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保护》1994,(2):32-33
“天一样辽阔”的腾格里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年降水量180mm,蒸发量300mm,沙漠表面最高温度达74℃,沙害尘暴频繁发生,年风沙天数高达300天,最大风力11级,植被自然覆盖率不到1%.新中国成立前,腾格里沙漠的前锋已逼近中卫县城西5km处.沙漠东南前缘的高大格状流动沙岭——“沙坡头”,又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域的“黄祸之源”.它给这里带来凄惨、荒凉和“天浑地暗”.1950年中卫固沙林场成立,开始致力于治理沙漠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工作.5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从这里穿过.中卫固沙林场又承担了该段铁路的固沙护路任务.经过林场工人和我区各族人民40多年的实践和创造,“麦草方格”固沙法把疯狂暴虐的“黄龙”锁住  相似文献   

2.
一、林场基本情况中卫固沙林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座落在宁夏中卫县城西11公里的迎水桥.所辖面积5561公顷,其中林区面积2207公顷.负责治理腾格里沙漠及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头)兰(州)铁路中卫至甘塘段的固沙护路工作.于1950年成立中卫防沙林场,是宁夏最早的国营林场之一,最初隶属宁夏省农业厅林业局,其任务是负责中卫县固沙防沙工作.1956年,正式成立中卫固沙林场.1972年,由地方移交铁路,隶属兰州铁路局银川铁路分局.主要任务是负责包兰铁路中甘段55公里铁路两侧的固沙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1km2范围的详细调查,发现204种维管植物,35个群系。与同属典型草原地带相同地段乌力雅斯太草原,只有11个群系。沙地是最好的冬季牧场,是干旱区的地下水库。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沙漠和沙地目前比较稳定,不像是某些媒体所说的在强烈扩大。另外,沙漠和沙地不是沙尘源。因此,不得不审视我们对沙地和沙漠的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沙化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沙化问题高度重视,把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沙化的严峻形势以及主要原因,从而可以看出,沙漠是自然的产物,沙化土地则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背景下人为所致,沙漠已经蚕掉了中国27%的土地,目前,我国防沙治沙的战略初步形成,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大战即将全面展开。力争在10年内基本遏制三北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趋势,对此,建议尽快制定防沙治沙技术和产业政策,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防沙治沙工程的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议国家设并且产防沙治沙专项。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镇长岭子村农民姜吉禹申请的专利“种植菊芋治理沙漠的方法”最近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苦熬了7年的姜吉禹终于获得了肯定,而眼前,绿色已经开始延伸。沙漠哪能没有克星?1995年春,姜吉禹到内蒙古通辽市看朋友,每天的沙尘暴使来自海滨城市的他很不舒服:“嘴里沙子咔嚓咔嚓的,眼睛睁不开,鼻子干得流血。”漫天的沙土让姜吉禹第一次想到了治沙。在长岭子村从事绿化工作的姜吉禹不信沙漠没有克星,他运用已有的栽植经验、查阅书籍和请教专家,想找到降服沙漠的植物。在辽宁、河北、宁夏、甘肃、内蒙古沙漠…  相似文献   

6.
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层含水量与水分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腾格里沙漠沙层含水量和水分运移及平衡等科学问题,对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不同沙丘进行了含水量研究。结果显示,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层含水量空间变化明显,在垂向上分层清楚,水平方向上流动沙丘的含水量高于半固定和固定沙丘, 沙漠东南缘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西南缘。甘肃民勤沙层含水量高值层段出现在剖面中上部;宁夏中卫毛管水带之上沙层含水量较高,指示沙层水分来自大气降水。研究区沙层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存在,在降水较多的沙漠东南缘出现了沙漠区极少出现的高含量薄膜水。该区沙层水分具正平衡特点,属于沙层水理性质决定的沙漠地区特殊的水分正平衡,这能够较好地解释极端干旱的沙漠区湖泊较多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论文还提出了研究区水分运移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菊芋--治理沙漠化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沙漠化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我国的沙漠化实际情况和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治理沙漠的生物措施,即选择菊芋作为治理沙漠的先锋植物,并简要介绍菊芋的生物学特征和它的治沙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 沙漠和冰川同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它与气候有着直接连系,沙漠和冰川的移动一般都是气候变化的良好标志,虽然对古冰川的运动已有很好的记录,但是对沙漠的移动至今仍了解得很少,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适合于确定沙漠边界的气候或环境指标,对于这一点,沙丘倒是有用的指标,但并不是什幺地方都能找到它。沙漠“前缘”往往会在宽广的现代干燥与半干燥混合地区的过渡带中移动,在这一过渡带中,沙漠“前缘”的确切地点甚至会受到微弱的气候波  相似文献   

