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有着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促进社区自治、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现实困难,但各地的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依然在社区场域内探索和实践,运用进入社区建立专业关系、培养社区领袖和社区自治组织、培养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难题、盘活社区多方资源、与政府部门及社区内外社会组织开展合作等方法,促使社会工作从最初单一的社区服务取向向更宏观、多元的社区治理取向转变,推动传统单一主体的行政主导型社区管理向多元主体的社区治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国庆 《环境保护》2013,(23):24-26
生活环境问题中加害者与受害者的一致性决定了社区能够成为环境治理的有效主体。以居住社区为单位搭建居民参与环保平台,激发居民的环境共有意识,居民自主决定活动内容并建立激励机制,NGO传授环保技术,是绿色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绿色环保社区共建活动,拟定了《龙泉驿区开展绿色环保社区(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了《龙泉驿区绿色环保社区(村)建设评分标准》,初步确定了11个街镇35个社区(村)建设名单,全面启动"绿色环保社区(村)"建设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行动龙泉驿区各街(镇、乡)相继成立了绿色环保社区(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通  相似文献   

4.
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的环境管理没有进入社区管理,这是社区发展的一大缺陷;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公民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与社会最基础的微观组织———社区脱节,这也是环保领域的一大难题。北京地球村提出的绿色社区的人文理念和实施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答案。北京地球村与北京宣武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建功南里建立了全国首家绿色社区试点,为探索绿色社区的具体模式,做出了成功的努力。绿色社区是指建立了一定的环保设施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社区。就硬件而言,宣武区建功南里绿色社区建立了全国首家垃圾分类清运回收体系,居民将垃圾按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和弃土类分别投放;所有的家庭都换上了节水龙头;部分家庭装了节能灯;绿化面积占小区面积的30%。绿色社区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即社区的公众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它包括:一个由政府有关部门(区精神文明办、区环保局、区环卫局、街道办事处)、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有关企业(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作为绿色社区的环境管理核心;一支起先锋作用的绿色志愿者大队,作为绿色社区的骨干力量;一系列持续性的环保活动,使居民明白和行使自己的环保权利和责任———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参与政策建议、选择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5.
信息     
为听取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社区建设水平,江苏洪泽县日前开展了“机关服务进社区”居民小组现场咨询活动。图为该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的居民解答有关问题。(洪泽仲苏洪)息信twelve“南通环境网”开通南通市环保局信息中心近日申请的nthb.cn中国顶级域名取代原来挂接在电信公司的“南通环境热线”网站正式启用,这是我省环保系统第一个具有新闻发布系统、独立邮箱系统的由环保系统自身技术人员建立的环保网站。(南通市环保局供稿)江苏句容市政府日前决定,设立农产品质量奖,鼓励和激发镇、村和龙头企业生产无公…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剧,养老人口和需求显著攀升,从而社区养老模式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为此,社区养老服务应当立足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协调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养老服务的高效开展,从而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由王延中和杨冠琼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一书,以社会保障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效能和运作机理的同时,明确了老年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为研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社区居民的贡献意愿研究是进行湿地保护的重要切入点。以大庆湿地社区为案例地,设计了“仅金钱”“仅劳动”“两者皆愿意”“两者皆不愿”4个贡献意愿类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社区居民的贡献意愿现状,并运用MNL模型分析社区居民个人特征对贡献意愿选择偏好的倾向性影响及边际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79.8%的社区居民对湿地保护具有贡献意愿,劳动贡献意愿高于金钱贡献意愿;第二,性别、年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加入环保组织、接受过环保教育为社区居民贡献意愿选择偏好的关键影响因素;第三,提高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让社区居民加入环保组织和进行环保宣传可以显著提升社区居民的贡献意愿水平。研究将劳动作为一种直观的贡献价值进行体现,使对贡献意愿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货币形式。建议湿地管理者应重视针对湿地社区的环保宣传与环保组织运作,重视劳动形式在环保贡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天津市南开区昔阳里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围绕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破解为民服务难题,在建设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居民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做法值得推广,其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丁媚英 《环境》2015,(4):44-46
<正>2014年6月份以来,深圳市宝安区大胆创新环境管理手段,以"环保进社区"为抓手,在社区设立"环保办公室"(以下简称"环保办"),为推进基层环保工作落实探索了一条新路子。社区经常有居民投诉环境问题,而环保局工作人员赶去调查时往往很难迅速摸清状况;很多镇街面积较大,仅靠镇(区、市级)环保执法人员巡查,容易有遗漏……环保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人少的矛盾如何化解?居民反映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增权是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增权对应的概念是去权,对社区去权的研究能够为增权探索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路径借鉴。运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安徽省太平湖为例,借助社区增权分析框架,探索湖泊型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去权过程。研究发现:(1)太平湖渔民群体在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四个维度上都显现出权利被削弱甚至处于无权的状态。(2)经济利益分配不公是社区居民"权能感"丧失最直接的因素,为改变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对政治权益的要求常成为经济诉求的辅助手段;经济、政治和社会三方面去权共同导致了社区心理无权感。