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甲醛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采集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高效降解甲醛能力的菌株并命名为JQ-1,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判断菌株JQ-1属假单胞菌属。同时对菌株JQ-1的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甲醛的最适条件为:甲醛废水浓度为50mg/L,pH值为6,培养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50r/min。在最适条件下,菌株JQ-1具有较强的降解甲醛能力,当甲醛废水浓度为50mg/L时,在24h内甲醛降解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2.
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命名为Y1。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测定该菌株的生长曲线,知其延迟期约24 h,对数生长期约持续26 h,稳定期约持续18 h。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了p H值、温度及摇床转速对该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为:p H值为6.5、温度为32℃,摇床转速为150 r/min。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菌株,其脱除高浓度H_2S的效率可达98.29%。  相似文献   

3.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分离得到结晶紫(CV)降解菌株H,并对其脱色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加生长基质条件下,菌株H不仅对CV降解脱色而且能降解中间产物.在pH 7.0、35℃、摇床转速180 r/min条件下,菌株H有最佳的脱色效果.对于20 mg/L CV溶液,生长细胞降解0.5 h,脱色率可达95%.休眠细胞对CV的降解规律也进行了对比探讨.菌株H对CV脱色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脱色速率常数k随CV浓度升高而降低,生长细胞的k值约为休眠细胞的6~7倍.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吲哚乙酸(3-indole acetic acid,IAA),并对荧蒽具有一定降解效果的菌株ZZ21。30℃、180 r/min摇床培养24 h,能产生39.81 mg/L IAA,静息细胞对50 mg/L荧蒽转化7 d后,降解率达25.61%。此外,该菌还耐盐碱,能解磷,在pH为10、含盐度为7%的LB培养基上能够生长,30℃培养72h对磷酸三钙液体培养基的溶磷量达120.86 mg/L。经形态学观察、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及16S rDNA的保守序列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为促进菌株生长,提高菌株IAA产量,设定了基于培养时间、初始pH、通气量、温度、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单因素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促进菌株生长和提高IAA分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不完全一致,综合考量得到最佳发酵培养条件是初始pH为6,装液量为45 mL/150 mL,28℃摇床培养15 h,最佳碳、氮源分别是甘露醇和酵母粉。在最佳单因素优化条件下菌株产IAA能力最强可达92.31 mg/L。  相似文献   

5.
通过真菌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对旱田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得到3株絮凝率超过67%的菌株,其中絮凝率超过75%的高絮凝活性菌株1株——MZ52。将MZ52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对1000mg/L高岭土悬浮液絮凝,得出MZ52菌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90h,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腐菌侧耳属菌株(Pleurotus oatreatus)降解六氯苯(HCB)的条件.结果表明,对HCB降解率影响显著性较大的是摇床转速和pH.在摇床转速125 r/min、pH为7.0、培养温度为28℃、HCB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培养时间为2 d的优化条件下,HCB降解率和降解速率分别为92.73%和2.318 mg/(L·d).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油烟冷凝液为惟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初筛,从长期受到油烟严重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降解油烟污染物能力的优势菌株XJ01、XJ03。研究了其最佳生长条件及降解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XJ01、XJ03最佳生长温度分别为35℃、30℃,最佳生长pH均为7,摇床转速均为120r/min,最佳降解时间分别为48h和36h;在最佳降解条件下,xJ01、XJ03总降解量分别达4.47113g/L和4.18ing/L,降解过程中,降解液pH值持续下降,生物量先增加后下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XJ01、XJ03分别与铜绿假单胞菌群(Pseudomonasaeruginosagroup)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同源性最高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染料结晶紫降解菌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分离得到结晶紫(CV)降解菌株H,并对其脱色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加生长基质条件下,菌株H不仅对CV降解脱色而且能降解中间产物。在pH7.0、35℃、摇床转速180r/min条件下,菌株H有最佳的脱色效果。对于20mg/L CV溶液,生长细胞降解0.5h,脱色率可达95%。休眠细胞对CV的降解规律也进行了对比探讨。菌株H对CV脱色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脱色速率常数k随CV浓度升高而降低,生长细胞的k值约为休眠细胞的6~7倍。  相似文献   

