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谚语     
秤铊不大压千斤,安全帽小救人命。事故教训是镜子,安全经验是明灯。蛮干不讲科学, 就象一支没有准星的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安全生产非一日之功。愚者对待事故,只作过关的检讨;智者对待事故,当作前进的阶梯。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 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绳子总在磨损地方折断, 事故常在薄弱环节出现。谚语@张有义  相似文献   

2.
漫画     
《现代职业安全》2011,(4):112-113
消防安全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不可谓不“重视”,但触目惊心的火灾事故却依然频发。究其事故原因,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强化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就像日本国民普及地震知识一样,让民众都能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这或许是减少火灾发生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徐中华 《安全》2004,25(1):36-36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场所和基本单位,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的生命线,一直是安全管理者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的不老话题,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针对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全面展开,笔者认为,应加强对班组"五防线"管理,以此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余钢 《劳动保护》2003,(7):45-45
三大纪律1.一切行动不违章。安全规章是企业通过长期生产实践而形成的制度,也是对多次事故教训的总结。实践证明,只要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章,许多事故就可以避免。因此,每个职工都要自觉遵守安全规章,规范生产中的一切行动。2.安全生产天天讲。安全生产贵在持之以恒,而且不能时紧时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天天讲,才能不断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特别是作为“兵头将尾”的班长,就是要有“婆婆嘴”,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和各种机会讲安全,使每个职工在工作中做到警钟长鸣。3.预防措施要到位。班组安全…  相似文献   

5.
春联     
胸怀总任务劳动保护频传捷报 开创新局面安全生产再立丰功 前程似锦五讲四美花开争妍 文明生产春满车间 安全新风辞旧岁不忘防事故 迎新春牢记保平安 日新月异人人讲安全老少欢乐 年年无事故福寿满门 喜迎新春春联@于永昌  相似文献   

6.
安全天地宽 国泰人民安安全人命关天 责任重于泰山逐级负责 人人负责 安全生产是国家、企业、职工群众共同的责任不怕有患 就怕无防夜夜防盗不受害 日日防火不受灾只有防微杜渐 才能防患未然与其事后痛心疾首 不如事前预防把守管理不善 事故不断“严”是安全的保证 “  相似文献   

7.
抓安全生产 ,应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及时为职工化解矛盾 ,排忧解难 ,让大家心平气顺地生活和工作 ,才会使职工们充满活力 ,搞好安全生产。为此 ,西安西火车站首先抓好“三项工程”建设。一是“安心”工程。前些年 ,行车职工中有不少人不安心本职工作 ,觉得干行车脏、险、累 ,收入少 ,地位低 ,要求调动和借故休假的多 ,违章违纪和发生事故的多。生产要安全 ,人员就应该安心 ,为此 ,他们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向行车工种倾斜入手 ,扎实做好“敬业爱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职工开展“讲竞争 ,看安全 ;讲事故 ,看危害 ;讲安全 ,看效益”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9·8”溃坝事故,知情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王君用了24个字形容该企业:“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只讲效益、不讲安全,只讲赚钱、不讲安全。”  相似文献   

9.
"上半年总体是不错的特别是事故总量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大部分地区、大部分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比较稳定,但是工作进展不平衡,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事故仍然多发。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这是7月30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栋梁讲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类的认识又往往滞后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尽管国家对安全生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但因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非常复杂,且在变化之中,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工艺的不合理,生产设备、工具的隐患和缺陷,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失误和失控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从理论上讲,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在客观上,事故又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奖励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促进大家搞好安全生产,这是好事。但是,我们单位有的同志对评奖态度不够端正,片面追求奖励,发生了事故隐瞒不报,带伤工作,甚至连骨折事故都不报告。我们督促他们报工伤,填事故登记表,有人却说:“不休息怎么算工伤?”“轻伤不下火线嘛!”“碰破点皮是家常便饭,何必大惊小怪!”这样做,就无法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安全工作,还会使伤者伤情加重,甚至致残。 一定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端正态度,防止和纠正这种偏向要正确对待安全评奖@张有义$上港七区技安科  相似文献   

