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些电镀厂排放的钝化含铬废水中含有: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Cr~(3+)以及金属阳离子如 Cd~(2+)、Cu~(2+)、Zn~(2+)、Ni~(2+)等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钝化含铬废水中的 Cr~(6+)以重铬酸盐和铬酸盐形式存在;Cr~(3+)以亚铬酸盐或金属阳离子形式存在,所以本所研究试图利用低热值的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五氧化二钒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性含铬废水,如采用硫酸-硫铵法沉淀多钒酸铵,每生产1吨五氧化二钒约排出40—50m~3废水。在采用国产原材料(进口钒渣)时,沉钒废液中含有Cr~(6+)100-300mg/L,SO)_4~(2-)20-30g/L,C1~-100mg/L,V100mg/L,游离酸2—3g/L。使用进口钒渣生产时,由于钒渣含铬是国产钒渣的五倍以上,至使沉钒废液中 Cr~(6+)最高达2000mg/L以上。每天排放1000-1200m~3这种废水,每年就是30万立方米左右,按平均含Cr~(6+)500mg/L计,年排六价铬为150吨以上。如不妥善处理必将对地下水及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水中六价铬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类、牲畜、鱼类、农作物等均有危害,因此消除含铬废水的污染,对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发展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含铬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硫酸亚铁-石灰法、钡盐法,  相似文献   

3.
札赉诺尔褐煤对 Cd~(2+)、Cu~(2+)、Zn~(2+)、Ni~(2+)、Cr~(3+)以及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 Cr~(6+)等有毒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与原料煤的性质、表面电荷性质,有毒重金属离子种类、形态、浓度以及废水的 pH 值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合成沸石对Cr~(3+)的去除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粉煤灰合成沸石对废水中Cr~(3+)的去除能力,分析了接触时间、pH、沸石投加量、Cr~(3+)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Cr~(3+)过程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沸石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无名沸石.合成沸石对Cr~(3+)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在pH 2.0~12.0范围内,合成沸石对Cr~(3+)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Cr~(3+)去除率随着沸石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r~(3+)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吸附数据具有更好的非线性拟合效果,所得最大吸附量为111.7 mg·g-1.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与原沸石相比,利用Na Cl再生后的沸石的Cr~(3+)去除率下降11.42%~14.10%,但仍可循环利用.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沸石具有较好的除Cr~(3+)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 一、概述电镀、印染、制革、颜料、火柴、电池、电影技术以及印刷等工业排出的含铬废水,如不经净化直接排放,将污染水源、危害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铬在自然界中多呈 Cr~((?)+)、Cr~(3+)、Cr~(2+)存在,其中 Cr~((?)+)及Cr~(3+)最常见。Cr~((?)+)以铬酸盐、重铬酸盐或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溶于水,有毒。Cr~(3+)由于有较强的正电场及空的  相似文献   

6.
电解除铬中提高阴极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国乐  黄力群 《环境保护》1992,(2):21-24,20
本文通过不同阴极材料,对含铬废水的电解处理及电解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达到经济、有效地使六价铬(Cr~(6+))在阴极得到电子,直接还原成Cr~(3+)而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钒渣提钒废水含钒含铬呈酸性,采用电解法处理可以一步完成六价铬和五价钒的净化脱除反应。铁阳极电化学溶解产生的Fe~(2+)将Cr~(6+)还原成Cr~(3+),VO_2~+与铁、铬的三价氢氧化物吸附共沉,净水先滤除沉渣后经石灰乳化水中和排放。排放水V_2O_5<1mg/L、Cr~(6+)<0.5mg/L、pH为8。电解沉渣中V_2O_5>2%,不外加钠盐,采用常规焙烧-水浸工艺回收V_2O_5,其收益可全部抵消水处理费用。本文介绍电解法实验室试验及扩大试验的结果,并探讨电解讨程钒、铬同时净化脱除原理。  相似文献   

