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西西里岛东南部的拉古萨盆地中,被认为是主要生油岩的诺托组(上三叠统)和斯特雷佩诺萨组(下里阿斯统),是由毫米级至米级的粘土岩、泥灰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 除描述了沉积学特征和矿物学特征外,还描述了有机质的特征。采用生油岩评价技术和离析的干酪根,分析了未成熟样品中的有机质。就总有机碳(TOC)来说,最富含有机碳的沉积物(TOC>3%)通常是粘土。然而,所有岩石类型的氢指数(HI)非常高(HI达900)。干酪根的H/C原子比在1.2—1.6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干酪根的O/C原子比的分布范围相当大,确定两极干酪根的成分是可能的。用OPTIM法计算了每个极的典型有机样品的裂解动力学参数。 根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测结果,讨论了典型沉积物,尤其是纹层岩中有机质含量与性质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确定古环境的方法,概述了最有利于有机质富集的条仵。一般的环境是局部坍塌的三叠纪碳酸盐台地。生油潜力最大的岩石既不与诺托组的藻类沉积纹层岩有关,也不与斯特雷佩诺萨组的盆地粉砂质相有关,而是与这些相内的黑色页岩夹层和富含粘土的纹层岩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核磁共振法(NMR)测定的干酪根的~1H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随埋深增大而有规律地增加。温度每增加10℃,有机质成熟的反应速度就增加一倍。从MITI-滨勇知钻井泥质岩中分离的干酪根样品,其T_1与古地温的关系图是充分考虑时间后绘制的。5个钻井和2个露头剖面样品的古地温梯度是在与MITI-滨勇知标准数据比较的基础上计算的。用这种方法算得的古地温梯度值,略低于不考虑干酪根的绝对地质年龄而算出的古地温梯度值。这一证据可用所有取样地点的沉积速率比MITI-滨勇知的低来解释。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根据沉积物所含不溶有机质(干酪根)的碳同位素比值来推断源岩一油的相互关系,因为每种干酪根都有受显微组分组成控制的特定值。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表征从各种干酪根中分离出来的每种显微组分的δ13C值,并检验每种显微组分是否都有特定值。首先,利用比重分离法从绿河页岩、Kimmeridge粘土、猿煤和其它典型样品中分离出干酪极的显微组分组(Kinghorn和Rahman,1983)。在高倍显微镜下,通过目视干酪报法利用干酪报的荧光特征,可将无定形干酪根细分为三部分,即发荧光的(FA)、弱荧光的(WFA)和非荧光的(NFA)的无定形干…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总结了地质物质显微光度测量的某些流行的应用和最近成果,特别是记录了分离的干酪根和抛光岩石样品的矿物的反射率和紫外荧光光谱综合资料。讨论内容包括对各种类型的生油岩和干酪根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多尔盖莱金矿带的克洛高一圣戴维兹金矿山和几个小矿山的矿化脉(包括包裹体流体)、蚀变围岩和页岩主岩中的矿物进行了同位素测定。作为矿化主岩的克洛高页岩建造含有方解石(平均6‘’C为一11.5脉PDB)和石墨(平均6’‘C为一22.2幼PDB),得出其平衡的同位素交换温度为300”~315C土20C(可能的变质温度)。矿化脉方解石的碳同位素比页岩中的方解石轻,后者的平均6“C为一12.9%。PDB。矿化脉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9.6%~11.OM。SMOW)类似于页岩主岩石英(9.4饰~13.6轨SMOW)。由于方解石总是极富‘’0,故即使在同…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南阳、泌阳及倪丘集三个凹陷不同时代、不同沉积环境的62个干酪根样品进行了元素分析、透射和反光镜鉴定及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其化学类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2)海相碳酸盐岩中的干酪根富含~(12)C(δ~(13)C<-28%),干酪根的δ~(13)C值不能有效地反映海、陆相有机质的相对输入;(3)随沉积-成岩过程中有机质氧化程度的加深,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变重(δ~(13)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德士古公司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应用热解色谱和热解-气相色谱资料研究生油岩方面的新成果。 应用热解色谱,并通过分析矿物基质、有机碳丰度及成熟度的影响,提出了S_2与有机碳含量关系的新的干酪根分类图。并提出了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类型干酪根S_2的变化范围,以作为评价有机质质量的标尺。 本文旨在阐述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方法,从不同类型生油岩中分离出各种微量有机组分,并测定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评价它们各自的生油潜力,并结合煤和页岩的研究,对各种类型有机质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提出了Ⅰ型、Ⅱ型干酪根可作为油源,Ⅲ型干酪根不能作为油源。并提出油气生成指数可用于划分干酪根类型。  相似文献   