9.
扎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是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重要湿地,也是丹顶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的繁殖栖息地;滨州铁路于1903年建成,铁路在保护区范围纵向24.4 km,横向线位离保护区北边界59 km,南边界28 km,由于铁路两侧地形和铁路分割等特点,多年来探索铁路运营与湿地保护协调发展,本次对铁路两侧保护区范围内典型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为扎龙湿地保护区管理和规划以及铁路环境保护现状管理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CALIPSO卫星level2气溶胶廓线产品,分析了201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消光系数和气溶胶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HYSPLIT模式研究了秋冬季节污染型气溶胶的输送路径.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均值在0.08~0.73之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②气溶胶消光系数分布在0~0.5 km-1的频率最高,4 km以下的气溶胶消光系数高于4 km以上.春、夏、秋、冬四季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最大值分别为0.350、0.243、0.160、0.356 km-1,分别出现在1.23、1.41、2.55、1.12 km高度处.③与春夏季相比,秋冬季节出现污染沙尘型气溶胶的频率更高,分别为23.4%、26.9%,污染大陆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冬季的0~2 km处,烟尘型气溶胶主要出现在秋季的6~8 km处.HYSPLIT模式模拟结果表明,秋冬季节沙漠腹地上空6 km处的污染型气溶胶与阿克苏、喀什等地区有关,2 km处的污染型气溶胶与和田地区有关,其中,喀什地区可能是沙漠腹地上空污染型气溶胶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从东到西分布着五大沙漠,仅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就与欧洲小国比利时相当。因草场日益沙化,这里的沙尘暴能一口气刮到首都北京:而治理荒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又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顽症”。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球气溶胶模式GEM-AQ/EC的1995~2004年10年沙尘气溶胶模拟,探讨了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源汇分布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大陆沙尘气溶胶源区主要集中在东亚的沙漠地区,有两大沙尘主要源区:覆盖蒙古国南部及中国内蒙中西部的沙漠地区和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亚沙尘排放量春季最大,占全年排放总量的66.81%,四月份达15.29Mt,夏季下降,秋季小幅度回升,冬季最小;东亚沙尘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及增强的趋势.东亚沙尘沉降高值区与源区一致,源区及附近以干沉降为主,远距离传输到中国东北、长江以南及西太平洋包括日本、朝鲜半岛,湿沉降占主导地位;沙尘沉降具有季节变化,其趋势与东亚沙尘排放量的季节变化大致相同,且模拟的10年沉降量呈上升趋势.东亚沙漠地区排放的沙尘主导了东亚沙尘气溶胶的变化,最大的净沙尘汇区集中在紧邻净沙尘源区的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西部.东亚地区春夏秋3个季节均是沙尘的净源区,而冬季强西风急流输入东亚以外的沙尘使东亚整体上为沙尘净接收区.东亚大陆大部分地区,沙尘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3km高度以下,在西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朝鲜半岛沙尘高值中心位于在对流层中层5km高度上下,在沙漠以北地区沙尘垂直廓线的高值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6~8km高度.  相似文献   

