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二氧化氯替代氯气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水在给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水中存在的大量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联合国环境署最近指出,人类有80%的疾病与受细菌感染有关,其中60%以上的疾病是通过饮用水传播的,三分之一的患者因此而丧生。氯气由于具有杀菌力强、价格低等优点一度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杀菌剂。但是,氯气作为一直长期使用的杀菌剂,其负面作用愈来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产生有致癌作用的有机氯衍生物。M是当水的pH值大于9时,氯气的杀菌…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场防治“非典”的攻坚战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为了早日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的胜利,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天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人类大约500万年的历程中,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从某种角度不妨说,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认识疾病、战胜疾病的历史。疾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正是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人类成熟起来,医学发展起来。不过,“道魔之争”永无止境。人类在同致病微生物作斗争,致病微生物也变幻莫测,以对抗人类。这次引发“非典”的病原体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而且可能像艾滋病毒一样来自动物。冠状病毒本来是…  相似文献   

3.
介水传染病是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人类肠病毒通过污染水体导致人类感染的胃肠道等疾病是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以人类肠病毒经过污水处理厂排放为起点,分析其进入海洋环境后通过海水或海产品等途径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环境微生物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还不能满足指示人类肠病毒污染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的风险监管措施,包括构建科学的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相关的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制定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的污染监管办法等。  相似文献   

4.
自从1929年亚历山大·弗莱明从极普通的面包霉菌中发现青霉素以来,科学家们陆续从微生物中找到了链霉素、四环素等举世闻名的抗生素。然而,近年来情况急转直下。许多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如结核病、淋病、痢疾等对所有抗生素都产生了抗药性。据1991年美国疾病管理中心的调查资料,抗一种或多种药物的结核病患者占总病例的14%以上,采用许多传统药物实际上已对某些皮肤感染、病毒及癌症等许多病痛毫无疗效。人类岂能坐以待毙?科学家们看中了自  相似文献   

5.
水是微生物广泛分布的天然环境,也是微生物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通过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很多,有沙门氏菌属、大肠杆菌属、志贺氏菌属、霍乱弧菌属、脊髓灰质类病毒及肝炎病毒。通过检测发现医院污水消毒前含菌量在10^5-10^6个/L,其中病原微生物占多数。水有害菌含量高,潜在危害大,如处理不当,直接汇入江河,或被当作生活用水,势必成为某些疾病的源头,给人们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空气微生物来源于土壤、植物、水和人类,包括细菌、病毒、酵母、真菌和原生动物。众所周知,空气微生物可以进入呼吸道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呼吸系统及相关疾病。因此,微生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及分布状况等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空气微生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监测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了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并建议将空气微生物作为大气污染常规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是一类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并可相互传播的疾病。目前发现传染病的种类正在不断发生转变,有的消灭了,有的死灰复燃,有的则是首次出现的。许多因素促成了传染病的发生和再发,其中较为关键的是人口高速增长、都市化、人类行为、贫困和气候环境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8.
玉溪市医疗危险废弃物的集中焚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目前每年产生医疗危险废弃物2317.7t,建成集中垃圾焚烧厂后,每年可处理医疗危险废物1500t,其中的病原菌及各种微生物可全部杀死,废物减量90.3%以上,酚减少90.5%,做到残渣无害化。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中真正的“废物”是没有的,不论其来自何方,都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有效而充分地利用。关键在于使其有效转化,实现其资源化。通常所说“变废为宝”,目的是将其转化成人类所需要的有价值产品,这是一项全球性且经常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如何使它更有益于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呢?下面着重介绍微生物应用于废弃果皮、果渣的理论研究开发所取得的成果,有可能为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件及产业化开辟新途径。一、画面应、起的开发利用在我国每年生产葡萄们0多万吨,其中既%以上用于酿酒,酒厂有大量废弃的葡萄皮、渣,既是废…  相似文献   

