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被.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的2个样地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样地A和B心叶驼绒藜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分别为1.709 0、1.527 0,梭梭为1.406 3、1.568 6;心叶驼绒藜占据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较强,梭梭相对稍弱.样地A和B2种灌木种间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相差很小,分别为1.780 5、1.735 7,均大于单种灌木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表明心叶驼绒藜和梭梭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对空间的占据和利用能力更强,且在2样地间生态功能相当.  相似文献   

2.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土壤团聚体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及酶活性的研究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结构性能得到改善,供肥和保肥能力加强,各种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较好。表明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功能,对杉木人工林的地力维持和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是深入认识种群生态学功能和过程的有效途径,研究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可为阐明其种群的生态特征和群落演替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以五大连池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多指数综合判定方法,分析不分龄级和不同龄级蒙古栎种群随空间尺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空间尺度变化而不同,不分龄级种群在200 m2和400 m2尺度上以集群分布为主,但集群强度存在明显差异;龄级Ⅴ种群在25 m2和50 m2尺度上集群分布显著,而龄级Ⅶ种群在200 m2和400 m2尺度上集群分布显著。(2)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具有明显尺度效应,6个判别指数随尺度增大呈不同变化趋势,4座火山蒙古栎不分龄级种群呈幂函数递增趋势(46%)最多,龄级Ⅶ种群呈幂函数递增趋势的高达50%。(3)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格局规模不同,不分龄级种群只有东焦得布山均方值在200 m  相似文献   

5.
6.
北京松山油松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r)林的树冠结构和个体胸径,通过Ripley's K函数探讨了油松种群不同层次个体(幼树、小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关系,并探讨了地形(海拔高度、坡度)对油松种群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种群的胸径分布呈双峰型,应用Weibull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树冠分布呈倒J型;胸径与冠幅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油松种群呈聚集分布,但随高度增Jm(幼树→树→大树)聚集强度逐渐减弱,枯立木在样地内呈随机分布.枯立木与油松大树在1 m、5 m和13~18 m距离为显著正相关,幼树与小树在2~4 m和6~18 m距离呈显著正相关.海拔高度与油松种群呈正相关,坡度与幼树分布呈正相关,与小树和大树分布呈负相关.图5表2参24  相似文献   

7.
濒危植物脱皮榆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山西南部中条山和霍山脱皮榆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其中根据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脱皮榆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聚集强度、Cassie指数(1/K)、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χ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脱皮榆种群幼苗个体比例较大,总体上近于增长型种群.脱皮榆分布格局呈聚集型,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受群落内生境异质性的影响.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8.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不同海拔的椴树(Tilia miqueliana Maxim.)种群进行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群落内以中龄树个体数为最多,小树次之,成年树个体最少。随着海拔的增加可以看出:小树(d≤5 cm)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少,中树(5 cm20 cm)的规律不明显;椴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25 m内)有密切关系,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倾向于非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15 m或25m的某临界尺度时却倾向于随机分布,同时空间关联变得微弱。随着海拔的增加,各物种聚集分布的尺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种间关系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间的正相关尺度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不同海拔的椴树(Tilia miqueliana Maxim.)种群进行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群落内以中龄树个体数为最多,小树次之,成年树个体最少。随着海拔的增加可以看出:小树(d≤5 cm)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少,中树(5 cm20 cm)的规律不明显;椴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25 m内)有密切关系,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倾向于非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15 m或25m的某临界尺度时却倾向于随机分布,同时空间关联变得微弱。随着海拔的增加,各物种聚集分布的尺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种间关系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间的正相关尺度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郊红砂种群数量动态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市南北两山天然分布的红砂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利用地径回归得到红砂种群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进行生存分析及谱分析,计算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指数,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扩散型指数、丛生指数、Cassie指数和Green指数8个分布指标判断红砂种群时空尺度上的格局类型。结果表明,南北两山红砂种群密度、盖度适宜,动态指数均大于0,呈现增长型,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种群以中幼龄植株为主体,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平稳,但在第Ⅱ过渡到第Ⅲ龄级时,出现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时空异质性明显,阳坡的红砂种群呈现聚集分布,阴坡则多呈现均匀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红砂种群分布格局呈现明显递变规律,幼龄阶段聚集度高,随着年龄增大,聚集性大幅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德成  张桃林 《生态环境》2000,9(4):263-265
以土壤颗粒组成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土壤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分形维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形维数随土壤质地的变细而增大;由北至南、由西向东和由西南至东北,我国主要地带性土壤的分形维数逐渐递增;成土母质对土壤质地分形维数有很大影响,易风化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质地分形维数高于难风化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景观格局内演机制,在3S技术平台支撑下,借助TM遥感像图、植被分类图和二类调查数据,并引入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排序方法,对天宝岩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尺度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取样尺度的递减,排序轴各特征值之和呈增大趋势,依次为:3.137、3.349、3.484、4.660及4.848;而累积景观–环境解释量和景观–环境相关系数皆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scale3和scale2达到最大;景观类型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纬度梯度变化规律(纬度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0.2019~-0.3789)和垂直分布规律(海拔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0.3218~-0.4760),其中沿纬度梯度上分布的景观类型依次为:竹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农田、常绿阔叶林、山顶矮曲林、常绿针叶林、泥潭藓沼泽、灌草丛;在较低海拔上分布的景观类型主要有竹林和农田,在较高海拔上分布着泥潭藓沼泽、灌草丛和山顶矮曲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具有尺度效应,环境因子对景观格局分布的影响程度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图2表2参36  相似文献   

