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建设项目来说,规划具有更高的综合性、宏观性和前瞻性,因此,规划环评工作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我国目前的规划环评研究难点主要集中于环境评价与不同类型规划本身的理论与技术特点的结合问题,由于规划环评开展时间尚短,缺乏实践经验累积,实际工作开展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对上海市2003-2005年间完成的24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是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行动计划,是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纲领,所以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要回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做什么,怎样做,并为评价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给出明白的说明,因此审查环评大纲应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以便最终能够取得一个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下面对审查中的具体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一、法律依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服务范围内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与报告书的技术评估。三、所需材料开展技术评估的委托书、环评大纲及报告书。四、工作程序(一)环评大纲1.接受建设单位技术评估的委托;2.初审环评大纲技术文本,确定是否具备评审条件(如不具备,按初审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具备评审条件的,安排确定会议日程);3.会前2~3天邀请专家审阅技术文本,写出个人评审意见;4.主持召开专家评审会,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5.提出技术评估意见报开发处。(二)环评报告书1.参加专家评审会;2…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评工作的基本情况 不断完善配套法规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环境保护部又起草了规划环评条例,此条例已上报国务院,正待批准实施.此外,又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等配套部门规章,环评工作配套法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监理角度看项目施工设计与环评文件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利  杨林 《环境科技》2010,23(2):42-4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境监理的重要依据.环评报告书与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存在不相符的差异现象.分析了环评文件与建设项目施工设计不相符的差异现象及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确保环境监理更好的落实环评文件.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是控制或减少建设项目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措施。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就使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后,特别是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颁布以后,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成为我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我国没有制定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收费标准,所以评价单位对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收费不统一,同一个评价项目不同评价单位收费额相差几万元乃至十几万元,许多建设单位对评价收费情况有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继1979年《国家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又相继颁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文件,在法制上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作了充实和完善,促进了全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本文从技术角度对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环境保护部近日组织编制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正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5章28条,旨在落实新《环保法》关于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专章的规定,推进公众参与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包括:制定或修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政策、规划和标准;编制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可能严重损害公众环境权益或健康权益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  相似文献   

9.
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源头控制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纠纷,介绍了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提出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在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公众参与的目的在于公开的向公众调查和听取其对建设项目的意见 ,以尽可能反映多方面的观点 ,提出项目的关键事实问题 ,确保活动的建议人和社区均满意的结果。我国 1996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新制定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即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应当有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  相似文献   

12.
陕环发(2000)19号 2000年2月 28 日省局文件各地市环保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土地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进行了考核,重新颁发了环境影响评价证书。此次我省持甲、乙级证书单位共27家,其中甲级持证单位10家,乙级持证单位17家,乙级持证单位中可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7个单位,其余10个单位限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将27家持证单位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三、有关要求 (一)新的评价证书从2000年元月一日起启用,原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从评价对象角度,可以划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4.
对现行单一环境影响评价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开展协作化环境影响评价,由工程设计单位、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和环境科研单位专业协作、联合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使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层面,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环境保护措施,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新发展.该法设专章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规划和建设项目一样,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规定了违反规划环评的相关法律责任.经过三年多的实施,针对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文章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保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本文对此通知中关于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界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任务和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加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清洁生产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薄弱环节.在集中供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清洁生产分析中,评价人员往往仅对锅妒妒型选择、燃料选择、粉煤灰的处理措施进行简单的评述,而不能从工艺角度进行清洁生产分析,从而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质量.集中供热系统主要分为热能生产、热能输送和热能使用三个技术环节,本文即从能源消耗角度对这三个技术环节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需要不断的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2005年6月到8月期间,我国举行了两个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四个大纲的审查会。这里主要针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难以把握或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介绍评审会中专家与学者达成的共识,为完善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添砖加瓦,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如何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以及在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情况下怎样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能够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进而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总之,恰当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建设项目在建设期与运营期降低与防止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市工业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工业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工业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