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矽是硅的旧称,从英文"Si"自来.许多人知道硅线石叫做矽线石. 二氧化硅的粉尘俗称矽尘,它是致病能力非常强(有一说最强)、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尘.二氧化硅尘粒(矽尘)吸人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导致吞噬细胞溶酶体破裂.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矽是硅的旧称,从英文“Si”泊来。许多人知道硅线石叫做矽线石。二氧化硅的粉尘俗称矽尘,它是致病能力非常强(有一说最强)、对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尘。二氧化硅尘粒(矽尘)吸人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导致吞噬细胞溶酶体破裂。激活成纤维细胞,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煤工尘肺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粉尘,煤工尘 肺,就是矿工长期吸入 生产场所的粉尘的结 果。 煤矿工人除接触煤 尘外,还接触矽尘以及 煤矽混合粉尘。由于这 些粉尘的性质不同,尘 肺类型也不同。我国根 据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 来确定尘肺的类型。单 纯从事采煤作业的工 人,主要接触煤尘,所 患尘肺称煤工尘肺;单 纯从事岩石巷道掘进作 业的工人,主要接触岩石粉尘,所患尘肺称矽肺;既从事过岩石巷道掘进,又从事过采煤的混合工种工人,因为长期接触煤和岩石两种粉尘,所急尘肺称煤矽肺。肺结核是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从矽肺死者尸体检查看,结核并…  相似文献   

4.
在井下开采矿石或煤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一般产生粉尘的工序有:凿岩、爆破、破碎、装载、回采、运输、漏斗、放矿、工人沿巷道走动、采空区充填、巷道刷大、支架等。特别是回采工作面的机械化,采矿生产的集中化,都要求加强通风和提高风速,结果造成粉尘在矿内沿巷道飞散。由于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矽(SiO2),在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时,就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防止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采矿生产基本上都采用了湿式作业,如: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水幕等方法,来抑制粉尘的发生和飞散。利用水,可以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确定尘肺病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尘肺病治疗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对尘肺病发病机理的认识深入,对尘肺病治疗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尘肺病发病机制的综述中可以看出,粉尘与肺泡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矽肺发病的关键,而粉尘破坏巨噬细胞生物膜是矽肺发病的起点,巨噬细胞释放的多种因子是形成矽肺的必要条件,中性白细胞在损伤中也起一定作用。矽尘被吸入肺内与肺泡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是矽肺发病的早期阶段,而不是构成矽肺的基  相似文献   

6.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被称为“速发型矽肺”。也有个别接触较高浓度矽尘的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相似文献   

7.
日积月累     
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呼吸次数及吸入空气量比平时大得多。空气中的粉尘被吸入时,除大粒度的被阻留在上呼吸道外,剩余的会进入肺泡。特别是一些粒径小于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能逃避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直接进入终未支气管和肺泡内导致病变,破坏换气功能,引发矽肺、石棉肺、煤炭肺等尘肺病。有毒气体和毒蒸气对人体的危害空气中的有毒物入侵人体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呼吸道,通过  相似文献   

8.
下垅钨矿的矿体是石英脉,二氧化矽量达95%以上;围岩是花岗岩和矽化变质砂岩,二氧化矽含量在40%以上,有的高达70%多。我矿广大职工在矿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安全防尘工作方针,批判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向矽尘危害作坚决斗争。去年,全矿粉尘浓度每立方米在2毫克以下的合格率达到91.2%,有73.9%的作业点达到每立方米1.5毫克以下;1958年开始接触矽尘作业的工人,经历年胸片检查和赣州地区矽肺诊断小组鉴定,至今未发现矽肺病,进一步鼓舞了职工群众的革命干劲,十多年来,年年提前…  相似文献   

9.
一、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测定方法分类随着作业环境粉尘治理工作的发展,粉尘浓度检测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粉尘浓度测定的领域和目的也在不断扩大,主要有测定生产工人实际接触的粉尘浓度,以确定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定期的环境卫生检测,评价作业环境质量,进行岗位粉尘分级;测定除尘装置附近的环境浓度,以评价防尘措施效果.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采用计数法,只有苏联、中国、捷克等少数国家采用计重法。60年代以后,随着矽肺病理研究的发展,英、美等国家的多数学者认为粉尘重量浓度与矽  相似文献   

10.
我矿坑内作业以平巷掘进为主。矿石及围岩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较高,平均为50%,最高达70%。矽尘危害比较严重。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预防为主”的方针,矿党委以路线为纲,书记亲自动手,大搞群众运动,建立健全了通风防尘机构,开展了防尘的技术革新活动,进一步落实了以“风”、“水”为主的综合降尘措施。经过一年来的努力,使矽尘合格率由1971年的6%,提高到60%,最高的月份达到751%,减轻了矽尘危害,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一、平巷掘进的通风防尘 平巷掘进的过程,也是岩石破碎的过程。无论是凿岩、爆破、装碴等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井下…  相似文献   

11.
我厂是个社办工厂,生产任务是把大块的矿石加工成石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矽”,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很大。过去,车间的粉尘浓度高达每立方米几百毫克,车间外面,也是一片尘烟。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厂职工在党支部和革委会的领导下,高举“鞍纲宪法”的旗帜,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从一九六八年下半年开始,掀起了一场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为中心的消除粉尘危害的群众运动。经过三年奋战,大大改变了我厂的安全生产面貌,使车间粉尘浓度普遍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毫克/立方米)以下,环境卫生显著改善,笨重体力劳…  相似文献   