8.
无锡县自动焊丝厂在用混合酸(HF+HNO_3)处理不锈钢材料表面氧化膜的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倒槽废酸和酸洗后的冲洗水。其主要污染物为:F~-、NO_3~-、Cr~(6+)、Cr~(3+)、Ni~(2+)、Fe~(2+)等,且酸性很强。本文介绍采用铁屑还原-石灰乳沉淀法处理此种酸洗废水,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应用了铁屑还原技术,同时解决了Cr~(6+)还原、酸度降低这两个问题,能减少中和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改性秸秆材料对高盐废水中染料和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建  李耀悦  周彦波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0):3395-3401
高盐印染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其盐度高、色度高,含有染料、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本文针对高盐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制备过程简单、成本经济的柠檬酸/丙烯酰胺改性秸秆材料(WA-CA-AM),并通过SEM、FI-IR和DTG等表征手段分别观测材料形貌、测定表面官能团和热稳定性.同时在不同盐度下,考察了单元/多元污染物体系中WS-CA-AM对4种污染物亚甲基蓝(MB)、甲基橙(MO)、铜离子(Cu~(2+))和铬离子(Cr~(6+))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在单元污染物体系中,WS-CA-AM对污染物的吸附量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多元污染物体系中同时存在竞争吸附和协同吸附;通过二元体系得出4种污染物的吸附受盐度影响大小顺序为MOCu~(2+)Cr~(6+)MB.在高盐度下,四元混合体系中MB和Cu~(2+)的吸附量均比染料/重金属二元混合体系的要大,Cr~(6+)的吸附量虽受到一些抑制但依然可观,表明改性秸秆材料在高盐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电镀行业采用了镀锌层低铬钝化、镀锌层钛盐无铬钝化、低铬镀铬、低铬酸快速套铬等新工艺后,产生的六价铬废水浓度显著降低,排放量减少,但Cr~(6+)浓度一般仍在20~100mg/l左右,比我国规定的排放标准0.5mg/l还高40~200倍,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相似文献   

11.
从排污口废水中筛选到一株能耐受一定浓度Pb~(2+)和Zn~(2+)的低温真菌,将其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方式、温度和pH值对其吸附Pb~(2+)和Zn~(2+)的影响,绘制、拟合吸附等温线,并在模拟废水环境中进行逐级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b~(2+)和Zn~(2+)初始浓度接近100 mg/L时,可在20℃吸附15 min时达到平衡,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静态吸附的吸附量偏高。当pH值为4~6,温度在4~15℃时吸附量最大,这正是低温真菌的优势所在。人工配制了含Pb~(2+)和Zn~(2+)的模拟废水,分别经过5级和6级吸附后,出水可达到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谢莹  曹艳妮 《环境工程》2018,36(6):58-62
从排污口废水中筛选到一株能耐受一定浓度Pb~(2+)和Zn~(2+)的低温真菌,将其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方式、温度和pH值对其吸附Pb~(2+)和Zn~(2+)的影响,绘制、拟合吸附等温线,并在模拟废水环境中进行逐级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b~(2+)和Zn~(2+)初始浓度接近100 mg/L时,可在20℃吸附15 min时达到平衡,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静态吸附的吸附量偏高。当pH值为4~6,温度在4~15℃时吸附量最大,这正是低温真菌的优势所在。人工配制了含Pb~(2+)和Zn~(2+)的模拟废水,分别经过5级和6级吸附后,出水可达到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将废水以碱金属氢氧化物中和,并用含一种已知净化剂的碱金属碳酸盐溶液调节pH至9.0。再补加氢氧化物,调节pH至9.6~9.8。使沉淀沉积或选择过滤。处理过的废水可使其通过阳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净化。实例:将分别含Fe~(2+)、Ni~(2+)和Cr~(3+)83、41和22mg/L的废水(pH2.5),与含氢氧化钠100g/L的溶液和含碳酸钠50g/L的溶液混合,得pH8的溶液。阳离子浓度分别降到20、35和1.5mg/L。将氢氧化钙悬浮液按50g/L浓度加至废水中,得pH9.5~9.8。澄清和沉降4h  相似文献   

14.
以微紫青霉菌B5和醋酸钙不动杆H1按照1∶1配置成混合菌Z1,并分别以聚乙二醇、改性秸秆、海藻酸钠对混合菌Z1进行包埋,探究其对Cr~(3+)和OPnEO的同步去除处理情况,结果得到OPnEO的去除率分别为53.42%、46.29%、55.14%;而Cr~(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41%、54.24%、60.95%,确定海藻酸钠为Z1的最佳包埋材料.以Cr~(3+)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Cr~(3+)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为影响混合菌Z1去除Cr~(3+)的3个主要因素;运用最陡爬坡实验设计,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海藻酸钠固定化混合菌Z1在初始pH 7.64、Cr~(3+)初始浓度856.34 mg·L~(-1)、温度30.39℃、OPnEO初始浓度950 mg·L~(-1)、外加2 m L胰蛋白胨条件下培养7 d,Cr~(3+)的去除率达到77.69%,比单因素实验条件下Cr~(3+)的去除率提高7%.  相似文献   

