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起重机械超速保护开关定期检验无定量检测手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超速保护开关检测装置。该装置由测试台、安装架和测控系统组成。超速保护开关固定在安装架上,通过联接器与变频电动机联接并同步旋转。测控系统通过微处理器处理超速保护开关转速信号和触头动作信号,实现对其整定值的检测。试验表明,该检测装置可以准确测定超速保护开关整定值,为检验人员判定超速保护开关合格性提供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检测电梯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存储记录仪的两个测量通道同时检测制动器断电信号和制动器微动开关动作信号,通过比较两个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得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响应时间。本文对电梯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专项抽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用电梯存在制动响应时间超标的情况,且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部件,其制动响应时间远小于不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部件的制动器。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对交叉口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测等方法对机动车绿灯倒计时对我国驾驶员的心理及驾驶行为进行调查,解析机动车绿灯倒计时信号对驾驶员心理与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机动车绿灯倒计时既不利于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又降低了通行效率,因此得出应谨慎使用机动车绿灯倒计时的结论。同时建议采取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黄灯的含义进行修改,并在闯红灯抓拍系统中增设闯黄灯超速自动抓拍功能,以减少信号过渡期间超速抢灯现象的发生,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4.
0 前言 为减少对视觉和听觉险情信号误解的危险,规定一个险情和非险情体系把不同紧急程度都考虑在内。1 范围 本国际标准适用于所有各种类型的险情信号,信号需符合EN292-2中5.3要求(5.3信号和报警装置 视觉信号如闪光灯,听觉信号如警报汽笛,可用于即将发生危险事件。如机器起动或超速报警时。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道路特征干预出租车超速行为,搜集成都市区内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数据,识别其超速行为,并采集道路特征数据,以各道路的出租车超速频数及平均超速严重度为超速特征,应用全局莫兰指数和4类空间回归模型,分别确定超速特征及道路因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显著影响出租车超速特征的道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出租车超速行为和道路特征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对超速频数的拟合效果最好,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平均超速严重度的拟合效果最佳;路段的相接道路数、出入口数及车道数明显增加超速频数;道路长度和车道数显著增大平均超速严重度;施工区和单行道均与超速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6.
郑曲飞 《劳动保护》2011,(2):100-101
针对起重机械中如何设置超速保护的问题,本文介绍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对起重机械超速保护的相关要求,提出可以在起重机械上应用的超速保护形式以及加装和检验超速保护的方法,加强超速保护在起重机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事故类型中,电梯上行超速事故是比较常见的,也是产生危害较大的一种。下面就结合检验工作实际,围绕电梯上行超速事故的原因分析、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要求、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类型及选择、电梯夹绳器选用和改进的建议和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浅显的见解,确保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电梯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通过对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配置及动作速度的要求分析,阐述了各类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以及动作速度的校验方法,电梯安装维保和电梯法定检验时应对电梯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进行检验,确保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有效,防止电梯冲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电梯超速保护包括下行超速保护和上行超速保护,对上行超速问题(包括冲顶事故),虽然设置了井道上行限位和上极限开关,但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实论证,阐述了在用电梯增设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以期得到行业重视,降低电梯轿厢上行超速风险。  相似文献   

11.
超速保护装置是起重机应用中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本文阐述了起重机超速保护装置的特点,特别针对钢丝绳电动葫芦的超速保护装置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操作方便、适用性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遏制屡罚屡犯的超速违法惯犯,探究重复超速违法行为罚款模式及其适用条件。搜集德阳市2015—2017年机动车超速违法记录,划分超速违法车辆类型,量化超速违法行为收益,构建交通违法行为低额单一罚款、递增罚款、高额单一罚款模式,提出超速违法行为产生的社会福利计算方法,比较可接受收益和非法收益均不变、可接受收益可变而非法收益不变2种情况下3种罚款模式对应的社会福利大小,确定各罚款模式的适用条件,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若超速违法行为导致的社会损失较大,则递增罚款模式比低额单一罚款模式更优,但不如高额单一罚款模式;反之,则相反;递增罚款模式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在对本地某企业铸造车间的一台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改造检验过程中。对这台5t通用桥式起重机加装的超速保护装置进行了检验。采用的是一种使重物超速下降的模拟试验方法。第一次试验超速保护装置失效.原因是超速开关接线错误。经整改后重做试验,合格。该项模拟试验方法如下:(1)起升一个重物,离地约3m高;  相似文献   

14.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电梯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1电梯上行超速保护的定义解释及其要求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在电梯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用来使轿厢制停或有效减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一般由速度监控装置和减速装置两部分组成。通常采用双向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装置检测轿厢速度是否失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旋转摆动类游艺机发生事故的原因,设计了防止该类游艺机失控超速的超速控制装置,并对游艺机的管理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引起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 众所周知.如今的电梯的保护装置还是比较可靠和安全的。电梯经过强迫减速、限位保护、极限保护等一系列保护装置后。一般不会发生超速冲顶的事故的。但从电梯的机械组成结构上来看,还有存在超速的可能的。第一,现在的曳引式电梯是靠主机上的曳引轮轮槽与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来实现传动的,当曳引轮的轮槽磨损严重会造成打滑,这是就会发生电梯中所说的“溜车”。第二,齿轮和蜗轮啮合失效,也会导致电梯的超速。此外。当制动失效时电梯也存在超速现象,即发生抱闸故障、制动器刹车摩擦片过度磨损、制动回位弹簧回复力不够或失效等情况。但这些电梯超速的可能.可以总结为在轿厢空载上行时,对重侧的重量大于轿厢的重量的情况下。当传动系统、曳引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时,都可能造成电梯轿厢上行超速。  相似文献   

17.
<正>曳引式电梯是由电磁力驱动曳引轮带动曳引绳、曳引绳牵动轿厢实现垂直上下运行的设备。按照曳引工作原理和事故案例统计,在电梯运行状态转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轿厢上行超速与下行超速的几率和危害大致相同。电梯轿厢下行超速保护问题早已通过限速器一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国家标准GB 7588—2003提出了电梯应装设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本文对曳引式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保护装置的设置要求、特点、检验内容与方法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探讨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系统保护模式,这种系统模式是通过电梯的电气防滑保护和改进的电梯超速保护的结合,作为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这种系统保护模式虽然利用了轿厢原有的超速保护装置,但通过超速保护装置与电气防滑保护的配合,不仅具有很好的容错功能,而且成本较低,并能明显减少超速保护动作的次数和对电梯其它部件的损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起升机构超速故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Petri网可视化的图像表示方法建立起升机构超速故障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关联矩阵进行推理计算,清晰地表示出起升机构超速故障与其相关因素的动态解耦关系,推理方法效率高且通过实际事故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对于类似相关领域的故障预估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电梯监督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09)于2010年4月1日的正式实施以及《电梯试验方法》(GB/T 10059—2009)于2010年3月1日的正式实施,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相关要求,检验方法也在新颁布的检规和标准中得到进一步明确。因此,在新检规和新的电梯试验方法已经正式实施之际,有必要对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结构、设计、特点以及检验内容、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番探讨。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组成及存在的问题1.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组成型式及要求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