9.
玉米浸泡液制备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为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剂,通过一系列单因子试验,考察了不同培养条件(种子液的种龄、接种量、浸泡液的含固率、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苏云金杆菌在玉米浸泡液中的生长(菌数增长与芽孢形成)以及发酵液的生物毒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最佳摇瓶培养条件(种子液种龄10 h,接种量2%,浸泡液含固量3%,初始pH值7.0~7.5,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0℃)下发酵48 h,活菌数和活芽孢数分别可达到7.9×108 CFU/mL和5.5×108 CFU/mL,毒力效价为698.0 IU/μL.本试验可为生物农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用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从小麦土中筛选出2株高效解磷菌P1和P7,其解磷能力在10 d内达到117.57 mg·L~(-1)和219.59 mg·L~(-1)。经16S rDNA测序鉴定及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P1为Enterobacter cloacae,P7为Kosakonia cowanii。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对解磷菌在餐厨废液中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Kosakonia cowanii生长条件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温度pH摇床转速接种量,最优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7,摇床转速140 r·min~(-1),接种量1.0%。将筛选的解磷菌制备成解磷菌肥,并进行大蒜盆栽实验。结果表明,30 d后,土壤有效磷相比空白提升了16.32%,大蒜叶宽与叶数相比空白分别提升了63.16%和60.00%。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脱硫率高、成本低、可回收SO2的脱硫技术,以旋转填料床为吸收设备,磷酸钠溶液为吸收剂,系统开展了液气比L/G、转速N、气体中SO2浓度CSO2,in吸收剂磷酸浓度CL和初始pH等工艺参数和溶液再生循环次数对脱硫率叼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叩随L/G、N、CL和初始pH的增加而增大,且它们的值越低时,叩增加越明显;受G和CSO2,in影响较小。在适宜操作条件下,脱硫率达99%以上,出口SO2浓度低于100mg/m^3。磷酸钠溶液可再生循环使用,脱硫率稳定在99%以上。表明超重力-磷酸钠法脱硫技术在小的液气比下即可达到高的脱硫率,吸收剂循环使用,可实现低成本并达标治理SO2废气,且适用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软锰矿浆吸收烟气中SO2 ,该方法不仅可脱硫 ,还可副产具有工业价值的硫酸锰产品 ,是一种较好的脱硫资源化方法。通过对软锰矿浆与SO2 的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实验验证 ,确定该体系的主要反应 ,为该工艺过程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生物酸性铁溶液烟气脱硫特性,实验构建了一套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利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酸性铁溶液进行了模拟烟道气SO2脱除实验研究.为寻求高脱硫率,实验研究了铁离子浓度、入口氧含量、细菌数和pH值的变化对脱硫率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液中Fe(Ⅱ)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含T.f菌酸性铁溶液的脱硫效果较高;Fe离子浓度在7.67 g/L左右时脱硫率最佳;入口气中氧含量、反应液中细菌数和pH值越高,反应液的脱硫率也就越高.反应液中的Fe(Ⅱ)离子浓度是一先扬后抑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复合型除尘器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专利产品“高压静电滤槽复合型卧式除尘器”的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试验表明,在布袋前方的末级电场中实行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可行性,可达到除尘脱硫一体化目的。试验同时研究了钙硫比、脱硫灰循环率、饱和温距、喷水量和S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该工艺适用于以低硫煤为燃料的锅炉进行除尘脱硫。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专利产品"高压静电滤槽复合型卧式除尘器"的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试验表明,在布袋前方的末级电场中实行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可行性,可达到除尘脱硫一体化目的.试验同时研究了钙硫比、脱硫灰循环率、饱和温距、喷水量和S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该工艺适用于以低硫煤为燃料的锅炉进行除尘脱硫.  相似文献   

16.
SO2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煤锅炉.以沈阳一家电厂为例,该厂选用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除尘器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进入喷淋泡沫塔前的SO2平均浓度为2780 mg/m3,经脱硫后出塔平均浓度为289.3 mg/m3,去除率为89.6%.结果表明,这种有别于传统湿法的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技术及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装置占地少、运行稳定、沉淀物易于回收利用等特点,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湿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中试台上,系统开展了浆液pH值、飞灰浓度、液气比、入口SO2浓度、烟气速度和氧化方式等对脱硫反应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脱硫效率随着石膏浆液pH值、液气比的升高而增加,且入口SO2浓度越高,液气比越低,影响效应越明显;脱硫效率随着烟气速度、烟气温度和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石膏浆液中飞灰含量对系统脱硫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H值>5.6,飞灰浸出液中Fe3+含量相对较低,Fe3+对脱硫反应过渡态催化氧化影响程度较轻,不同工况脱硫效率差别不大。pH值<5.6,飞灰浸出液中Fe3+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大,增效效果逐渐显著;氧化方式对脱硫反应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强制氧化工艺的脱硫效率比自然氧化的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8.
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是烟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活性焦干法、多级增湿半干法、氧化性添加剂湿法以及等离子体湿法这4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以活性焦为载体添加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实现在高效脱硫基础上的同时脱硝;多级增湿半干法技术提高了脱硫剂颗粒在吸收塔内反应全过程的含湿均匀性,通过添加复合促进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强化烟气中SO_2、NO_X等污染物协同脱除;在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向脱硫剂中加入KMnO_4和NaClO_2等强氧化剂或者采用等离子体前置氧化,能够有效的将难吸收的NO氧化成NO_2、HNO_2和HNO_3,最终实现同时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一种炉窑烟气调质、烟气除尘、烟气脱硫在一个单体结构中的一体化装置和在烟气除尘脱硫技术上的应用,并对该脱硫除尘装置与传统的半干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SO2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煤锅炉。以沈阳一家电厂为例,该厂选用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除尘器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进入喷淋泡沫塔前的SO2平均浓度为2780mg/m^3,经脱硫后出塔平均浓度为289.3mg/m^3,去除率为89.6%。结果表明,这种有别于传统湿法的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技术及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装置占地少、运行稳定、沉淀物易于回收利用等特点,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