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各地经常出现因液化石油气超量灌装而发生的爆炸事故。液化石油气为什么不能超量灌装呢? 一个15公斤装量的液化石油气气瓶,按规定其容积不得小于35.5升。在温度为15℃时,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为0.00306,灌装15公斤液化石油气后,其体积占气瓶容积的90%,其余10%为安全膨胀空间。因此,在温度不高于50℃时,只要装量合适,气瓶所受内应力保持低于16公斤/厘米2的设计压力,就不会发生爆炸事故。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为15℃时,丙烷液化石油气每公斤为1.941升;温度在25℃时,每公斤为2.020升;温度在45℃时,每公斤为2.166升。如果在15℃时将一个装…  相似文献   

2.
《江苏劳动保护》2011,(2):42-43
随着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越来越广泛,民用及工业用气量也越来越大,所以液化石油气储罐站也越来越多。多年来,笔者参与了多个液化石油气储罐站的设计审查、施工、运行管理的检查验收工作,特别是储罐站工程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液化石油气气站在设计、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留下一些安全隐患。现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晓武 《安全》2013,(11):47-49
正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但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对50余家液化石油气储存、经营企业的调研,发现储罐在工艺流程设计中,虽然有液化石油气储罐防泄露措施,起到降低安全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和防止环保污染事件发生的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缺陷,不能在液化气泄露情况下进行倒罐和将泄露储罐液化气安全的移出,仍可能发生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4.
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考虑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结构特点,基于31组试验数据,推导得到确定短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新公式,以及区分长、短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临界长度计算公式;采用11组试验数据验证了用中径公式确定长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液化石油气储罐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温度控制双重功能,能有效地防止液化石油气储罐因温度过高而可能引发的各种危害,同时减轻了液化石油气站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快速、准确测定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含量的问题,本文旨在提出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含量的方法。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的添加量、柱长10m×4mm,热导池检测器,氢气做载气,归一法计算样品中二甲醚含量。样品五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8.0%之间,检出限0.1%.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以其使用方便、燃烧干净、热效率高、节省时间等优良特性,已逐渐普及到城镇绝大部分家庭。液化石油气届甲类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火灾的发生和发展都很快,如何处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泄漏或失火事故,避免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是广大群众应掌握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识。液化石油气钢瓶属耐压容器,一般有10公斤、15公斤、50公斤三种容量型号,设计压力一般为1.6兆帕,要求保证在一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使用。用户在使用钢瓶的过程中,万一出现泄漏事故,应迅速将漏气钢瓶移到室外安全空旷处,或及早打开门窗,加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50t储备量的液化石油气站潜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采用蒸气云爆炸及扩展蒸气云爆炸两种分析方法,对其事故后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很大,蒸气云爆炸远高于扩展蒸气云爆炸的破坏范围。本文分析结果可为液化石油气站日常管理以及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并以上海市为例,评估了液化石油气运输爆炸事故的危害,包括不同数量的液化石油气爆炸的影响范围和伤亡人数.最后,提出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可为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并以上海市为例,评估了液化石油气运输爆炸事故的危害,包括不同数量的液化石油气爆炸的影响范围和伤亡人数。最后,提出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可为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济南一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从某压力容器制造厂购进数台50m^3液化石油气储罐,在运行一年两个月后,发现其中一台储罐内部传出清脆的异常声响,每隔数分钟响一次,连续观察数天,异常声响依然存在。为安全起见,用户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全部抽出,暂停使用。我所对该储罐作了原因分析及缺陷处理。1设备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涂文勇 《安全》2019,40(2):12-14,18
为了提高液化石油气罐车采用压缩机卸车法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对某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作业时其顶部安全阀意外开启泄压的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了导致罐车顶部安全阀意外开启泄压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人违章作业导致储罐与罐车罐体内气相液化石油气压差安全裕量严重不足所致。同时探讨了在夏季高温环境采用压缩机法对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作业时液化石油气罐车顶部安全阀整定值设定、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罐车罐体内气相液化石油气压差安全裕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方便、高效、无污染的燃料,广泛应用在民用及工业之中。随着液化石油气供应量的迅速增加,全国许多市、县都修建了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而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若逸散到空气中,在火源作用下,就可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从而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液化石油气大部分储存在城市或城市边缘的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4.
在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须知中有这样的规定 :严禁在地下室使用液化石油气。这是因为 :第一 ,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比空气大约重 0 5倍。如果在地下室使用液化石油气 ,一旦泄漏出来 ,就很容易在较低处聚集。液化石油气长时间聚集 ,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到明火就会爆炸。第二 ,一般地下室里空气流通都不太好 ,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不容易扩散出去。这样一来 ,液化石油气也会不断聚集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第三 ,由于地下室里空气流通不好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 ,空气不容易及时补充进去 ,因而会造成氧气供应不足。由于缺少氧气 ,可能使液化石…  相似文献   

15.
田宏 《劳动保护》1999,(4):32-33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接收和储存液化石油气,并灌瓶和装卸槽车的危险场所,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别是当液化石油气贮罐发生泄漏时,极易酿成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搞好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液化石油气沸腾液体扩展蒸汽云爆炸事故后果,采用ALOHA软件对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进行研究,基于液化石油气泄漏量、空气湿度、风速、储存温度等爆炸事故后果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泄漏量越大,沸腾液体扩展蒸汽云爆炸事故产生的火球直径越大,燃烧时间或热辐射时间越长,且造成的危害范围越大,事故后果越严重;随着空气湿度增加,事故影响的范围逐渐减小,事故后果相对减小;随着液化石油气储存温度增加,事故影响范围逐渐减小;风速对于事故影响范围无影响;空气湿度、储存温度及风速对火球直径及火球燃烧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1.引言液化石油气做为一个重要能源已在居民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我省各地市普遍建立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以适应供气需要。据统计,全省已有47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由于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浓度下限低(05%),这样泄漏少量的液化石油气,即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最低点燃能量低(仅为外25:]),遇到各种火源,极易引燃:又由于单位气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是其液态时的200~300倍,这样有可能形成很大范围的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因此,有关部门把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视为重大事故隐患单位。危险分…  相似文献   

18.
自从液化石油气进入千家万户以来,它以方便、干净、热值高、污染轻等优点,很快在城市居民中普及使用,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家庭和周围环境清净了许多,也使城市的天空多了一些蓝色.作为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液化石油气钢瓶在我们身边使用已有20多年了,人们都知道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因此平时对液化气的使用十分小心和注意.可是,人们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却很少关心和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对钢瓶本身不太了解,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性能和质量不够重视,只知道要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而忽视了作为载体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高热值燃料,已在工业生产和民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液化石油气是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低.点燃能量小,加上液态石油气减压后易气化,单位重量气态石油气是液态时的250~300倍,因此,少量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也会造成大量泄漏时的同样结果,一旦与明火相遇,就会形成很大范围的火灾爆炸区域.国内外由于液化石油气引发的特大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液化石油气站的危险源控制就显得极端重要.  相似文献   

20.
堵金富 《安全》2010,31(7):35-38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燃气却事故频发。如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m^3、储存170t液化石油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