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养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摄食者,在海洋碳循环和营养再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选择异养甲藻的代表物种—海洋尖尾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喂食单种食物和混合食物,分析食物粒径和种类对异养甲藻摄食率、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摄食的食物种类多样性高,隶属于穗鞭藻、定鞭藻、绿藻、硅藻和褐藻等门类的7种藻种均可被其摄食。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明显依赖于食物颗粒的体积,粒径显著影响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细胞体积。能够被海洋尖尾藻摄食的浮游植物粒径范围在为2~128 μm,但是海洋尖尾藻对粒径为7.4~13 μm的土生杜氏藻、赤潮异弯藻和威氏海链藻的摄食率最高,并且摄食后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最大。粒径为2~4.5 μm的抑食金球藻、赫氏颗石藻、球形棕囊藻单细胞和粒径为128 μm的布氏双尾藻显著降低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当存在其他食物可供选择摄食时,海洋尖尾藻不再摄食布氏双尾藻。由于摄食行为的粒径选择性,异养甲藻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和种群动态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异养甲藻作为连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中间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以异养甲藻的模式生物——海洋尖尾藻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海洋尖尾藻在摄食土生杜氏藻、赤潮异弯藻、球形棕囊藻、盐生舟形藻4种浮游植物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海洋尖尾藻对4种浮游植物均可摄食,但是对杜氏藻摄食率远高于其他3种浮游植物。4种浮游植物细胞内均未检出二十二碳六烯酸,摄食了4种浮游植物后的海洋尖尾藻细胞中均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最高可达(86.98±7.44)μg/mg C,表明其具有独立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能力。海洋尖尾藻独立合成脂肪酸的能力表明其有能力将低质量的物质升级为营养物质,从而高效的供应二十二碳六烯酸达到下一营养级。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海洋浮游植物微量营养要素Cu、Mn、Fe的含量、形态及其在介质中共存时对藻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和对浮游植物间的增殖竞争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洋原甲藻、牟氏角毛藻和聚生角刺藻三藻种混合培养时,Mn~(2+)对牟氏藻有特殊刺激效应,而Fe~(3+)对聚生藻生长促进作用尤突出,Fe~(3+)—Mn~(2+)交互效应对三藻种生长速率都明显增大,且其交互作用远大于单独P和Mn的作用;Cu_(2+)对原甲藻表现较突出的抑制作用,EDTA则起Cu的螯合去毒效应,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短期海洋酸化对黄海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短期海洋酸化对黄海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在荣成湾海域采用大体积培养实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控制组通入过滤自然空气,CO2组通入含1000 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 CO2的过滤混合空气。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显著促进了黄海近岸海域Chl a浓度和浮游植物总丰度的上升,同时浮游植物种类数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出现明显下降。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有所不同,培养过程中CO2组菱形藻(Nitzschia spp.)和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riata)丰度比控制组出现明显上升,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p.)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丰度在CO2组和控制组并未呈现出明显差异。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较大粒径浮游植物相比较小粒径浮游植物生长更快。海洋酸化显著改变了黄海近岸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这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烷基糖苷季铵盐选择性抑藻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裸甲藻,黄藻门的赤潮异弯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等典型的赤潮生物以及绿藻门的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两种非赤潮生物为目标生物,探讨了烷基糖苷季铵盐(APG-131)类表面活性剂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0.5 mg/L),对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等赤潮生物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该季铵盐的浓度增加至1.0 mg/L以上时,可完全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而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对裸甲藻和所选2种非赤潮生物生长影响不明显,表现出了抑藻作用的种属特异性。结合各海洋微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证实了该表面活性剂选择性抑藻作用与不同海洋微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实验室摸拟方法研究常量营养要素磷的不同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及其形态转化速率对三种藻类(海洋原甲藻、聚生角利藻、牟氏角毛藻)混合培养所引起的增殖竞争效应。