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水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杰  张森 《环境工程学报》2014,(10):4545-4549
水质的评价是治理水污染必不可少的工作。为了准确、快速地对水质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水质监测常见的多个物化指标提取出主成分,然后将主成分作为支持向量分类机的输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水质评价训练并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构造出水质评价模型,将从物化指标中得出的主成分代入此模型即可得到水质类别。最后,选取水质监测点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水质评价结果准确且稳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现行的单因子评价法存在水体过保护问题,在系统分析765个国控河流断面水质状况的基础之上,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首先识别河流主要污染指标、再以单因子评价法对主要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的联合应用方法。将单因子评价法、PCA-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对河流主要污染指标的识别较一致;将PCA和单因子评价法联合应用于水质评价,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有利于作出科学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3.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现有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造纸工业的特点和资源环境状况,建立了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解决了定量评价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优劣的难题.该体系分为经济发展指标、循环经济特征指标、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和系统管理指标4个子系统,共22项具体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众多指标中选择了几个主要指标作为石灰石固硫特性参数的评价体系,并按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了石灰石评价的等级标准,从而为燃煤锅炉选择固硫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9—2015年太湖西岸10个监测断面的8个水质指标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其指标的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相关分析评价历年水质状况,分析影响太湖西岸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2009—2015年太湖西岸COD下降趋势显著,DO非显著上升,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TP和TN均表现为高度显著下降趋势。(2)主成分分析从原始信息中提取出两个主成分,共解释了73.645%的结果,分别代表水质氮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综合得分表明,2009—2015年太湖西岸水质呈逐年改善趋势。水质污染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3)相关分析表明,氨氮和COD是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能源、土地及水资源短缺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四个控制层面构建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近8年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浙江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及方向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呈良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节霉生长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海浪河流域水节霉生长水体水质进行评价.在12月份,对海浪河流域10个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英雄桥和斗银河口断面污染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和有机物,其余断面水质较好,基本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对水节霉惟一生长地河夹村大坝连续进行6个月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在冰封期的1~2月份,该断面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企业环境经济效益包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二者又分别为多个不同的指标所表征,因此企业环境经济效益不仅具有模糊性而且具有层次性。据此,本文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运用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15个乡镇造纸企业环境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评价鄱阳湖流域重金属积累污染情况,采集流域内沉积物及土壤样品,测定其Cu、Pb、Zn、Cr、Cd、As、Hg含量以及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质(SOM)以及黏粒含量等理化参数,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流域内沉积物及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IS等先进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形成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浙江省划分为6个生态区、15个生态亚区、47个生态功能区,并确定了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5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区划成果为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实施、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