12.
谚语     
亡羊补牢虽不晚,何如防患于未然。水流千里走河床,生产万事有规章; 水漫河堤要泛滥,违章蛮干定遭殃最大的浪费是事故,最大的节约是安全;最大的隐患是麻痹,最大的祸根是失职。谚语@陈福林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6,(2):9-9
安全生产要“小处着眼”《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工人违章事故多?除了欠缺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的硬件缺得太多,而有的又质量太差。讲一个最简单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栏杆。有的车间回收池边,楼上工作平台本应有栏杆的,却没有。我们去检查时路过那里,都感到胆战心惊的,而工人却每天在此作业,谁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出了事故,就是违章作业:“谁叫你不小心!”有的地方有栏杆,但大部分又是不合格的,没有按照国家标准去制作,例如有的太矮,只有8cm高,成了绊脚杠,工人上班时…  相似文献   

14.
在安全生产防事故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上级通报的事故,管理者只讲事故前后过程,而不针对自己单位实际情况讲吸取的教训和应查找的薄弱环节,干部职工也只把事故当作“新闻”和“故事”在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埋怨不该“一人生病,大家吃药”,不理解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资料统计看,我局安全生产形势有一年高一年低的规律.要保持安全生产形势三年平稳,很难做到,去年安全生产搞的好,今年不一定形势就平稳,为什么呢?因为安全生产和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物一样,都有自身的规律,安全生产的规律往往是:安全→麻痹→事故隐患→发生事故→采取预防对策→安全。 抓安全生产怎样才能作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长期不发生事故是好事,又是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领导认为安全无事,懒于去抓它,讲安全有气无力,工人也没人爱听,一旦发  相似文献   

16.
青山 《劳动保护》2000,(3):15-15
“抓安全生产不需要什么过高的学问 ,并非要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 ,有了安全员该出事故照出事故 ,没有安全员不该出事故照样不出事故。”一个亏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在安全环保处与生产处合并以后不到100天内连续发生2起工亡事故以后 ,在几次安全生产议论会上堂堂正正地讲这些话 ,实际上他说出了个别领导想说而不敢说 ,甚至是早就想说的话。会上 ,集团公司一级的党政工团领导都会心地跟着笑了 ,大家可以想象到会上的安全员的表情是多么的沮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个500人以上的金属熔炼、铸造、加工厂里 ,有着100多…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只要事先重视它,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变危险为安全,做到安全生产。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出可以预防事故发生的“三在前”。 安全教育走在前;我们始终坚持从局到场、工段新工人入场的三级安全教育。工种变换,新生产工艺开始办脱产安全生产学习班。局级着重讲党的劳动保护政策、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场级重点是讲林业生产的特点、规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段看重讲生产条件、工序之间协作关系、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工组坚持每天“三班教育”.即出工…  相似文献   

18.
我厂有个安全员,人老心红斗志坚;厂里人人都称赞,赞扬他是“管得宽”。只要对安全有好处,他不吃不睡也要干,谁要对安全不重视,打破脑袋也要管。有人高空作业没栓“安全带”,他攀梯爬高送身边,血的教训要记取:“不该冒险去蛮干”!队长忽视安全抓进度,他去提醒不讲情面:“别忘了毛主席的关怀!安全生产见‘路线’。”班前,深入班组讲规程,反复宣传要安全;班后,现场召开“碰头会”,抓住事故苗头就讲半天。早上到工具间先转转,设备有缺陷,拿起扳子就修检;晚上收听气象预报,刮风、下雨?还是晴天?谁生了病,他总要问寒暖,把党的关怀送心坎;女工生了…  相似文献   

19.
防火防爆是企业安全生产中主要的安全防范技术措施。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须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当燃烧爆炸物质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要尽可能地消除和或隔离各类点火源;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展,尽量降低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但是在实践中,往往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程度,甚至还应考虑其他辅助措施,以便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减少危害程度,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就其主要因素而言,不外乎人、物、环境和管理。大量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要比“物”、“环境”、“管理”等的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高得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中的主要方面。这里所指的人,包括领导者和操作者,本文只对操作者在生产中导致事故的诸种不安全行为加以重点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有意识非理智行为;无意识非故意行为;心理机能失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