12.
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的测定,以前常用焦磷酸重量法。这种方法测定结果虽然准确,但分析时间长,需要样品量大,操作技术较难掌握。钼兰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矽,需用样品量少,可用测定粉尘重量浓度后的样品进行分析,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我矿试用两年,效果较好。一、测定原理及方法在800~900℃的高温下,碳酸氢钠,氯化钠的混合溶剂与矽酸盐不起作用,但能熔融二氧化矽,生成可溶性偏矽酸钠。在酸性  相似文献   

13.
江西11家钨矿,均属于高矽矿床,在矿脉和围岩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很高(石英脉为80~95%; 围岩为36~60%;粉尘为20~70%),井下采掘作业产生大量粉尘,严重威胁着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这个问题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有效措施,已经取得了战胜矽尘危害的辉煌成果。 解放前,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把头的统治下的钨矿,采掘过程中全是干式作业,矿井巷道粉尘弥漫,无数矿工被矽肺病夺去了生命。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有崽莫上钨矿山,上山容易下山难”。 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和关心矿工的安全与健康,颁发了许多有关防尘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我厂生产出口日用细瓷使用的原料里,含矽量一般在40—70%,最高达99%以上,生产性粉尘中所含游离二氧化矽也在 15%以上。而轮碾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浓度高达2,000毫克/米3,严重威胁工人的健康。自制成除尘装置后,经测定,加料口的粉尘浓度保持在1.54—1.98毫克/米3;工人操作地带保持在2.5毫克/米3左右,基本达到和接近国家标准。 除尘系统及原理 除尘系统(见示意图)由密闭室、集尘箱、喷头、挡水板、管系及抽尘风机等几个部分组成。当抽尘风机 运转后,集 尘箱内产生 负压,使水 液面在喷头 下部周围绕 动飞溅,并 形成泡沫。 当轮碾机密 闭室…  相似文献   

15.
三、除尘器 除尘器是使粉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含尘空气经抽尘罩口由管道吸走后,必须经除尘器净化才能排入大气,否则就只会使粉尘“搬家”,由污染车间卫生变为污染环境卫生。除尘后允许的排放浓度(排出口处),对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矽或石棉的粉尘、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铝化物粉尘等为100毫克/米3,对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矽的煤尘及其他粉尘为150毫克/米3。 评价除尘器的性能,主要有两个技术指标。(1)除尘效率(净化前空气含尘量-净化后空气含尘量/净化前空气含尘量100%)要高。(2)阻力损失要低。此外,消除 10微米(1/1,000毫米)以下直径…  相似文献   

16.
使用粉状酚醛树脂粘结剂制造铸件用的壳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制造壳芯时,骨料石英砂有砂尘危害;粘结剂酚醛树脂有树脂粉尘危害;固化剂乌洛托品有刺激性;脱模剂能产生汽油蒸汽;同时在混砂、制壳、浇注、落砂时,还会产生如下表所列的有害气体和恶臭。 矽尘能引起矽肺。树脂粉尘能刺激眼、鼻、气管,而且具有爆炸性。有一次,保养工在厂房高空作业时,扰动了积聚在校上的树脂粉尘,尘云被制壳机上的火焰点燃,造成了爆炸。苯酚蒸汽能引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眩晕及各种神经症状,还能刺激皮肤,引起皮炎。乌托洛品是原发性物质,接触皮肤,能引起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采矿工艺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矿山环境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兴起,它在采矿工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因而作为防止矽肺等职业病和改善矿山环境的重要手段——通风防尘技术,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一、防矽工作的进展 1974年美国矿山局对102个非煤矿山和选厂进行了调查,并对近200篇文献作了研究,提供了这些矿山矽肺病的情况和有关的技术发展动态。花岗岩采石工业是美国防矽工作做得最好的一个部门。7937年以前,该部门粉尘浓度曾高达40~60百万粒/英尺~3。以后由于采取大量除尘措施,使粉尘浓度不断下降,到1973~1974年,平均已降低到3百万粒/英尺~3。如按平均游离二氧化矽25%计算,则  相似文献   

18.
提起粉尘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粉尘能引起尘肺病。是不是任何一种粉尘吸到肺里都可以引起尘肺呢?当然不是。例如沙漠里的风沙,马路上的灰尘,教室里的粉笔灰,都可能飞扬起来被人吸入,但是,吸入这些粉尘后不一定引起尘肺病。这是因为它们粒径较大,不易进入肺泡;或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不会引起肺部产生变化;或是因为接触时间不长,吸入量不大。对人体有危害并能够引起肺部病理变化的,多半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矽)或硅(矽)酸盐的粉尘,这样的粉尘在耐火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石棉制品的原料破碎,粉碎和加工过程中及翻砂…  相似文献   

19.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  相似文献   

20.
矽酸盐肺     
自然界中有许多矿物性化合物,它们所含的二氧化矽不是处于游离状态,而是和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在这些化合物中,分布最广的是矽酸盐,它是一些含矽石的复杂化合物。就发生尘肺而言,最主要是长期接触石棉、滑石、长石、高岭土、砂页岩等这样一些矽酸盐。本文仅对石棉尘肺和滑石肺做一介绍。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引起的尘肺叫做石棉尘肺。石棉为纤维状结构的矿物,它是由二氧化矽、氧化镁、氧化钙结构等组成。石棉具有耐火性和不良导热、导电性,并具有耐酸、耐碱性,在工业上应用极为广泛。在石棉矿的开采、破碎、筛选过程中,在石棉厂加工中,特别是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