13.
埃及地处北回归线和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十分炎热干燥,其国土96%为沙漠覆盖,有“沙漠大国”之称。全国99%的人口、工农业都集中在狭窄的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地区。而广大的沙漠则为不毛之地,为改变这种不平衡状况,埃及政府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被认为“生命禁区” 的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沙漠,实际上并不乏生物种群,因其环境特殊,生物类群、数量和分布呈现特殊的规律和多样性,成为研究沙漠环境变迁的重要依据.考察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植物,翻阅古代文献和文物资料,有的记载寥寥数种,有的干脆以“一片黄沙”一笔代之.19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人们直接认识“生命禁区”的机会不断增多,但很少有人专门考察沙漠植物类群和资源.1987年秋,中国科学院沙漠综合考察发现沙漠植物共计20科53属73种.据专家鉴定,73种沙漠植物生活型组成是:高位芽植物占30.1%,地上芽植物占6.8%,地面芽植物占34.3%,地下芽植物占9.6%,一年生植物占19.2%;按叶级划分,小型叶种类占50.7%,微型叶种类占31.5%,细型叶种类只占17.8%;根据与水分的关系,旱生类占13.7%,中生植物占80.8%,湿生植物只占5.5%;73种中有69种均不同程度与盐渍化生境相联系,表现为适盐和耐盐特性.根据调查统计,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共有28个植物群系,其中荒漠类型6个、荒漠河岸林3个、灌丛9个、草甸9个(包括具有特殊生存机能的短命草或类短命草).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铁路两侧环境噪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调查任务的来源和目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客、货运输量逐年增加,车流密度、行车速度、调车作业也都急剧增加.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使得铁路运输部门的许多基层作业单位如站、段、调车场大多居于城市的内部,穿越城市居民区的铁路干线也在不断增加,铁路运输所产生的各类噪声污染在城市环境噪声中已占有明显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逐渐成为我国铁路支挡工程主要的边坡防护形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线路中的重力式挡土墙在长期使用下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既有线路堑地段重力式挡土墙进行科学的评估与技术加固,以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本文通过对重力式挡土墙的风险与定性分析,并对重力式挡土墙相关的评估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加固重力式挡土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85年首次报道南极上空15~20km处出现“臭氧空洞”后,臭氧衰竭一直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10年大气平流层臭氧浓度约减少2.5%,仅1991年就减少约2%.同年9月臭氧值达到历年同期最低值、“臭氧空洞”出现得早,在11~13km、25~30km高度首次观测到臭氧衰竭,衰竭量达50%.南极站也发现在25~30km高空,9~10月臭氧混合比比正常恒定的混合比低30~50%,臭氧降低时间约40天,速度为以往春天“臭氧空洞”形成速度的1/2.25~30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上旬,主要与极区平流层云(PSCs)有关.PSCs可能是威德尔海和帕默半岛地区的大气移动所致,由高山背风面气流在平流层25~30km高度产生.这一现象1991年比以往严重得多.PSCs使无活性氯转变为活性形式,没有阳光时也可使臭氧减少;使活性氮变成硝酸冰粒子,并在表面与含氯化合物反应释放出氯,春天阳光照射时变成活性氯致使臭氧显著减少.另外.30km高空臭氧衰竭也可能通过单纯化学反应发生,但只能部分解释此高度臭氧衰竭.11~13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下旬,由大量硫酸气溶胶导致.气溶胶对臭氧的作用在1982年墨西哥EIChichon火山爆发后引起广泛重视.1991年6月和8月分别发生了菲律宾Pinatubo火山和智利哈德孙火山爆发.Pinatubo火山爆发后的几周内,气溶胶(95  相似文献   

18.
腾格里——蒙语“天一样辽阔”,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建国初期,这里是一片荒漠,古人称之为“神点沙”、“黑堡沙”、“白骨甸大沙”、“大患鬼魁碛”等等, 可见其险恶和可怖。腾格里浩瀚如海沙滔起伏,西北风推波助澜催赶着流沙向南迁移,在沙海的东南前沿,被奔腾而来的黄河劈头截住,形成越积越高的陡峭沙坡, 已有180多米高的大沙岭与一河之隔的香山遥遥相对,两岸壁立,一水中流。由于大沙坡位于腾格里的东南最前沿,所以由此得名“沙坡头。”当这个名字与中  相似文献   

19.
科研人员利用镁铵代替钠碱蒸煮麦草、制浆造纸和副产的环保型造纸黑液中大量木质素的粘结性,经蒸发浓缩、改性处理,制作成环保型固沙保土有机肥。在中科院沙漠实验室进行了室内与野外全面试验,结果表明:固沙效果明显、抗风蚀性能很好,由于其有机质含量近40%,能增加沙漠和沙地养分,所以有利于沙漠植物生长而长期固沙。推广应用该成套创新技术成果,既能根除造纸废液的污染,又能解决固沙、治沙的技术难题;既有显明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与通过密西西比河排放大量化肥有关的恶生“死亡区域”(指海水溶解氧小于2.0mg/L的区域)又有扩大,这一靠近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区域主要形成于每年春季.最近测量表明它的面积已达22,000km2,而以前的记录是1999年的20,000km2.设在巴登鲁日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Nancy Rabalais领导了每年的测量工作.美国联邦政府已有一个整治缺氧行动计划,计划到2015年把这类区域缩小到5000km2. 墨西哥湾“死亡区域”又有所扩大@江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