8.
含Ⅱ型干酪根的生油岩的生油-时间和深度可以应用阿雷尼厄斯方程和时间-温度指数(TTI)图来确定。阿雷尼厄斯方程中的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可通过对这样一些岩样进行加水热解实验而获得,这些岩样中干酪根的组成范围落在大多数油气盆地的Ⅱ型干酪根范围内。E值和A值可用来建立确定这些具有标准化学组成范围的大多数Ⅱ型干酪根的生油始止图。这些标准干酪根活化能变化与硫含量成反比,硫含量最高的干酪根具有最低的E值,生油最快,而硫含量最低的干酪根具有最高的E值,生油最慢。根据硫含量从高到低和生油所需的时间由少到多,温度由低到高,把这些标准的干酪根依次称为ⅡA,ⅡB,ⅡC和ⅡD型。用图解法确定了两个盆地模式中Ⅱ型干酪根样品的ΣTTI_(ARR)值,将这些ΣTTI_(ARR)值与用2000个增量的计算机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图解法结果在计算机结果的±3%范围内。世界上主要是Ⅱ型干酪根生油,因此这些图解对于勘探区生油窗深度的初步评价应该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正> 对于可溶性碳质物料,使用~(13)C、~1H 核磁共振(n.m.r)及元素分析的综合方法,可以得出诸如芳碳率、芳氢率、平均脂链长度、甲基和季碳含量以及芳构缩合度等平均结构参数。对于煤和油页岩干酪根等固体燃料,由于它们在普通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有限,因而使问题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加水热模拟实验中藻干酪根X射线衍射(XRD)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其XRD谱图的演化特征、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及其与油气生成的关系。研究结未发现,藻干酪根的XRD参数间均具良好的相关性,与干酪根的H/C原子比也都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作为有效的热演化指标,其中以Fa和D002最好。该藻干酪根开始生油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35和3.8A,生油高峰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50和3.65A。  相似文献   

11.
长坑金银矿床方解石的δ13C值为-3.23‰,方解石和石英的δ18O分别为8.64‰~18.61‰和9.60‰~13.0‰,其范围与其它卡林型金矿相似。结合大本(Ohmoto)模式的理论分析,认为成矿热液的总联同位素组成可大致取为-2‰~-17‰,即碳主要来自地层中的沉积碳酸盐,部分来自有机碳。推导出水岩交换过程中流体氢、氧同位素演化的一般性协变方程并进行了理论模拟,认为成矿流体以燕山晚期一第三纪的加热大气降水或建造水为主。  相似文献   

12.
现在干酪极的分类法有许多缺点,特别是对无定形干酪根,关于生烃能力迄今为止仍然未加区别。因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密度分割、元素成分和光学特征的实用干酪根分类法,利用干酪根的生烃潜力指标来鉴定区分干酪根。该分类法首先把所有干酪根分为类脂组和腐殖组。类脂组干酪根再细分为高类脂亚组(高产油源)、中类脂亚组(有生油潜力)、变类脂亚组(有生气潜力)和低类脂亚组(无生烃潜力)。同样,腐殖组干酪根再细分为高腐殖亚组(有些生气潜力)、中腐植亚组(主要气源)和低腐殖亚组(无生烃潜力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主要油气田都位于从北海道中部延伸到本州东北部的地区。主要产油气地层一般是秋田盆地的中中新统(约12~10Ma)女川组和其它盆地的同位地层。这些地层组主要由燧石岩、硅质页岩、硅藻岩、泥岩、泥灰岩和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用岩石评价仅分析得出的相当于女川组的青森盆地的中新统大枥和女川组源岩的生油潜力表明,与该盆地的其它地层组相比,其生油潜力具最高值。TOC、S1和S2的平均含量一般增高的顺序是泥质岩→硅藻岩→硅质页岩→燧石岩。对质页岩的有机质属于Ⅰ型,泥庙岩的属于Ⅲ型,而硅藻岩和送石岩的则为Ⅱ型和Ⅲ型之间的过渡型。这些岩石的有机质的成熟度一般比平均源岩要低。除了n-烷属烃和芳香烃外,通过热解气相色谱还在干酪报产生的烃类中发现了许多未知成分。根据芳香烃(甲苯十p-二甲苯)、轻n-烷属烃(C8~C10)和重n-烷属烃(C11~C20)的相对含量,这些岩石可分为三类:轻n-烷属烃和普通芳香烃(主要是燧石岩)类、富重n-烷属烃和贫芳香烃(主要是硅质页岩)类和贫轻n-烷属烃和富芳香烃(主要是硅藻岩)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沥青的豆甾烷、麦角甾烷和胆甾烷的成分比可以证明,有机质的类型具开阔大洋成因性质。成熟度的化学指示剂(如CPI和甾烷与三萜烷的异构化)可能  相似文献   

