区则更为迫切。在这些城市及地区对这一重大战略问题若能考虑得比较周到、认识比较一致、研究比较深入,决策减免失误,则不但有利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而且将为子孙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上提出的一份联合国的报告说,虽然过去25年历次国际会议上一再说适当的水资源管理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核心问题,并且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却始终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该报告说全世界20%人口缺乏质量好的饮用水,40%人口缺乏卫生设施.1970~1990年间全球人均水供应减少1/3,而且很可能在今后20年再减少1/3,除非各有关国家政府克服他们的惰性.现在全世界淡水资源供应形势严峻,而且分布不均.例如,亚洲只占淡水资源的36%,欧洲占8%水资源,占13%人口的非洲占水资源的11%,北非和中东水资源特别短缺.相反,南美洲情…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水的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成为本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世界上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济南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章将国际上前沿的水资源足迹的计算方法引入到济南市的水资源系统中,利用CROPWAT软件定量测度了济南市主要农贸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济南市水足迹的计算及分析,得出济南市为虚拟水净出口地区,直接危及济南市的水资源安全,建议在济南市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创新水资源管理思路,实施虚拟水战略,充分利用虚拟水贸易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城市是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耦合成的大系统,也是地下水高度集中开发的地区。地下水是干旱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文章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出发,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重点探讨了城市地下水超采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质较为稳定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完全可以回收用于工业、市政、农业等领域。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进程,对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委员这样说。 其实,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为克服缺水的困难,已成功地将城市污水开辟为新的水源,有的国家水循环利用率达80%以上。这种城市的“第二水资源”,费用也远远低于开辟新鲜水源和远距离引  相似文献   

8.
水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要把北京建成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不能没有充足而清洁的水。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北京的水资源是十分紧张的。一方面,未经处理的污水经下水道、明沟和渗井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直接污染首都的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  相似文献   

9.
水是中国最匮乏的资源之一.中国的人均可循环水资源获得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大多数的水资源集中在南方,而中国人口的40%居住在北方.因此,中国北方大量人口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728立方米,相比之下,日本和泰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3380立方米.在水资源丰富的美国、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更高.管理好中国稀缺的水资源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进行重大改革,水资源紧张将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建设和实行水权、水市场制度,是中国更好地管理水资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两次水资源评价,第1次运用的资料是1956~1979年,第2次水资源评价是运用了1956~2000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地带,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密集区域、资源环境的高压区域.经济增长需求造成的资源、能源的短缺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持久的压力,人口急剧膨胀、居民消费模式改变所带来的生活污水、垃圾大量增加等消费型污染的处理问题,也已成为城市环境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表讲话,宣布了今年世界水日"水与文化"的主题,并向全球各国推荐了题为"水,共有的责任"的<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Ⅱ)>,以让国际社会了解当前世界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城市总体规划是市政府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历史以及发展现状等诸多特点,对城市设计进行统筹兼顾的综合部署行为。我国各城市在水资源的规划方面虽然已经完成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问题,包括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认识不足、工作基础薄弱、程序不够规范、主要内容未有效体现以及难以和当前的水资源管理有效衔接等。为促进城市水资源论证切实有效推行,应提高认识、完善工作基础、明确工作规范、把握主要内容并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水的供需矛盾日见突出,变污水为资源,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资源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旱涝、缺水及水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水资源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当今城市发展。在城市水资源风险评价方面,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但方法模型尚未统一。本文在系统论述前人关于自然灾害与城市水资源、水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城市灾害风险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城市水资源综合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同时,对城市水资源综合风险管理模式作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拟为城市水资源安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使得由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主要趋势所引发的挑战凸显出来——迅速增加的生活在城市环境里的人口。在下一个25年,几乎所有的人口增长都将发生在城市里,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集中在欠发达国家。到2030年,超过60%的世界人口将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16~20日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的全日研讨会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关键特征.依据联合国的定义,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称为大城市.会上特别关注了涉及供水和废水处理方面的挑战,以及如何制定政策调节这些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城市生活的基础性功能.对过去半个世纪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数目的迅速增多,它们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蕴含着的资源压力,环境后果,以及管理抉择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综述.来自雅加达、圣保罗、伊斯坦布尔、墨西哥城、约翰内斯堡、(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曼谷的实例展示了水资源开发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是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属性综述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水资源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结构、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等的相互关系,并以黄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为例,说明目前阶段的水资源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的联系愈加紧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刻画水资源与区域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复杂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分析途径,并进一步明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正在不断加剧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常年处于供水不足状态。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在召开的中英水务监管机制研讨会上发言时说 ,目前我国 6 0 0多个城市中 ,4 0 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 110个 ,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 6 0× 10 8m3。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 ,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翟浩辉说 ,据预测 ,2 0 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6亿 ,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 175 0m3。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 ,预计用水总量为 70 0 0…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发展     
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t局,并实现流域基础上的区域竞争与协作一体化。图1表1参4X22 20{心D()098论水资源格局与可持续发展/孟庆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26一30 环图X一40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水资源自然格局及利用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水资源,其可持续利用X22 X37 20(力0(刃99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张寿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