结果表明,当活性磷能满足最大生长条件时,其相对生长量(N_i/N_)为聚生藻>牟氏藻>原甲藻(与μ_(max)值聚生藻为最大相一致);当活性磷降低到环境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水平时,相对生长为原甲藻>牟氏藻>聚生藻(与k_s值原甲藻为最小相一致)。这与某些海区所出现的硅藻大量繁殖过后产生鞭毛藻赤潮的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国近海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和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采用实验室培养技术研究了常用渔药三氯异氰尿酸(TCCA)对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范围内TCCA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TCCA对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具有种间差异,甲藻类的耐受力明显强于其它种类.在高浓度TCCA作用下,甲藻的生长出现延滞现象:指数生长期滞后,特定比增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增大.从长期影响来看,在富营养条件下浮游植物对TCCA的耐受力增强.因此,TCCA等类似有毒有机物可能通过促进甲藻而抑制硅藻和其它藻类的增殖,进而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Zn~(2+)和Pb~(2+)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在不同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的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用此模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非线性拟合,可以得出在不同浓度Zn2+、Pb2+存在下东海原甲藻的终止生物量和最大生长速率等数据。其中最大生长速率与Zn2+、Pb2+浓度的关系可用Lorentz方程进行拟合,所得结果表明,Zn2+、Pb2+浓度分别小于0.027和0.48 mg/L时,对藻的生长及藻体内叶绿素a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当Zn2+、Pb2+分别达到1.2和6.0 mg/L时,藻的生长及藻体内的叶绿素增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水体浮游植物光吸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洋  沈芳  李秀珍 《环境科学》2015,36(6):2019-2027
根据2013年8月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水体浮游植物优势物种及光吸收特性进行调查,在34个调查站位中,共10个站位发生赤潮,其中,6个站位发生硅藻赤潮,3个站位发生甲藻赤潮.赤潮水体和非赤潮水体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变化很大,440 nm处吸收系数范围分别为0.199~0.832 m-1和0.012~0.109 m-1;而比吸收系数变化相对较小,440 nm处比吸收系数在赤潮和非赤潮水体的平均值分别为0.023 m2·mg-1和0.035 m2·mg-1.从赤潮水体向非赤潮水体过渡,大粒径浮游植物所占比例减小,小粒径浮游植物所占比例上升,打包效应减小,因而比吸收系数升高.浮游植物粒径指数的变化对440 nm和675nm处的比吸收系数变化的贡献可分别达到43%和25%.不同类型赤潮(如硅藻和甲藻赤潮)在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接近的情况下吸收光谱仍具有明显差异,这是色素组成不同的结果.甲藻赤潮中硅甲藻黄素和叶绿素c2的浓度之和与叶绿素a浓度的比值大于硅藻赤潮,是甲藻在465 nm附近出现吸收肩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对其它生物可能存在的化感作用,考察了利玛原甲藻培养物、无藻细胞滤液以及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租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洋卡盾藻(Chauondla marina)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3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共培养时利玛原甲藻对其它3种赤潮藻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生长也受到3种赤潮藻的影响;无藻细胞滤液对东海原甲藻和海洋卡盾藻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影响不大;比较而言,DSP粗提物对3种藻的影响最为明显,甚至可完全抑制海洋卡盾藻的生长.这些结果提示.利玛原甲藻与赤潮藻间存在交互抑制作用,可能会通过分泌化感物质、细胞间接触抑制等途径抑制其它藻的生长;利玛原甲藻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但DSP毒索并非利玛原甲藻发挥化感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朝晖  康伟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8):2043-2050
于2008年11月采集了广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沉积物进行了直接萌发,并对萌发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了解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状况,揭示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显示,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多样性较低,仅分析鉴定出甲藻孢囊16种,有毒有害赤潮藻类亚历山大藻和链状裸甲藻的孢囊分布广泛.孢囊组成以异养型甲藻的孢囊占优势,其中,原多甲藻孢囊种类和密度最为丰富,显示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孢囊密度较低,在16.59~83.37 cysts·g-1(以干重计,下同)之间,平均为39.52 cysts·g-1.空孢囊百分比均较高,平均百分比达到56.3%,说明大部分孢囊已经萌发.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共萌发出浮游植物26属33种,硅藻优势种类主要有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等.甲藻种类数较少,其中以woloszynskioid类中的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为优势甲藻.萌发的浮游植物中还出现了大量金色藻(Chrysochromulina spp.)