14.
生油岩五环芳烃的热演化及成熟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中生界生油岩中的五环芳烃化合物的热演化呈规律性变化。成熟度较低的样品中的含量较高,苯并芘和苯并荧蒽的含量较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含量逐渐下降,而苯并芘和苯并荧蒽的含量不断增多,这表明两者的成因及其演化途径不同。前者可能为有机质早期演化的产物,而后者主要来自环化和芳构化作用。生油层剖面样品分析资料表明,苯并[e]芘/和(苯并[e]芘+苯并[a]芘)/之比值是良好的成熟度参数,它们可指示生油岩成油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引言直到1968年,JOIDES 开创深海钻井和取芯方案以前,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局限于埋藏深度小于50米深的未成岩的海洋沉积物样品。本工作叙述了五个钻井中的十五块岩样的分析。最深样品的取芯是534米(钻孔3)属中新世;年代最老的样品是从钻孔6(153米)取得的,属始新世。本研究我们试图去分析烃类。脂肪酸,色素(绿包素和卟啉)和氨基酸。对全部沉积样品中的有机碳和某些可抽提的以及不可抽提的残渣(例如:腐殖酸和干酪根)进行了 C~(13)/C~(12)比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近几年来,热解分析对生油岩潜力的评价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这种方法通过在惰性气体中,加热全岩或分离的干酪根样品使其降解程度发生变化。热解产物可直接提供给一个或多个检测器,以记录总产物的演化和产率。热解器还可以与气相色谱和质谱连接,以测定热解产物的详细组成。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快速测定潜在生油岩样品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生产类型的热解-气相色谱系统,同时,还讨论了一种检测和鉴别由运移的烃类和钻井添加剂而引起的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交叉极化(CP)和魔角自旋(MAS)~(13)C核磁共振(NMR)是一种比较新的磁共振技术,这种技术可提供固体物质中碳分布的结构资料。CP/MAS可直接对固体物质进行测量,无破坏性,因此几乎无需样品制备。CP/MAS技术对于研究化石燃料有着广泛的潜在用途,其应用范围事实上可从自然界的纯地球化学问题到处理工艺和燃料利用,特别是对难处理的固体物质如干酪根和微溶物质如煤的研究很有前途。在CP/MAS技术还在发展形成阶段,就已经应用于油页岩和煤的研究了。对于许多煤样品来说,虽  相似文献   

18.
来自楚雄盆地三叠系地层的三个沥青样品长直链烷基苯在C16~C20范围内具强烈的偶碳优势。正构烷烃和烷基环己烷与烷基苯分布的差异表明:偶碳数烷基苯不可能来自直链脂肪酸,也不可能来自一些细菌和某些藻类生物体中的环己基脂肪酸,它可能是成岩作用阶段,在矿物催化作用下偶数碳醇与生物体中简单的芳烃化合物进行烷基化反应抑或是在深成作用早期,长链偶碳数伯醇通过自由基反应与存在于干酪根中苯进行烷基化作用而形成。烷基苯这一分布特征与热演化没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固体~(13)C-NMR技术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应用该技术所测算的干酪根结构参数“芳核平均结构尺寸”能较准确地反映碳酸盐岩的热成熟度。首次提出芳核平均结构尺寸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在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中具有“三段式”特征。利用这一成果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进行了测定,与地质背景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20.
大平原北部的蛋白石植物岩(Opal Phytoliths)中封存碳的~(13)C/~(12)C比值可作为重建古气候的依据。宿主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植物岩中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沿气候梯度土壤表层分布的植物岩的~(13)C/~(12)C此值反映了当前植被中C_3和C_4植物的比例。土壤中植物岩的δ~(13)C值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多种作用引起的:尘土对土壤表面的埋藏作用、生物扰动和可能由于雨水的渗透而引起的淋滤作用。此外,尘土和植物根系对植物岩的贡献是否有同位素效应还不清楚。土壤中植物岩的δ~(13)C值随~(14)C年龄的减小而增加,表明全新世期间,本区C_4植物的比例增大。视年龄为全新世中期的植物岩主要以C_4植物独占优势,这一事实与干旱的中全新世古气候解释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