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流流经人体时,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叫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大体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破坏作用。如经过心脏、肺和神经系统,使呼吸麻痹、心脏骤停,致人死亡;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破坏。如灼伤(电弧烧伤)、电烙伤等。  相似文献   

2.
李诗泉  梁硕  吕俊霞 《安全》2012,33(12):50-51
正人体遭受电击时泄漏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而对人体伤害与泄漏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泄漏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伤害也就越大。1电流通过人体的生理效应电流通过人体是人体遭受电击伤害的直接原因,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生理反应是不相同的。例如,电流通过人体心脏将会引起心室颤动,即正常人的心脏在原有微  相似文献   

3.
①电为什么会致人死伤? 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电能可以对人体构成多种伤害.例如,电流通过人体,人体直接接受电流能量将遭到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受到烧伤或灼伤;人体在电磁波辐射下,吸收电磁场的能量也会受到伤害等.诸多伤害中,电流通过人体是导致人身伤亡的最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1879年法国里昂一家剧院发生第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以来,人们对电击和安全电流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检查措施,但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的一时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漏电,以及架空线路发生断线等意外情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触电的方式、防止触电的措施及触电后现场紧急救护有个大体的认识与了解。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因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或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  相似文献   

5.
《江苏劳动保护》2007,(6):29-31
一、触电防护技术 1.触电的形式与原因 (1)触电形式按照人体及带电体的接触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以分为下列4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由于电能输送方便,控制容易,因此在当今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里,电的使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电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所以,研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各种电气事故的发生原因,进一步研究防范发生事故的措施。是劳动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在极短时间内就可形成。这种伤害有两种类型: 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器官损坏,乃致死亡的一种现象口 电击在人体表皮往往不留伤疤。 电伤──指电对人体外部组织造成的局部伤害。 绝大部分触电事故中,危及到人生命安全的主要是电击。不…  相似文献   

7.
电击伤也称触电,是一定强度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电击伤最大的危害是电流通过心脏易导致心脏骤停,电流能量转化为热量还可造成电烧伤。电击伤往往是在工作场所或家庭发生的意外事故,伤员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抢救及时,措施得当,伤员的  相似文献   

8.
触电是电流流过人体时产生的一种生理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电流的大小、通电的途径以及通电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电流的大小 人是经不起电击的,即使毫安级的电流流过人体,也会对人的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或损害。各种不同电流下的触电现象,如表1所示。 上表是考虑通电电流持续通过人体时的触电现象。表中的电流值,可由下式来确定: 流过人体的电流=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人体电阻 2.通电途径和接触状态 (1)通电途径: 人触电的时候,电流的进出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样大小的电流,由于通电途径不同,对生理上的影响也不一样。 ①电流通过手足时,关节…  相似文献   

9.
人体是导电的,相当于一个电阻。当一定的电压施加于人体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流过人体。在这个电流的作用下,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尤其是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将受到破坏。这种由于电流直接流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叫做“电击”,这是最具有致命危险的。另一种伤害叫做“电灼伤”。“电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电绝缘鞋绝缘性能试验的原理、特性、电路结构与试验方法。1 电绝缘鞋绝缘材料的特性 电绝缘鞋的作用是在人们意外触电时,防止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之间构成通路,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人们通常是通过双脚接地的,所以电绝缘鞋的关键部位是鞋的大底。  相似文献   

11.
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是携带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这些工具是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使用的最多也是发生电击事故较多的用电设备。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人与工具直接接触,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同时,握在手中使用,操作者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  相似文献   

12.
当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带电部分,并有电流流经人体时,人体将会因电流刺激而产生危及生命的医学效应,这种现象称为人体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是由于人体的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触及电源的一极或一相,人体的另一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接触大地,并在电源、人体和大地之间形成电流通路所致,这种触电方式称单线触电。在低压系统中,人体触电的另一原因是,人体的两部分直接或通过导体间接分别触及电源的两级或两相,在电源和人体之间形成  相似文献   

13.
于杰 《安全》2008,29(1):52-53
手持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这些工具是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使用的最多也是发生电击等意外事故较多的用电设备。这主要是由于工具紧握在使用人员的手中,一旦工具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后果非常严重。另外,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没经过培训,不懂工具的安全使用知识,  相似文献   

14.
移动和支撑人体的重量是脚的主要功能。然而,脚部却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分,特别对于消防员而言。在日常消防过程中,由于消防员面对的环境往往十分恶劣,几乎所有类型的脚部伤害都可能出现。这些伤害包括:(1)冲击、撞击:笨重或尖锐的物体掉落到脚上可能导致脚部受伤或刺穿;与坚硬的物体相撞时,脚部还可能发生骨折。(2)滑倒:在有油、水或化学物质的地板上行走时人体可能失衡、滑倒。(3)电击:偶然与电接触产生电击或烧伤、颤动等电击感。(4)极端温度:在极热或极冷的工作环境条件下,脚可能被烧伤或冻伤。(5)化学品腐蚀:在有腐蚀性化学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肌体遭受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损害极为严重。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电击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接触的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一般将36伏以  相似文献   

16.
韩树堂 《安全》2002,23(2):31-32
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或间接(如通过潮湿的空气、水或其它)接触电源或被雷电或高压电击中,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抗体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之为触电.日常生活中,触电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7.
水中触电危险性浅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针对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触电事故多发、隐患严重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不健全的现状,对水中触电危险性及预防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了水的导电特性以及在带电的水中电压、电位差分布状况;对人体在带电的水中受到电击时的电压分布,触电电流走向进行了分析。笔者提出多项改进措施,在接地、接零系统中采用大幅度降低保护零线阻抗和重复接地电阻值以及加强等电位措施,正确使用漏电开关及安全隔离变压器等方法。上述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从而解决具有水中触电危险场所及极度潮湿场所的电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列举了高压触电的各种类型,分析了高压配电系统人体触电过程及影响人体电流的因素,通过实例计算人体触电电流并据此判断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一、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电风扇的使用安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定期检修。 暑热季节,人体排汗较多,衣服易被渗湿,如碰到漏电的电扇,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人体的电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人体处于潮湿状态,如排汗、受到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时,电阻会降低到1千欧左右;如果相电压(电源电压)为220伏,这时流经人体的电流为220毫安。 根据试验证明,流经人体的电流在20-25毫安时,手会立即麻木,不能摆脱电源并引起剧痛,呼吸也会感到困难。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在100毫安左右时,会使人的呼吸更加困难,如果持续3秒钟或更多时间不及时抢救,就会使人丧命。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