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和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Yangtze University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和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和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和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和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20,(1):F0004-F0004
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和三大石油公司的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Yangtze University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勢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Yangtze University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10.
<正>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和5个省研发(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11.
正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  相似文献   

12.
<正>Yangtze University化工学院是长江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四个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教职工110人,建有1个国家实验  相似文献   

13.
正中海油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部、技术参谋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是公司的勘探、开发、工程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谋机构,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领域。目前拥有员工1200余人,建有3个国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中海油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部、技术参谋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是公司的勘探、开发、工程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谋机构,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领域。目前拥有员工1200余人,建有3个国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中海油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部、技术参谋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是公司的勘探、开发、工程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谋机构,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领域。目前拥有员工1200余人,建有3个国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中海油研究总院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部、技术参谋部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是公司的勘探、开发、工程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谋机构,业务范围涵盖油气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经济评价及新能源研究等领域:目前拥有员工1200余人,建有3个国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海油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的背景,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一流学科提供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结合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对现阶段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剖析,对专业的师生规模、课程建设、人才培育等环节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点着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构建"双一流"的师资团队;创立资源循环工程应用型的科研基地中心与校企联合实习场地;优化培养方案,精选专业教材,以及"双一流"背景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培养等,促进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3月25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参与,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与智慧环卫关键装备"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责任专家戴晓虎、廖利教授等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1月30日,科技部公示了"固废资源化"、"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与"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等三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清单。其中,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协)参与、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与智慧环卫关键装备"课题中标,总金额2 011万元人民币。中再协  相似文献   

20.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存在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能力施展受限等问题,无法满足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有:(1)新兴专业,其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2)交叉专业,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向尚需融合凝练;(3)综合专业,其现有科研平台还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坚持行业需求导向,充分挖掘办学特色和优势,凝练培养方向、完善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研平台;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做好学科前沿追踪;加强校校交流互动,提升硕士点认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