及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aosa)等其他类别的潜在有毒种类.本研究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沉积物中有毒有害赤潮藻类孢囊分布广泛,并萌发出大量的潜在有毒藻类,说明柘林湾海域具有较高的有害赤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4~2006年期间、每年5月和8月共6个航次对黄河口附近海域33个站点(38°02′00″~37°20′00″N、119°03′24″~119°31′00″E)的浮游植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的数量和优势种类的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镜检结果表明,6个航次共获得浮游植物52属129种,隶属硅藻、甲藻、金藻和黄藻4门,其中硅藻99种,甲藻25种,金藻3种,黄藻2种。在浮游植物数量组成中,硅藻占绝对优势;5月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值为3.74×105/m3,8月平均值为1.17×107/m3。种类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5月为1.83,8月为2.43。3a期间,5月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值逐渐升高。与20世纪90年代同期相比,黄河口附近海域8月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值均明显升高,5月和8月的优势种类组成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该海域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是造成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可以反映海洋环境的变化。渤海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水体富营养化及赤潮问题日趋严重。本研究以渤海中部(37°70′-39°70′N,119°00′-121°51′E)为研究海域,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2月、5月、9月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对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丰度、优势种及群落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此次调查共确定浮游植物3门68属131种,具体为硅藻46属90种,甲藻19属37种,金藻3属4种。该海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物种显示了一定的季节演替特征,冬季、春季和夏季硅藻占优,秋季硅藻和甲藻联合占优。与历史同期资料对比发现,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仍为该海域主要优势种,但某些硅藻类群如细线条月形藻(Amphora lineolata)、新月柱鞘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和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优势度有所提高。营养盐的浓度和结构是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渤海的生物多样性,可为渤海海域...  相似文献   

14.
王娜  赵卫红  苗辉 《环境科学》2020,41(7):3257-3265
大量的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最终会进入海洋,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值得关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红霉素和营养盐对2种甲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1种硅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此来探究海水中红霉素与营养盐限制是否会对微藻产生复合影响,评估不同的营养状态下红霉素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盐限制会降低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对红霉素的耐受限度.本实验范围内(0~1 000μg·L~(-1)),红霉素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高浓度的红霉素(≥100μg·L~(-1))会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这3种微藻中中肋骨条藻对红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建闸筑堤对湖泊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缺乏生态监测对比数据,对阻隔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响应特征缺乏足够认识.为探明阻隔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趋势,选取了鄱阳湖典型阻隔湖泊——军山湖,于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对其浮游植物进行丰枯水期调查,重点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3年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3属,主要由绿藻(种属数占47.2%)、硅藻(22.2%)、蓝藻(14.8%)、裸藻(9.3%)等组成.丰水期优势种属为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生物量百分比20.5%)、鱼腥藻(Anabeana spp.)(18.5%)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p.)(12.9%);枯水期优势种属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生物量百分比38.4%)、颗粒直链硅藻(Aulacoseira granulata)(15.2%)和微囊藻(10.5%).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主要由蓝藻(85.4%~87.0%)构成;丰水期生物量主要由蓝藻(45.0%)、甲藻(21.1%)、硅藻(15.6%)和绿藻(11.5%)组成;枯水期生物量则由隐藻(38.2%)、硅藻(31.3%)和蓝藻(21.1%)组成.与2007~2008年军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比,主要变化趋势有:①丰水期,浮游植物优势种从2007~2008年的甲藻-硅藻,甲藻绝对优势型转变为2012~2013年的蓝藻-甲藻,蓝藻绝对优势型;枯水期,从2007~2008年的甲藻-硅藻,甲藻绝对优势型转变为2012~2013年的隐藻-硅藻-蓝藻,隐藻绝对优势型.