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中水回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微生物进行试验检测与分析,发现循环水进行前期处理后水中大肠菌群、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分别为5个/ml、110个/ml和0.7个/ml以下,均在安全限度之内。对循环水中的异养菌检测分析发现其值在105~106个/mL范围内波动,形成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主要危害,提出影响火电厂循环冷却系统的主要影响菌类为异养菌的结论,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的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火电厂,不仅可解决电厂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且可减轻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膜法在火电厂中水回用方面的原理、工艺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论证,指出了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氧化絮凝复合床在火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化絮凝复合床水处理新技术(OFR)利用电解氧化法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系统简单,运行稳定,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明显等优点,适合于火电厂及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废水处理新设备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火电厂废水处理现状,主要论述了气浮式水力旋流器、膜式过滤器和机械蒸汽压缩蒸馏器在处理电厂废水中的应用.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种新设备均可用于火电厂相应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处理及减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中和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影响中和处理的因素,并提出减少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复合式厌氧流化床反应器(UBF)-曝气生物滤池(BAF)-气浮-超滤(UF)-树脂吸附-反渗透(RO)”工艺对低浓度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60 d的现场试验重点考察了树脂吸附对RO产水率、产水水质以及浓水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RO产水COD≤30 mg/L、产水率为75%~80%,满足中水回用要求;RO浓水COD≤150 mg/L、色度≤50倍、SS约为35 mg/L,符合纳管排放标准;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平均处理成本为5.11元/t,扣除中水回用节约的用水费用后,综合处理成本仅1.36元/t。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内外近期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处理模式和存在的缺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垃圾的预处理,提出了基于垃圾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介绍了废塑料制作建筑板材的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垃圾产业市场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系统的最优模式:垃圾生产子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子系统和垃圾最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提出居民初步分类与政府组织下的"拾荒者合作社"精细分类相结合,按照处理技术的不同,将城市生活垃圾分成 5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生活垃圾流向的系统设计,保证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后讨论了政府在垃圾产业最优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可以借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管理措施 12项.  相似文献   

9.
SPD型高效气浮装置在火电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SPD型高效气浮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工艺特点和在火电厂中的运行使用情况。该工艺适合火电厂工业废水处理,具有投资低、占地少、处理废水速度快及处理水量大等特点,在火电厂废水处理中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山西省总发电装机容量达5024MW,其中火电占96%,年排灰量300余万吨,每排废水9600余万吨。预计到2000年,年排灰量将达1300余万吨,年排废水将达30000余万吨。因此,对燃煤电厂的废渣和废水进行综合治理污水资源化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为了探索利用火电厂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再将污水回收利用,我们对神头电厂生活污水不经生物处理直接冲灰进行了现场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了小型试验,探讨了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为火电厂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可行的生活污水和粉煤灰综合治理方法。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从1989年3月至199…  相似文献   

11.
冀云  赵远  董向阳  王霞  操林海  刘钰 《化工环保》2019,39(2):153-157
在中试吹脱装置上,通过投加低浓度促脱剂协同传统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氨氮质量浓度2 369~3 600 mg/L)。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阴离子促脱剂的氨氮去除效果优于阳离子促脱剂,且促脱剂的碳数越高越有利于氨氮的去除;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pH 12.0、废水温度50℃、吹脱时间5 h、促脱剂投加量25 mg/L、气液比600∶1;该条件下,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促脱剂协同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氨氮去除率可达99%以上,高于传统吹脱法2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华宁海发电厂二期2×1 000MW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工程的调试及运行实践,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特点、处理工艺流程及调试运行参数,探讨了废水处理系统合理化运行规律,为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UV_(185 nm)-H_2O_2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棘白菌素类抗生素发酵废水。结果表明:UV_(185 nm)-H_2O_2组合工艺较好地实现了高浓度棘白菌素类抗生素发酵废水的强化处理,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UV_(185 nm)光氧化工艺;在废水pH为2.50、光照时间为60 min、H_2O_2投加量为5 g/L、反应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UV_(185 nm)-H_2O_2组合工艺对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6.4%和46.9%;该联合氧化过程需在酸性体系中进行;联合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蜂王浆提取物类黑褐色物质,处理出水中显色物质的种类明显减少,实现了废水的高效脱色。  相似文献   

