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一些城市正大力推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复垦工作,部分地块复垦后实施农业利用,但针对工业用地复垦的相关环境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存在一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为给国内低效工业用地复垦土地的污染风险管控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分析总结了北美地区废弃工业场地复垦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复垦风险分级管控流程与方法,以及暴露途径安全阻控措施、低成本生态修复措施、选种低累积型农产品等最佳管理实践。结合中国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制定本地化复垦土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研发轻、中度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构建复垦土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人粪尿污染城市水环境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市为例,指出了生活污染在某些城市已置换了工业污染,成为污染城市水环境的主体。而人粪尿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提出了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人粪尿资源化,变害为宝的治理人粪尿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市建设的战略重点及对策研究——以江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著名县级市,针对该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特色,作者提出建设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立足于发展与控制相结合的思路,认为要从工业用地的生态整合、产业生态化的基本途径、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以及生态文化等方面来构建江阴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三明钢铁厂优化工艺结构,采取炼钢全连铸,轧钢-火成材,焦炉煤气置换等清洁生产技术;改善能源配置,推广应用少污染,无污染的原,燃料,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污染土地置换开发管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污染土地置换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法律、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问题.选择管理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美国、欧盟国家、加拿大以及日本作为案例,深刻剖析国际上污染土地置换开发管理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有效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公平合理的经济责任界定、合适的资金筹措机制、灵活选择土壤污染修复目标、污染土地风险评估等级划分、多利益方的共同参与等6点启示,以期对我国日益受到重视的污染土地置换开发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废铁片作为置换剂,从线路板污泥酸浸液中置换回收铜。结果表明,废铁片置换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片用量为30 mg/mL浸出液,反应时间为6 h,温度为35℃,无需进行pH值调节,直接用原浸出液进行置换反应,此时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1.82%,铜的纯度可达到98.96%。对置换出的海绵铜粉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该铜粉的形貌主要是类球形。铁片置换沉淀海绵铜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18.30 kJ/mol,该反应属于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有机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实验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苯,甲苯和萘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水吸附平衡过程,在水溶液中生物降解过程以及在湿地系统(即土壤-水-微生物系统)中生物降解过程,并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有机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过程综合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利用模型,定量预测了污染物生物降解所需的时间和程度,并提出动力学因子FK,判断污染物湿地生物降解速度的控制因素,定量预测了污染物在土壤固相的浓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辐照降解水中4—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探讨了高频超声波(1.7MHz)降解4-氯酚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研究了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的效果,并讨论了4-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为一级反应,超声波空化效应在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半透膜囊对水中游离态铜的吸附作用,比较了装填不同型号树脂的半透膜囊的吸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量阳离子含量较铜离子含量高三个数量级的条件下,所研究树脂都能选择性地吸附铜,其中Chelex100与AmberliteIR-120树脂对铜的亲和性最强。吸附过程在数十天内呈线住,且远未饱和。藻类、细菌及各类杂质的存在对吸附过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境技术验证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生态环境创新技术,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焦化污染地块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对原位热脱附-水平井-化学氧化耦合修复技术在山西某焦化污染地块上应用的可行性、绿色性、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一个修复周期内(3个月)将焦化污染地块中多环芳烃质量浓度降低到修复目标值,达到修复效果。修复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经处理后均满足相应排放要求。通过对修复过程中固废产生量、耗水量、耗电量、运行成本等指标的核算,可知该技术具有资源能源消耗较少、处理成本较低、针对不可开挖地块的修复具有较强适用性等特点。原位热脱附-水平井-化学氧化耦合修复技术可应用于焦化污染地块包气带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生态城市的内涵、目标、主要特征、功能与结构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并总结出城市发展的趋势。以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构成要素、评价标准和度量方法为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符合江苏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在对生态城市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两个市的生态城市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用修正的E-L模型描述二元VOCs气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VOCs气体二元吸附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甲苯-苯、甲苯-乙酸乙酯、甲苯-丙酮、丙酮-乙酸乙酯及苯-丙酮二元吸附体系,吸附过程存在置换现象,即随着高沸点组分在床层内吸附量的逐渐增加,相对挥发性大的低沸点组分更易脱附,出现高沸点组分置换低沸点组分的现象,表现为被置换组分的穿透曲线上出现峰值;但对于苯-乙酸乙...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由于人-地剧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复合巨系统,在城市环境规划工作中常伴随有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并存的决策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人—机交互式的决策支持系统方法来全面支持规划专家的规划活动,同时,城市环境规划本身也是个面向空间实体的操作过程,这也决定了GIS将发挥基础性主导工具作用,基于以上两点认识,作者以GIS为基本框架,设计了城市环境规划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原型方法,实现了城市环境规划数据调查评价、预测、功能区划、规划方案生成与决策、制图等特定功能要求,成为支持城市环境规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系统介绍了美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重要方法——制度控制,并结合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应用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中的应用建议。研究认为,制度控制在中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任重而道远,需要在法律体系、实施主体、公众参与和跟踪评价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垃圾中生物质在热分析仪中燃烧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垃圾中的生物质能,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开发适合我国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焚烧技术,特地对昆明市城市垃圾中生物质进行了特性分析,并在热重分析天平上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脱水干燥阶段、挥发份的析出和燃烧阶段、过渡阶段和固定炭燃烧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中生物质具有着火温度低、燃尽率高等特点。通过对热重(TG)、差示扫描曲线(DTA)的深入分析,对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测定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快速测定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提出了INT-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对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例如pH值、温度、缓冲溶液、反应时间和萃取等做了详细讨论,得到了确定INT-脱氢酶活性的最佳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有机物的结构──活性定量关系及其在环境化学和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王飞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陈雁飞(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最近几十年来,有机物结构──活性定量关系研究(QSAR,QuantitativeStructure-Activ...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异味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已成为我国农药化工等行业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为筛查土壤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研究基于土壤中挥发性异味污染物的迁移、暴露过程和危害效应的系统量化与分析,建立了污染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异味污染物优先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3个农药类案例地块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构成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排序指标体系第二层次的4个准则中,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为:危害性、迁移性、防护性与暴露性;第三层次15个要素主客观综合权重范围为0.033 6~0.149 6,其中嗅阈值权重最高。案例地块异味污染物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优先度评价等级与基于实测数据通过异味活度值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的等级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异味污染地块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陕北安塞纸坊沟为例,阐述了地块的概念和在地块尺度基础上,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意义。从农业技术因子出发,在地块尺度上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强调了人类认识程度、利用因素以及农业技术因子的重要性。从生态的角度,评价地块的土地自然适宜性,与土地利用现状结合评价土地的人为利用适宜性。从生态和经济效益评价两方面进行地块尺度土地可持续性发展评价,并初步建立了评价方法与模型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就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高效固液分离作用在提高系统容积负荷和出水水的同时,也使生物反应器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以腐殖质,多糖,蛋白质等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上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TOC或COD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基质分解过程和内源呼吸过程,其高分子物质的含量较多且可生物降解性较差,因此,在膜-生物反应器中会出现积累,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过高积累不仅有可能降低膜过滤出水的水质稳定性,而且有可能影响污染活性,并引起膜污染。进水溶液和污染度是影响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产生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