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  论长江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平台及切入点初探虞孝感 ,姜加虎 ,贾绍凤 (6:485)……………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短缺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研究张京祥 ,崔功豪 (1 :1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经济的影响研究张永勤 ,缪启龙 ,彭补拙 (1 :8)……………………………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周万村 (1 :1 5)………………………………长江上游地区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机制探析宗臻铃 ,欧名豪 ,董元华 ,杨林章 (1 :2 2 )………流域问题的本质与长江流域的适度开发周运清 ,熊 瑛 (1 :2…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促进新形势下我国资源、环境经济问题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展望该学科的发展趋势。中国地质大学决定召开以 2 1世纪环境与发展为主题的“2 0 0 1资源、环境经济论坛”学术研讨会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和研讨的内容(1) 2 1世纪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学科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中国环境问题 ;(4 )地质灾害与环境。二、征稿要求1、围绕上述议题 ,与会代表需在 2 0 0 1年 8月 30日之前提交论文详细摘要一篇 ,字数限 5 0 0字以内 ,可…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王,掣,吡(1).1 3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与罔上规划…………………………………………………………………韩止)}j=(1).1 8 ■峡_T程移民与社会心理 ……………………………………………………………李记浮 黄丰笑(1).22 人f1与可持续发腱………………………………………………………………………………蒋正华(2,.1 2 资源、环境与K域呵持续发展研究…………………………………………………王华末 鲍全盛等(2).1 8 试沦改善发展的质最………………  相似文献   

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连接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矛盾统一体的关键所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重要方向。综合性与区域性、人地关系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理论框架。本文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经近百年发展,从最初的单一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甚至农业资源承载力发展到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近几十年,生态足迹、虚拟水、能值分析等综合研究理论与方法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定量化和模式化。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学科范式和方法体系尚需继续完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关键阈值、变化机制等)亟待解答;基础研究需要与实践应用加强联系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地理学综合视角重新审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今后研究的优先主题。通过建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地理学综合研究范式,能够拓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本研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应围绕以下优先主题开展:(1)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键要素的变化及驱动机制;(2)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3)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4)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土功能区划与管控;(5)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恢复与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协办 )从可持续发展看两大部类生产理论丰富和发展王 奇叶文虎 (1) .1……………………………………………………………………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向———家庭可持续消费研究刘晶茹 王如松 杨建新 (1) .6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与“天人和一”观困境丁仲时 麦成海 (1) .9………………………………………………………………………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陈劭锋 (1) .13…………………………………………………………………………………………………………经济发展成本飞析 :可持续发展经…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是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环境的利用是否有效是衡量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对区域资源环境效率格局及其成因机理进行时空动态模拟,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区域投入产出的过程与效益,同时又能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缓解区域人地矛盾提供参考依据。利用SBM-DEA模型分析2005~2014年间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并探讨了造成其格局演化的成因机理,得到如下结论:(1)从资源环境效率结果来看,2005~2014年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效率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省会城市、长江和京广等国家发展轴线的重要节点城市资源环境效率较高,远离长江、京广等重要轴线的城市资源环境效率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逐步形成;(3)从资源环境效率与投入产出的耦合关系来看,中部地区75%左右的城市处于Ⅰ类型,较少城市处于Ⅱ类型,极少数城市处于Ⅲ~ⅩⅢ类型。近10 a来中部地区普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低污染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效率较高及以上城市数量先减少后增加,中等效率的城市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效率较低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4)促进资源环境效率的主导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资源环境效率的主导因素为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7.
特稿干旱资源与旱型经………………………………………………………………………………………………济徐嵩龄(3,1)邓小平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杨信礼王磊(6,1)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赵彦修(6,7)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王金南於方曹东(6,11)可持续发展理论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叶文虎…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问题的战略举措和基本路径。重构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框架,运用CRITIC—熵权法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同步发展情况、耦合协调特征及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别以共享性、资源环境治理能力为主要驱动力;两者的空间匹配度较高,下游“双同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滞后”类型居多,中上游分别以“区域发展滞后”和“双滞后”类型为主。(2)耦合协调度呈低水平上升态势,空间上下游和中上游分别为空间扩散、集中特征;等级演进表现出稳定性特征,较难实现跨越式转移,下中游城市等级转变活跃,上游城市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3)基于分析框架,从动力因素、相对和绝对发展水平将长江经济带城市划分为20种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建议未来以有效性、创新性、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地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特  稿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邓 楠 (1) .1…………………………………………………………………………………可持续发展研究新世纪展望2 1世纪资源环境科学面临的挑战宋瑞祥 (1) .3……………………………………………………………………………………………2 1世纪我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形势及战略措施潘文灿 (1) .8………………………………………………………………………2 1世纪前 5年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取向胡鞍钢 王亚华 (1) .13………………………………………………………………………2 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  相似文献   

10.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资源环境管控是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文章以"三线一单"为依据,构建管控政策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资源利用上限、环境污染底线、环境负面清单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四类政策情景,剖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资源环境管控政策的外部冲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与比较不同资源环境管控强度下的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水平,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经济-资源-环境间此消彼长的矛盾仍然存在,若不加以管控,经济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耗用和环境污染的上升,将使区域面临资源承载力超载、环境质量下降的风险。(2)资源利用上限、环境污染底线、环境负面清单以及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对实现各自政策目标具有正向作用,能够通过结构调整、环保节能投资增加、生态红线增补等路径达到2030年的目标值,且政策间存在着联动互补效应。构建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管控体系,实施全面的资源环境管控具有重要意义。(3)资源环境管控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中等强度的约束对于协调发展的促进性作用最为显著,而过高或过低强度的约束政策均会损害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长期增长动力,选择适当的约束强度是实施区域资源环境管控的关键。并依据结果,针对"三线一单"限制指标与管控强度选择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