13.
Solar radi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ecological process modeling, hydrological modeling and bio-physical modeling. However, models focusing on solar radiation in relation to giant panda habitat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are limited. The research aims to form spatial models of 12 month solar radiation pattern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lar radiation patterns and the monthly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giant pandas. The solar radiation model of Kumar et al. was adopted for this study in Foping Nature Reserve (NR), China. By comparing twelve monthly solar radiation patterns and calculating statistics such as maximum, minimum,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olar radiation, diversified solar radiation patterns over different months were obtained. Maximum solar radiation occurred in June and July, while minimum solar radiation occurred in December and January. The annual sum of solar radiation was 6954 MJ/m2 in Foping NR. The range in solar radiation was smaller in hot months and larger in cold months. Radio tracking data of giant pandas were collected for twelve months and the ensuing maps were overlaid with the twelve-month solar radiation map 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giant panda's monthly distribution and solar radiat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giant pandas prefer areas with lower solar radiation in warm months and select areas with higher solar radiation in cold months, which illustrate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giant pandas is indeed affected by solar radiation. To a certain degree, it also explains the behavior of seasonal movement by giant pandas in Foping NR.  相似文献   

14.
土壤盐碱化是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该文针对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反复发生性,根据乌梁素海流域植被特征,采集了20个代表性样点的土壤0~30cm分层样品.利用电导法和电位法分别测定了土壤中总含盐量和pH,运用surfer插值软件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壤盐分和pH值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乌梁素海流域土壤中盐分和pH呈现出显著地表聚趋势,而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盐碱化程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说,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的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除春季压盐措施外,需要进行灌溉方式改善和化学改良剂使用等盐碱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工林赤腹松鼠危害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和12月,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四川省洪雅县柳杉(Crypotomeria fortunei)和杉木(Cunninghami lanceolata)人工混交林的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危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调查了142个10 m×10 m的样方,采用坐标记录法,记录样方内每株林木的坐标值、树种、胸径、冠幅、株下草本盖度、树冠交叠度、是否邻近林窗及其它非生物生境因子(小路、公路、溪水、悬崖)、受害(2 mo以内,以痕迹开始发黑区分)程度共9个参数,共收集3 560株林木数据.分别采用方差均值法和最近邻体法对受害株在研究区和样方尺度上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在样方尺度上探究植株受害程度与生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尺度上赤腹松鼠危害呈聚集分布,在样方尺度上则以随机分布为主.植株受害程度与其株下草本盖度呈正相关(P=0.007),与树冠交叠度也呈现出正相关(P=0.029),而与其它因子没有显著性的相关性(P>0.05).因此认为赤腹松鼠对人工林林木的危害在研究区尺度上是与其生活环境需求相关的,如食物资源、隐蔽条件等;在对林木株的危害选择上则是随机的,但林木株受害的程度与其株下的草本盖度和树冠的交叠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2表5参30  相似文献   

16.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华山松群落8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华山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在野外大量调查基础上,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指数,对林区华山松群落中8个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值大小依次为华山松、锐齿栎、披针叶忍冬、漆树、甘肃山楂、毛栗、辽东栎和少脉椴。华山松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988 8,其次是锐齿栎,为0.877 6,少脉椴最小,为0.352 9。该群落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表明多数种群间竞争较小。建群种华山松与其他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为0.079 1~0.101 3,而其他种群与华山松间生态位重叠值却较小,为0.015 4~0.069 0,华山松与毛栗的重叠值最大,为0.101 3,华山松与少脉椴的重叠值最小,为0.079 1。生态位相似比例在0.5以上的种群对有4对,占14.28%,分别是华山松-锐齿栎、华山松-披针叶忍冬、锐齿栎-披针叶忍冬和锐齿栎-漆树种群对,在0.5以下的有24对,占85.72%,表明群落中多数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程度较小。作为中国华山松的分布地之一,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具有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南岭中段区域弄蝶(Hesperiidae)的物种组成、南坡与北坡的差异、不同海拔弄蝶的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特点,选择南岭中段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南坡)和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为监测区开展研究.2012—2015年共发现弄蝶83种,其中南坡73种,北坡43种,加之前人调查和记录的共有53属144种,其中东洋区占8...  相似文献   

18.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垂直格局与主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生态系统中海拔高度的变化会导致植物群落的垂直性分布,这是形成植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性原因。了解和分析不同区域植物群落的垂直性分布规律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对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森林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的调查,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Species Analysis)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对不同海拔高度的群落进行划分,对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猫儿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可以分为7个群落类型,其代表树种分别是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栲树Castanopsis fargeisi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铁椎栲Castanopsis lamontii、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r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2)在中亚热带,海拔对山地植物群落形成起决定性作用;(3)土壤是仅次于海拔的重要环境因子,其中土类和土层厚度对森林群落的影响较大。在中亚热带森林生态保护和恢复过程中,按照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群落特征选择种植合适树种,按照当地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能加快生态恢复的进程,提高生态保护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