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降水酸度、化学特征和湿沉降量等酸沉降控制指标,得出2009年辽宁省大气湿沉降化学特征。研究发现,辽宁省总体上酸雨污染并不严重,但区域性污染突出;降水化学污染严重,呈地域分布不平衡特征,重污染城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和中部;湿沉降量的空间分布与降水化学污染不同,沉降量大的城市位于东部和南部沿海,所有离子湿沉降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 8年大气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得出影响包头市大气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文中详细分析了二氧化硫排放和大气降水酸度的对应关系 ,也对影响降水酸度的其它因素作了浅析。提出了包头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近二十年(1987~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分析降水酸度和沉降量2个酸沉降控制指标,得出北京市近二十年(1987~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98年以后北京市的湿沉降污染有严重的趋势.pH值逐年下降至5.52,酸雨频率逐年上升.湿沉降中的硫组分来自北京本地污染源排放的SO2和远距离输送.含氮组分对湿沉降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加.钙沉降是湿沉降中变化最大的因素,钙沉降量明显下降.1998年以后所采取的使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的污染控制措施,可能直接导致了湿沉降酸化的加剧.酸沉降污染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不能单纯地依靠控制本地的SO2排放量,北京市SO2排放量虽然得到了削减,但是湿沉降污染并未减缓.  相似文献   

4.
我国酸雨现状特点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国外酸沉降控制对策和我国酸雨现状基本特点,针对大气颗粒物对降水组分和酸度的不同影响,提出致酸物来源、主控制因子确定和酸沉降控制环境目标选择等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依据目前这类问题的研究水平,提出我国现阶段酸沉降控制的研究方法和原则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酸雨污染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青岛市酸雨污染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青岛市酸雨污染相当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青岛市降水酸度pH峰值的平均值为3.48,降水酸度pH的平均值为4.47,酸雨的频率大于63%。研究还表明,SO4^2-和NO3^-是降水的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平均值为194μeq/l;而SO4^2-是降水的最主要的污染物,平均浓度为181μeq/l。青岛市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污染。预测表  相似文献   

6.
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   总被引:238,自引:24,他引:214  
贺缠生  傅伯杰  陈利顶 《环境科学》1998,19(5):87-91,96
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起源于土壤侵蚀,农药与化肥的施用,农村家畜粪便与垃圾,农田污水灌溉,城镇地表径流,林区地表径流和大气干湿沉降等污染源。  相似文献   

7.
“九五”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九五”期间广州地区酸雨污染状况及与"七五"期间的对比结果,通过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研究探讨了"九五"酸雨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降水酸度的有关因素.研究表明,SO42-是降水化学组成中比重最大的离子,NO3-对降水酸度影响较大,这两种阴离子的含量多少基本上决定了降水酸度的强弱.因此在减轻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加强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降低广州地区降水酸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主要城市酸沉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省多年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其17个设区城市的酸雨现状,并研究了济南市和青岛市硫的干、湿沉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a(1997~2001年)青岛市降水酸度位列全省17城市之首,是唯一降水pH年均值低于酸雨临界值5.60的城市;山东省主要城市的降水酸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济南市和青岛市近年来硫沉降总通量基本稳定或呈下降趋势,仍达10t/(km2·a)左右;在硫沉降总通量中,硫干沉降的贡献率达80%以上,而在硫干沉降通量中,SO2干沉降的贡献率要远远高于SO42-干沉降的贡献率.通过分析酸雨前体物排放强度、土壤酸碱性以及气象条件对酸沉降的影响,揭示了山东省内主要城市酸沉降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中降水酸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85~1991年7年中采集的降水样品913个,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强酸性降水出现增多,酸沉降量增加趋势十分明显。一年四季中的降水酸度各不相同,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在各稳定度中降水量出现最多的是大气不稳定状态时。  相似文献   

