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质量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级的模糊概念,用经典数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评判环境质量的等级只能用一个绝对判据来划分,无法处理模糊因素边界不清晰、中间过渡不分明的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结合某区域环境实例,对其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用经典数学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方法较经典数学评价方法更客观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广义模糊综合二级评判方法在港区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以广州港某港区1995-2000年共5年的环境监测数据,在以三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港区单环境因素进行一级分头评价对比的基础上,采用广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港区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两个层次的用模及赋权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该港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质量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模糊合成运算将复杂多层次评价问题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更合理有效地分析城市的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矿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矿区环境质量的分层次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将矿区环境质量分为5个等级:清洁,较清洁,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通过利用模糊评价使复杂的定性问题定量化,更直观简单地掌握矿区环境的治理状态,并利用此方法对潞安矿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合肥市4个大气质量国控点位的SO2、NO2、PM10三个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结合大气环境质量分级标准通过确定评价对象的权重和隶属度对合肥市2006年-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做出评价。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分歧性。具体表现在单因子评价体现出从严性特点,而模糊综合评价将各级评价标准综合应用,充分考虑了各个污染因素对于大气环境的贡献度,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6.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ComparisonStudyonEnvironmentalQualityIntegralAsesments洪峪森(云南省丽江地区环境监测站674100)环境质量由多因素决定,评价环境质量的方法有多种,一般都基于反映环境...  相似文献   

7.
用计算机模糊综合评价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晖  王飞越 《环境科学》1990,11(2):81-84
本文从通用线性隶属函数出发,建立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并进行程序设计,在IBM PC计算机上成功地实现了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等效数值模型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加权平衡复合模型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龙江 《环境工程》2001,19(6):53-55
依据模糊集理论,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京杭运河蔺家坝断面的水质进行了初次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加权平均分析方法,对水质进一步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它既克服了单层评价模型因考虑的因素过多,权重难以分配的困难,又避免的二级模型评价时,对于最大隶属度同为一个级别的样点,其间的环境质量优劣难以判断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模糊矩阵法在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噪声及其感受主体均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本文通过对S大学声环境质量的现状监测并结合在校师生主观感受调查结果,运用模糊矩阵法对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校园声环境质量与教学生活的适宜度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灰色分析复合模型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模糊集理论,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马鞍山段水持进行初次评价,并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水持进一步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长江马鞍山段水质较好。文章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灰色分析复合模型,它既克服了一级模糊评价时,因素过多,权重难以反映因素不同层次,导致仅重分配的问题。又避免了二级模糊评价时,对于最大隶属度同为一个级别的样点,其间的环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蒋滔  李多松  张凯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8):188-191,194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徐州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徐州总体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度污染(三级),但空气质量在逐年好转.用模糊概念进行推理,经过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与一般评价方法相比更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13.
张龙江 《环境工程》2001,19(6):53-54
依据模糊集理论 ,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京杭运河蔺家坝断面的水质进行了初次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引入加权平均分析方法 ,对水质进一步评价 ,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本研究提出了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 -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它既克服了单层评价模型因考虑的因素过多 ,权重难以分配的困难 ,又避免的二级模糊评价时 ,对于最大隶属度同为一个级别的样点 ,其间的环境质量优劣难以判断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并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5.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模糊信息熵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运用模糊随机可测理论度量了评价系统的不确定熵。研究了评价模型的要素,如环境质量的度量和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方法,本文表明即使随机的、模糊的信息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优选理论模型,实例计算说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质量评价的改性模糊相似选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成德 《环境科技》1997,10(1):12-14
针对模糊相似选择法建立模糊相似关系矩阵和入截矩阵计算量大的缺点,介绍了一种极其简便的等价的改进方法。根据模糊相似选择法的基本性质,提出一种新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例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模糊数学在很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也很明显。本文根据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提出了评价的数学模型,对地表水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对地表水中十项因素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其水质级别比常用的评价方法更明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判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刘康兰  袁浩 《环境工程》2000,18(1):55-56,36
分析了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和方法,就模糊综合评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概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用实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法对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城市环境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鉴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物元法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模糊物元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