14.
翁棣 《化工环保》2003,23(5):283-286
研究了在有或无紫外线 (UV)照射的条件下臭氧 (O3 )对磺基水杨酸废水的处理效果。用O3 与UV协同处理磺基水杨酸废水比仅用O3 和仅用UV的处理效果好得多 ,其COD去除率大于后二者的COD去除率之和。试验选用的动态O3 /UV法处理磺基水杨酸废水的工艺条件为 :O3 发生器放电功率 90 %× 180W ,UV功率 14W ,废水循环流速 10 0mL/min ,处理时间 90min。在此条件下 ,废水COD去除率可达 80 %左右。在上述的O3 发生器放电功率、UV功率、废水循环流速条件下 ,处理 1min时废水变澄清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近年来传统铁碳微电解法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污泥处理和重金属去除、低浓度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投加其他金属以催化反应的改性微电解法的废水处理效果,以及微电解与电场强化、微波强化、Fenton氧化、生物处理、物化法等其他工艺联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相关微电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谭克峰 《化工环保》2018,38(2):191-195
采用混凝—光催化氧化(UV-NaClO或UV-H_2O_2)组合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煤制氢生产中排放的含氰废水,并在实验室研究(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大规模试验(中试)。小试结果表明:混凝工段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不调节混凝pH、混凝剂投加量200 mg/L;相同氧化剂投加量下H_2O_2溶液氧化降解氰化物的能力较NaClO溶液强,后者虽可将总氰化物质量浓度降至1 mg/L以下,但氧化剂消耗量过大。经反复试验和综合分析,将中试工艺改进为沉降—UV-H_2O_2工艺。中试结果表明:采用沉降—UV-H_2O_2工艺处理含氰废水,处理效果显著且稳定,处理成本低廉(约为8元/m3),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樟脑和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隔油-混凝-气浮-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某化工厂樟脑、龙脑等萜类化合物废水,对处理装置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运行难点提出了解决途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含高浓度硫酸根的萜类化合物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很好,出水COD在86mg/L以内,低于广州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UV/Fenton预氧化程度和混凝处理条件对模拟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为14.1%;当UV/Fenton预氧化处理过程中H2O2的质量浓度为150~300mg/L时,废水的混凝性能可提高1.5倍以上;当H2O2质量浓度为450mg/L、光反应时间为30min时,采用UV/Fenton氧化一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2.7%。苯酚废水采用UV/Fenton预氧化处理后,进行混凝处理过程的适宜pH为6.5,混凝剂Fe^3 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9.
将臭氧分别与超声波、H2O2、紫外光等联用,深度处理干法腈纶生产厂生化池出水,对各种联用技术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2 L/min、反应时间30 min、臭氧加入量3.5 g/(L?h)的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臭氧-超声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30.0%;当H2O2加入量为0.4 mL/L时,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50.7%;当紫外灯功率为40 W时,臭氧-紫外光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49.9%;在各种联用技术中,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运行成本最低(为7.5 元/t),且处理后出水COD为143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综合考虑,臭氧-H2O2联用技术是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力空化-O3氧化与超声吸附法联合处理煤气化废水。吸附剂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制得。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水力空化-O3氧化与超声吸附的适宜处理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废水进行联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O3通量194.4 mg/L、空化时间60 min、入口压力0.4 MPa、废水pH 10.00的优化条件下,水力空化-O3氧化对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67.3%和57.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超声吸附法处理废水,在吸附剂投加量0.06 g/mL、超声时间60 min、废水pH 4.00、吸附温度25 ℃的优化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COD和苯酚质量浓度分别降至317.1 mg/L和117.9 mg/L;COD和苯酚的总去除率分别达97.9%和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