15.
以莱茵衣藻为受试生物,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和毒理测试方法,开展了3种典型重金属(Cr~(6+)、Pb~(2+)和Ni~(2+))对莱茵衣藻的单一毒性效应试验,分析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莱茵衣藻光合活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3种重金属均能降低莱茵衣藻的叶绿素荧光产量和相应的光合参数(Fv/Fm、RC/CS_0、ET_0/TR_0和ET_0/ABS),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活性,降低莱茵衣藻的SOD活性,并增加莱茵衣藻的MDA含量,对莱茵衣藻造成一定的氧化损伤,且随重金属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对莱茵衣藻的抑制和损伤作用加剧;但莱茵衣藻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响应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Cr~(6+)胁迫在其低浓度和短时间内即对莱茵衣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而Ni~(2+)胁迫随其浓度的增加对莱茵衣藻的ET_0/TR_0、ET_0/ABS参数和MDA含量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参数Fv/Fm是对重金属毒性效应响应最敏感的毒性评价指标,结合其半数效应浓度(EC_(50))值得出3种重金属对莱茵衣藻的毒性效应强度排序为Cr~(6+)Pb~(2+)Ni~(2+)。该研究结果可为莱茵衣藻在重金属污染水体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处理电解锌漂洗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锌矿在我国储存量大,电解法生产锌过程中可产生含Zn~(2+)、Pb~(2+)、Cd~(2+)、As5+和Cu~(2+)等重金属离子的漂洗废水。以硅藻土精土为基体,用碳酸钙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硅藻土,对电解锌漂洗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50 min,碳酸钙改性硅藻土用量为3 g/L,pH为5.46,温度为25℃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吸附后废水中的Cu~(2+)和As5+离子浓度低于仪器检测线(0.01 mg/L和0.09 mg/L),Pb~(2+)浓度为0.16 mg/L,吸附后废水中Cu~(2+)、As5+和Pb~(2+)离子浓度均满足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同时,采用SEM、FTIR、XRD等对碳酸钙改性硅藻土进行表征,进一步探讨了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Cu~(2+)和Zn~(2+)时,通常,需对水样进行浓缩富集。常用的MIBK等有机试剂,易挥发、有毒,且较难处理回收。Fe(OH)_3、Zn(OH)_2等无机共沉淀体系也不理想。而有机螯合共沉淀体系,则是浓缩和分离的较理想方法。 E.A.Boyle和J.M.Edmonel用Co-APDC共沉淀体系富集了海水中的Cu~(2+)、Ni~(2+)、Cd~(2+);Fujwara等用Co-APDC共沉淀法富集了海水中的Cr~(3+)和Cr~(6+);齐文启等以Mn~(2+)-DDTC共沉淀法富集了天然水中的Cr~(3+)和Cr~(6+)。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Mn~(2+)-APDC和Mn~(2+)-DDTC体系对自来水中Cu~(2+)和Zn~(2+)的富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以Mn~(2+)-APDC共沉淀体系富集Cu~(2+)和Zn~(2+)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铬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研究了重金属铬离子(Cr~(3+)和Cr~(6+))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抑制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Cr~(3+)日引入量分别在低于20mg/L,36—109mg/L和高于145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抑制(即引起产气率下降分别为低于20%、20—40%和大于40%);日引入Cr~(6+)浓度小于14mg/L,无抑制作用;36mg/L或高于70mg/L时,厌氧体系分别受到中度或重度抑制.单位污泥干重所允许承受Cr~(3+)和Cr~(6+)日引入量分别为低于0.1%(62.6 mg-N/kg)和0.04%(44.4mg-N/kg).在引入Cr~(3+)的情况下,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的溶解态铬离子浓度应小于0.5mg/L,超过2.5mg/L时,体系受到重度抑制;在引入Cr~(6+)的情况下,允许浓度为 0.4 mg/L,超过2.8 mg/L为重度抑制.  相似文献   

19.
用铬浸渣烧硅酸盐水泥解毒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耀忠 《环境科学》1991,12(5):27-31
本文测定了经高温窑炉烧成的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并从水泥混凝土实际使用情况出发,设计了毒性鉴别方法,分析了整块和破碎的铬渣水泥石水溶性Cr~(6+)的溶出量,观察了大气日晒条件下已还原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水泥窑煅烧,铬渣水泥的Cr~(6+)去除率达90%以上;当水泥中总Cr_2O_3小于1%时,铬渣水泥石溶出的Cr~(6+)浓度不会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当总Cr_2O_3小于0.4%时,水泥石表面的Cr~(6+)溶出量不会超过饮用水标准.铬渣水泥中已被还原的铬在大气、日晒的长期作用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通常,铬以Cr~(3+)和Cr~(6+)两种价态存在。Cr~(3+)是维持人体内葡萄糖平衡及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作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Cr~(6+)却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分别测定人体中Cr~(3+)和Cr~(6+),对生命科学十分重要。水和尿液中Cr~(3+)和Cr~(6+)的测定方法,多有报道。Mulins用Fe(OH)_3共沉淀和溶剂萃取法,分别测定了天然水中Cr~(3+)和Cr~(6+)。本文用Fe(OH)_3共沉淀法分离尿中Cr~(3+)和Cr~(6+),以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并对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