(3)太平湖社区参与的去权呈现了螺旋下降的过程。(4)相对区位条件、参与旅游程度、个人能力等因素导致对"权能感"感知明显不同,社区内部出现分化。最后,从制度、政府和社区层面探讨了湖泊型旅游地社区去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业、自然保护及区域振兴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它的合理运营与科学管理涉及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行政部门及研究者等利益主体的最佳配合.生态旅游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是指当地居民长期参与游览当地自然生态、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经营和管理,它是影响旅游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社区作为生态旅游发展主体,应参与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监测和旅游利益分配的全过程,以促进生态旅游和社区的持续发展.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BET)被认为是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防止经济漏损和保护当地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凝聚居民群体的基本单元,居民是绿色生活的受益者.上海尝试以社区为单位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不仅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各类环保工作,还能提升居民整体环境意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河滩湿地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社区居民对滩区湿地保护的认知及利用诉求,是探索兼顾社区利益的河滩湿地生态保护模式的基础。以黄河孟津湿地扣马段为例对滩区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了意愿调查,结果表明:71.96%的被调查居民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但是严格划地保护、禁止开垦利用而伤害到其根本利益是无法接受的,这种矛盾正是目前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的根本原因。90.5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地减少和鸟类啄食造成作物减产,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政府理应给予补偿。对于湿地用途的期望,受访者意见非常分散。只要处理好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多数居民是能够理解并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刘茜 《世界环境》2014,(1):93-93
<正>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简称北京地球村)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以传播乐和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地球村以推动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为己任,倡导身心境和为内涵的乐和理念,践行以乐和社区与乐和家园为特色的城乡生态社区建设,提供能源及化学品安全等环境教育服务和乐和社工的技能培训,营造以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农村社区为内容的乐和之家。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试行)一、基本条件1、获得市级绿色社区称号;2、社区面积、居民户数应具有一定的规模;3、工业污染源全面实现达标排放;4、居民对区内环境状况的满意率大于80%。二、考核指标1、清洁能源(1)无4吨(含4吨)或2吨(含2吨)以下燃煤锅炉;(2)4吨以上燃煤锅炉使用洁净煤;(3)区内烟囱烟气黑度、烟尘浓度优于国家排放标准;(4)居民清洁能源使用率大于98%,提倡使用太阳能;(5)烟尘扰民年有效投诉量不超过1次。2、声环境(1)无超标固定噪声源;(2)无小五金加工场所;(3)区域内实施机动车禁鸣;(4)对固定噪声源扰民年有效投诉少于2次,建筑…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建设需要广大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培育健康的社区意识,社区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也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宜居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居民健康的社区意识在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韶关市在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程中,要注重软实力居民社区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社区作为社会经济中最终的消费者,是循环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典型居住区的居委、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小区层次和居民家庭层次上节水、节能、资源回收利用等现状,以及居民绿色消费意识、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积极性等情况,分析了闵行区社区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居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场域,能否实现社区生活垃圾源头准确分类处理是影响生态环境友好“无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故有必要推动社区环卫一体化,建立智慧、科学、精细、清洁的社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基础设施体系。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垃圾分类政策法规文件逐步落实,各类生活垃圾占比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中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占比逐渐提高,其他垃圾的占比逐渐降低,同时厨余垃圾纯净度的提升也为其焚烧发电之外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奠定了基础。分析典型居民社区特点及其内部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理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智能垃圾分类集成装备,与AI分类智慧大脑智能管理、调度、维护平台,提出了典型社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基础设施体系配置原则,并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居民社区开展了布置案例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京津冀及全国城市社区垃圾智能分类与清洁收集体系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转学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三大主要职能,其中职业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特征为:社区服务、注重实践、普职结合。根据标志性事件将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初步创立期、正式确立期、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3月27日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国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达1000个左右,择优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并将把低碳社区试点开展情况纳入对各省(区、市)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选择一批示范效果特别突出的社区,授予"国家低碳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