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硝基间甲酚生产废水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4-硝基间甲酚废水,一次萃取率达99.9%以上,萃取剂经过反萃再生后,循环使用的萃取效率没有下降。同时讨论了影响萃取效果的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2.
用HL离心萃取器处理含对硝基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回收处理含高浓度对硝基酚废水的有效方法。选用QH-1为萃取剂,采用HL离心萃取器对含对硝基酚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对硝基酚硝酸溶液-QH-1体系,对硝基酚的分配比是1103.4,用Φ20mmHL离心萃取器处理对硝基酚废水时,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单级传质级效率E和三级串联萃取率ρ都可达99%以上,三级串联的反萃率也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回收处理含高浓度对硝基酚废水的有效方法.选用QH-1为萃取剂,采用HL离心萃取器对含对硝基酚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对硝基酚硝酸溶液-QH-1体系,对硝基酚的分配比是1103.4,用Φ20 mm HL离心萃取器处理对硝基酚废水时,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单级传质级效率E和三级串联萃取率ρ都可达99%以上,三级串联的反萃率也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高酚焦化废水萃取脱酚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高酚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的浓度,实验研究了磷酸三丁酯煤油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对高酚焦化废水进行萃取脱酚预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8min,磷酸三丁酯煤油浓度为30%,温度低于40%,pH低于8.0,萃取比(油/水)R=1:2时,经过萃取后分水挥发酚浓度由4165mg降低到127.62mg/L,去除率高达96.94%,为后续生化处理奠定了基础。而萃取剂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再生后,萃取剂的回收利用率可达94.25%以上。  相似文献   

5.
液—液萃取处理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鸡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1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磁强化次氯酸钠氧化法对邻硝基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质量浓度为250mg/L、CODCr为2000mg/L、色度为150倍的100mL邻硝基苯酚废水,当次氯酸钠(2.5%)用量8mL、颗粒活性炭用量200mg、溶液pH为6.0、反应时间5min时,邻硝基苯酚的去除率达94.4%,CODCr的去除率达94.2%,色度的去除率达100%。采用外加磁场,当磁场强度为60mT时,邻硝基苯酚和CODCr达到相同的去除率,反应时间缩短了3min,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对磁强化氧化法的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高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ODCr总去除率达89.8%,Cl-总去除率达83.2%,BOD/COD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 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3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曝气-絮凝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渗滤液的色度、COD、总磷去除率达80%以上,对氨氮去除率达60%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优综合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SBR-活性炭过滤复合工艺对城市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确定混凝、SBR和活性炭过滤的最隹参数。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500mg/L、氨氮在900mg/L的条件下,经该系统处理后,出水COD均在300mg/L以下,氨氮在2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9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达到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去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以50%煤油 50%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对含酚废水进行了膜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酚浓度可以从l223mg/L降低到45mg/L,去除率达到96%以上,通过分析膜萃取过程中影响传质阻力的因素,发现传质阻力主要来自水相,加大水相流速可强化传质。  相似文献   

11.
电子工业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用硫酸和含钙辅助破乳分离出有机物沉淀的预处理工艺。确定了最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参数和流程;用GC/MS法分析了废水的组成和浓度,并探讨了有机物的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3,辅助剂A的浓度为300mg/L、静置时间为60min时,是最合适的工艺条件,废水的CODcr值从15600mg/L下降到3542mg/L,CODcr的去除率达77.4%,投加辅助剂后既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又改善了沉淀物的过滤性能,从而有利于降低后续工艺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用聚硅酸铁铝对垃圾渗沥液进行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铁铝(PSAF)用于垃圾渗沥液亚滤装置的预处理。结果表明,在PSAF的投加量为150mg/L,pH为5.0和沉降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可达92%左右,色废去除率可达91%左右,CODcr去除率可达70%左右。同时探讨了该混凝剂处理垃圾渗沥液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负载TiO2薄膜光降解印染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TiO2为催化剂,将其制膜固定在不锈钢质光反应器内壁上,以125W高压汞灯为光源,对武汉市某丝绸厂的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取得了脱色率100%,CODCr去除率83.4%的效果,并探讨了多种因素对光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臭氧与TiO2/UV协同降解对氯苯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O3/UV、TiO2/UV和O3/TiO2/UV降解对氯苯酚表明,臭氧与TiO2/UV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如在本实验条件下降解5min后,上述3者对对氯苯酚的去除率分别为55%、10%和77%。O3/TiO2/UV协同作用的本质是由于臭氧能带走二氧化钛光致电子空穴对中的电子,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羟基自由基,加速了有机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糖蜜酒精蒸馏废液色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方法测定从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中提纯的色素的分子量。通过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氨基酸分析、溶剂析出等方法,确定色素的成分。结果表明,该色素具有三个不同分子量的组分,重均分子量分别为21889、987和439Da。主要有酚类色素、焦糖色素和美拉德色素等3种色素,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67.7%和12.3%。色素中铁质量分数为0.12%,水解氨基酸质量分数为5.23%。  相似文献   

16.
自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工业废水中的2-氯苯甲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微生物自固定化的反应器启动快,只需1周时间COD去除率即稳定在86%以上,而接种一般污泥的对照反应器至少需4周时间才能达到该效果;且经微生物自固定化的反应器能够稳定地降解含易降解基质(葡萄糖)的混合配水,2-氯苯甲酸与总COD去除率均稳定在90%左右。对处理含单一基质和混合基质废水的膜生物相观察表明:二者差异很大,前者以球状菌为主,同时也有大量的短杆菌;后者主要以丝状菌为主,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球菌、杆菌。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季铵盐处理玉米酒精清糟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新型高效无毒天然高分子混凝剂壳聚糖季铵盐(GTCC)的制备,将GTCC和壳聚糖对玉米酒精发酵清糟液分别进行絮凝处理,结果表明,GTCC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壳聚糖,以黑龙江肇东华润金玉酒精厂清糟作为研究对明,当GTCC投加量为3mg/L(用量仅为壳聚糖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时,CODCr的去除率率达到25%,浊度去除率达78%,初步分析表明,壳聚糖季胺盐强的电中和能力是具有好的絮凝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A/O工艺处理苯硫酚生产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石油类、挥发酚、苯、甲苯各项污染物指标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整个工艺运行稳定。只要控制好各个处理环节,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降解水源氨氮的高效菌株及组合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证实,无论采用何种来源的硝化菌、亚硝化菌、芽孢杆菌、假单孢菌接种于广州市西村水厂水源水中,均可降解氨氮,其去除率为40.0%-94.5%,在降解氨氮过程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有的增加,有的减少,但增加的均未超过GB3838-88规定标准,不会影响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分别接枝到西佛碱型壳聚糖冠醚CT-15C和CT-18C上,制备了1,4-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经元素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征了结构。研究了CT-15CAC和CT-18CAC对Pd^2 、Ag^ 、Pt^4 、Au^3 、Cu^2 、Hg^2 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CT-15C和CT-18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如Au^3 、Ag^ 、Pt^4 、Pd^2 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能在Cu^2 和Hg^2 共存的条件下选择吸附Pd^2 ,而且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比壳聚糖单冠醚CT-15C和CT-18C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