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年来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昆明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研究昆明市20a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有明显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有明显下降趋势。20a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昆明市环境空气监测资料,研究昆明市20a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有明显上升趋势;二氧化氮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有明显下降趋势。20a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3.
徐承光 《环境导报》2003,(21):37-37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自2001年起,淮安市市区环境空气例行监测已实现自动连续监测,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有所调整,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近两年来监测结果表明,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评价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二氧化硫呈上升趋势,可吸入颗粒物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市区锅炉燃煤污染较重。至2002年底,淮安市在用锅炉580余台,每年燃煤221万吨,市区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约3.5万吨。在产生的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2001年市区燃煤排放二氧化硫为18492口屯,烟尘16516吨。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1~2010年昆明市主城区城市例行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昆明市主城区近10a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可吸入颗粒物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二氧化氮逐渐成为污染负荷中贡献率最大污染物,从而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从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污染转化。受牡理、气候条件影响明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存在季节变化规律,夏秋季节明显好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5.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黔江区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黔江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7,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为94.2%,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等级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表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月变化结果表明,黔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夏季和秋季质量比春季和冬季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鄂州市区1992-2003年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氧化物和降尘浓度变化不大,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呈下降趋势;尘类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呈中度污染水平,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  相似文献   

7.
利用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万州区2001~2009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有显著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空气污染源增加的压力与环境空气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近十年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建施工、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万州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7年-2012年河池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河池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了解污染变化趋势,并探讨变化原因,提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河池市大气污染防治策略提供借鉴.通过分析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河池市近6年来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明显好转.污染物浓度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二氧化硫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依次递减;二氧化氮与可吸入颗粒物变化相似,均为第四季度污染最严重、第二季度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9.
三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明市区8年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氧化物浓度变化不大,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呈下降趋势,尘类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呈中度污染水平,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2001年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以1997~2004年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综合指数8年总体来说有下降趋势,但最近5年基本无变化;分析了济南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原因为由燃煤引起的SO2与烟、粉尘及地面扬尘污染形成了长期以来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主导因素,并且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机动车燃料燃烧造成的尾气污染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取北京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青岛市、武汉市、深圳市这六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年-2013年六个城市的SO2、NO2和PM10浓度数据,计算出区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六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从优至差排列依次为深圳、青岛、武汉、北京、兰州、乌鲁木齐;六个典型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的污染负荷呈下降趋势,NO2的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好转趋势,表明大气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通市多年监测的大气质量数据,对南通市区大气污染因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近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南通市区大气中SO2污染基本呈下降趋势,NO2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污染接近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大气污染分级处于轻污染水平,并对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综合控制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南通市经济大力发展和造就良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依据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均浓度值分析来看,除NO2外,SO2和PM10都存在超标现象,长期来看,三种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明显,这与太原市环境保护行动密切相关.月际间浓度值差异除PM10在春季出现波动外,SO2和NO2均呈现“U”型曲线,这种规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指数都有所下降,但太原市区空气污染仍以SO2和PM10为主,说明烟煤型污染的空气污染特征没有改变.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空间浓度分布不均与地形和气象特征以及城市布局和污染源排放有直接关系.太原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4.
对铁岭市2006年和2007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降尘等指标的统计分析。认为铁岭市的空气污染状况与采暖期和气象条件及环境管理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熵权的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方法在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中存在评价因素单一,不能反映多种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综合影响等缺点,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并结合熵值赋权法,选取SO2、NO2、PM10三个污染因子为评价参数,参照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2006年、2010年西安市区及其不同功能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作出客观综合评价并加以对比。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西安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Ⅱ级标准,较2006年无明显改善且有潜在污染加剧的趋势;西安市内交通区、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劣于全市平均水平,是该市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PM10为西安市区最主要污染因子,在全市污染影响普遍,但近年NO2污染呈现的上升趋势也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9年-2013年污染物大气的总量减排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同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法分析了苏州高新区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认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SO2和NO3,燃煤为SO2主要来源,机动车是NOx的重要来源.为预防与治理污染,应不断提高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推进车用油品升级,加强环保检验、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和扬尘治理,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7.
根据雅安市4个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雅安市2009~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PM1 0和SO 2浓度呈下降趋势,NO2浓度在2013年略有上升;年内变化显示,各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污染最严重,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空间变化显示,SO2浓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各监测点位SO 2浓度随年限均呈下降趋势。NO 2和PM 10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雅安空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程度得到了明显缓解,空气质量逐渐改善,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空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沈阳市8个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和一个清洁对照点位2004年全年小时浓度为基础数据,研究了沈阳市空气PM10、SO2和NO2的季节变化、日变化、空间分布及综合污染指数(API)等空气污染特征,并用1995~2004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沈阳市空气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空气污染具有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季节特征,环境空气质量在1995~2004年期间逐年好转.  相似文献   

19.
以PM10、SO2和NO2作为空气质量的评价对象,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了哈尔滨市2001年到2015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作为因变量,哈尔滨市人均GDP作为自变量,来探讨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2001年到2015年期间,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先变好又变差再变好的趋势,哈尔滨环境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近似三次方函数关系,且部分呈现到"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