10.
2001~2003年间北京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为了了解北京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与时间变化特征,连续进行了2年的降雨采样与分析.在65个降雨样品中,12%的降水呈酸性;全年降水的酸度主要取决于夏季的降水.SO42-、NH4+与Ca2+是含量最丰富的组分,其平均浓度均接近或超过200礶q/L.比较分析表明,在近几年,SO42-对降水酸度的贡献显著降低,降水的硫污染特征减弱,而No3-的贡献显著增加.人为污染元素和地壳元素的浓度均在冬春季较高,在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降水化学及其雨水酸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世界上酸沉降研究尚为空白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建立了酸沉降监测网。通过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降水中酸度和离子总浓度季节变化明显,Ca ̄(2+)和NH在降水离子构成中占百分率较高,阳离子总和略大于阴离子总和。两广地区降水酸度是雨水中多种阴、阳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降水中SO浓度高的地区是SO_2排放量高的地区,控制雨水逐年酸化趋势的唯一途径是限制SO_2排放。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市大气降水的酸度分析济南市槐荫区环保局张华玲自1979年我国开展酸雨监测研究工作以来,许多地区出现了酸性降水,尤其是南方地区,降水酸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酸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机理与大气污染物SO_2浓度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大气气溶胶与酸性降水的关系,分析和研究了凤凰山可吸入颗料物(PM10)的酸度,并利用微量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其酸化缓冲能力。结果表明大气气溶胶具有一定的酸度,同时对酸化的缓冲能力非常低,甚至可以促进降水的酸化,这种污染特征也是凤凰山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在酸性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大气化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沈济  汪安璞 《环境科学》1991,12(4):24-28,9
通过野外观测、实验室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大气化学过程.新认识如下:①人为排放引起的酸雨及空气污染,目前尚未明显波及到西藏高原;②在重污染区SO_2污染严重,不管降水云是否酸性或污染,降水总是酸性、受污染的,云下洗脱痕量气体及颗粒物起重要作用,氧化剂是降水酸化的控制剂;③在典型农村地区,降水化学组成依赖于降水云的化学组成,即依赖于云化学,酸化过程中SO_2是控制剂;④该地区主要氧化剂是H_2O_2,高度越高,云水中H_2O_2含量越高;⑤该地区是硫酸型酸雨,硝酸含量有上升趋势,在考虑降水酸度时有机酸贡献不可忽视;⑥降水中很多元素来自颗粒物,颗粒物缓冲参数化并耦合到云下洗脱模型中,大大缩小了观测与数值模拟的降水酸度之差.  相似文献   

15.
大气降水是指酸沉降中的湿沉降,可以反映大气中酸性污染物的自然沉降情况.实施大气降水监测,了解大气降水污染程度,有利于了解大气污染和空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本文通过对自治区大气降水监测现状的调查,对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找出与规范要求之间差距并客观分析,说明大气降水监测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自治区加强大气降水监测和提高监测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降水酸化趋势及湿沉降来源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2008年8月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降水的理化特征,并与往年同期的降水特征进行了比较,进而深入研究了北京1997~2008年大气降水酸化趋势及湿沉降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奥运期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北京的空气质量,并影响了降水离子构成;地壳源排放的减少降低了大气降水酸化缓冲能力,降水中Ca2+离子浓度比例降低,大气降水明显酸化;与往年相比,2008年8月北京大气降水表现为全市区域酸化趋势,湿沉降量也明显增加,这与北京近地面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并不一致.此外,监测数据统计显示:近10年来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并没有降低北京大气降水湿沉降量,而且北京降水离子构成异于近地面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因此,近地面大气污染直接排放可能并不是北京降水湿沉降的唯一来源.夏季北京降水以偏南气流为主,而且存在由南向北的大气污染输送层,外来污染输送及区域性大气污染汇聚成为北京大气降水湿沉降的重要来源,但是否为北京大气降水湿沉降的主要来源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从上海环境保护总目标和国家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在未来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和由此所可能带来的大气环境问题,提出了要从根本上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实施二氧经硫削战略,其中包括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实施燃煤脱硫和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的重大措施,采取法律,政策,行政和经济手段,对本市二氧化硫污染进行严格地控制,力争到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的酸沉降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庆是中国六大老工业城市之一,大气酸沉降污染及危害严重,每年排放SO280万吨左右,尘20余万吨,空气中的SO2,TSP,降尘普遍超过国家标准。酸雨,酸雾,酸性气溶胶酸性黑雨使重庆大气环境酸化,并对人体健康,森林,土壤作物,金属构筑物,建筑材料等造成广泛危害。重庆市为此加强环境法制建设,采取了减轻污染的一系列措施,基本控制住大气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宜宾市2001~2005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资料,对酸雨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酸雨频率高、酸度强,酸雨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降水组份中,SO42-/NO3-比值逐年上升,说明煤烟型大气污染未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上酸沉降研究尚为空白的低纬度、亚热带地区建立了酸沉降监测网。通过两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降水中酸度和离子总浓度季节变化明显,Ca2+和NH在降水离子构成中占百分率较高,阳离子总和略大于阴离子总和。两广地区降水酸度是雨水中多种阴、阳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降水中SO浓度高的地区是SO2排放量高的地区,控制雨水逐年酸化趋势的唯一途径是限制SO2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