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由2007~2008年的2.66×106cell·L-1上升至2012~2013年的6.77×107cell·L-1,生物量由2007~2008年的0.72 mg·L-1增加至2012~2013年的12.30 mg·L-1.总之,军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贫营养型的甲藻比例减少,金藻消失,富营养型的蓝藻和隐藻增加.因此,通过建闸筑堤对湖泊进行人为阻隔后,湖区水体交换时间的延长,水流流速的变缓等水文条件的改变均促进了浮游植物富营养指示种在军山湖湖区内的生长聚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大亚湾赤潮高发区澳头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周年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57属118种.其中硅藻为优势类群,共42属84种,占总种类数的71.2%;甲藻11属27种.浮游植物数量分别在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出现两个高峰值,年均值为5.68×105 /L.角毛藻属为全年优势属,平均占浮游植物数量的35.4%.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0和0.44.该海域共发现赤潮生物58种,锥状斯氏藻是最常见的甲藻赤潮生物,2003年8月该藻与海洋卡盾藻在澳头海域首次引发甲藻和针胞藻双相型赤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汉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点并确定水体营养化程度,于2015年对汉城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主要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44属,其中绿藻门19属,蓝藻门10属,硅藻门6属,金藻门3属,隐藻门、甲藻门和裸藻门各2属;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1.42×10~4~24.18×10~4个/L,平均值为11.20×10~4个/L;浮游植物主要优势属为鞘丝藻属(Lyngbya)、锥囊藻属(Dinobryon)、隐藻属(Cryptomonas)、蓝隐藻属(Chroomonas)、平裂藻属(Merismopedia)、裸藻属(Euglene)和裸囊藻属(Trachelomonas)等;浮游植物优势种、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和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的综合分析显示,汉城湖水体整体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秋季水质最差,春季水质最好,氮、磷的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水体从上游至下游逐渐被净化。  相似文献   

18.
浮游植物的密度、组成及其分布模式是大型水库营养状态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参数,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在黄河小浪底水库与东平湖各选取3个断面,其中每个断面各设内、中、外3个位点,2011年8月自上述位点采样分析了不同深度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种类丰富度与多样性。东平湖可见浮游植物共计6门55属(种),包括绿藻门23属(种)、硅藻门13属(种)、蓝藻门11属(种)、裸藻门4种,甲藻门和隐藻门各2种;小浪底水库可见6门63属(种),包括绿藻门28属(种)、硅藻门16属(种)、蓝藻门13属(种)、甲藻门、裸藻门和隐藻门各2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平湖浮游植物诸参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基本无显著差异(仅不同深度的种类丰富度明显有别)。与前期数据相比,该湖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且较为稳定。另一方面,小浪底水库浮游植物诸参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且在陈家岭断面距表层4 m处显示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最大值。因此,贫营养的状态至少在该水库的局部尚存,但缺乏稳定性。相关结果可为上述大型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和渔业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8月、11月分别对渤海湾近岸海域28个点位的浮游植物及水质进行了同步监测调查,并应用冗余分析建立了浮游植物丰度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4门79种(属),以硅藻为主,甲藻占据一定比重。8月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11月优势种为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优美旭氏藻矮小变型(Schro咬derella delicatula)和中肋骨条藻。浮游植物丰度范围在0.039×103~464.8×103cells/L之间,生物量范围在0.013~81.9 mg/L之间。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富营养化程度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溶解氧、总氮、亚硝酸盐、悬浮物、盐度和水温是影响丰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0.
Cd(Ⅱ)对8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次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Cd(Ⅱ)对8种常见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d(Ⅱ)抑制8种微藻生长;而50μg/L、100μg/L的Cd(Ⅱ)分别对大扁藻、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Logistic生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Lorentz方程和GaussAmp方程,引入Cd(Ⅱ)浓度项,建立新的方程来描述Cd(Ⅱ)存在条件下海洋微藻的生长过程;并且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验证该方程是合理的.该方程不仅可以根据海洋微藻的生长情况,推测相应海区的Cd(Ⅱ)污染物浓度;而且也可以预测不同浓度Cd(Ⅱ)条件下,相应海区的海洋微藻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