10.
正杀菌消毒剂的发展人类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与细菌,或者说是与有害菌的抗争史。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病原菌导致各类传染疾病可夺去无数人的生命,阻碍人类的生养和繁衍。早期的人类通过经验摸索,发现可用艾草、硫磺等进行防范。至19世纪中期,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微生物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元凶。从此有了现如今"消毒"的概念。之后,随着对消毒理论研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中磷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去除的,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方面。构筑两个以碎石和细砂为填料的人工湿地模拟单元,一个种上芦苇,另一个不种任何植物,研究湿地对磷的处理效果。前期试验表明,种芦苇的湿地总磷去除率可以迭到92%,其中,总磷的67.35%在湿地上部就得以去除,有相当一部分磷是由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加速去除的。最后对人工湿地除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重庆空气微生物污染与环境质量状况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城区及近邻区县空气微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空气微生物的污染,城区,细菌明显高于区县,霉菌低于区县,空气微生物含量与空气污染物(SO2,NOx,TSP和降尘)含量呈正相关,在生态环境自然度高,人类活动少的地方,空气微生物含量低,种类少。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不依赖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选择珠海市唐家湾居民密集地与人类活动扰动较少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共二样区进行多采样点分析,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进行序列比对,获得微生物的群落分布数据。数据显示,校区小流域地下水微生物群落基本保持原生态,其上、中、下游三组井均以变形菌、Candidate division OPx、古菌(含泉古菌和广生古菌)为优势类群,其中中游#M组井因环境不同微生物稍有差异。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唐家社区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较大,未发现属于微生物鼻祖的古菌,也未检测到Candidate division OPx系列,而检测出许多与周围环境相吻合的微生物群落。二样区地下水微生物16S rRNA基因演化分析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变化影响地下水微生物种群发育,地下水微生物也不断演化并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1997,(1):46-46,5
FoodIndustryinFrench1.从净室到超净工厂近百年来,制造厂家一直致力于使用重大突破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他们正在开发超净工厂以便完全控制染菌。如果成功,厂家就可以淘汰防腐剂、添加剂、巴氏消毒法及其它染菌控制方法并大批生产优质好味的产品。想象一下所有微生物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对卫生专家来说真是狂喜不已——但这该是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再也没有牛奶或蜂蜜,再也没有酒、啤酒,也没有芝士及酸奶——没有微生物——没有药品——甚至没有生命。一个死的世界!总而言之,这种假设是把消毒当作人类对付这个时代全部疾病的终极…  相似文献   

15.
有机废弃物饲料化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郜敏 《环境保护》1999,(9):44-46
利用有益微生物技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饲料化处理,可以减少有机污染,变废为宝。试验结果表明,经有益微生物处理后,所形成的有机能源为原有机物的150%~200%,具有显著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羟基致死船舶压载水微生物的生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羟基比值浓度达到0.63mg/L左右时,足以杀死压载水微生物。在此浓度下也会引起微生物的糖、脂质、蛋白质、核酸、酶等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上升为原来的3倍;总蛋白质减少了33.4%;核酸中RNA、DNA分别减少了46.9%、77.0%;葡萄糖却增加了1倍,羟基破坏了多糖,使之降解为单糖;过氧化物酶含量减少了21.9%;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了54.2%;分离微生物后海水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减少了83.1%、33.2%,上述生化试验资料清楚表明了羟基对微生物三大基本分子(核酸、蛋白质、葡萄糖)、抗氧化酶系(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脂质均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这也是致死压载水微生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盐度环境下AAO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优势微生物,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时期污泥进行微生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Cl-)从1000 mg/L上升到5000 mg/L的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持久型OTUs占总序列90.59%,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始终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生物多样性的迅速锐减,已使人类基本需要的选择余地大大缩小,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受到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据统计,世界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加以鉴定、分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约200万种,其中动物种类150多万种,植物种类约24万种,微生物约有3.75万种。此外,至今还有20万种植物、100多万种昆虫尚未被描述和分类,绝大多数不知名的动植物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民生  李朝晖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8):360-363,367
用GCI培养基从曲阳污水厂污泥和俞泾浦底泥中分离出3株产生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所研制出的微生物絮凝剂,对主同岭土悬浊液,土壤悬浊液和碱性染料废水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助凝作用上,CaO的效果明显优于CaCl2,微生物絮凝剂(液体)适宜的投加量为1.0%,助凝剂CaO(1.0%浓度)投加量为2.0%,在研制微生物絮凝剂的过程中,适宜的摇瓶培养时间为72h离心条件为中高速(5000,10000r/mi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除臭牛粪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利用微生物菌剂除去牛粪臭气味的方法。牛粪经特殊微生物菌剂在通气培养条件下处理3d,其粪中臭气味比对照降低85%~99%,为消除牛粪尿对环境的污染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