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获得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特性,以及强Es对短波链路可用频率的影响,为相关无线电系统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8年期间重庆站电离层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Es临界频率和遮蔽频率的变化规律。引入遮蔽因子,分析Es遮蔽因子随地方时、季节的变化特征。利用新乡–昆明站短波链路试验数据,对强Es期间的链路可用频率变化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重庆地区Es主要发生在夏季白天,峰值强度出现在6月份的上午,临界频率约为8MHz。遮蔽因子的峰值出现在7月份,最大值约为0.8,且在日出前遮蔽效果较其他时刻显著。全遮蔽Es可发生在各地方时,平均发生率约为10%,峰值位于上午,峰值发生率约为21%。发生强Es遮蔽时,能够到达电离层F层并被反射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特别是在白天。通过Es散射的链路最高可用频率显著增加,平均增加约10 MHz。结论 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程度主要随地方时和季节变化,随太阳活动的变化较小。Es的遮蔽程度在夏季的上午达到最强,在春秋季较弱。强Es期间,依靠电离层F层反射传播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导致可用频段变窄,同时利用电离层Es散射传播的链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离层对短波测向系统的影响。方法从电离层传播介质入手,分析路径偏离效应和波干涉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短波测向的影响。结果电离层系统倾斜引起的测向误差可借助电离层长期预测模型、短期预测算法或电离层实时探测数据对测向方位偏差进行补偿。行波扰动不可预测,只能依据行波扰动观测结果进行测向误差校正。波干涉误差可通过时间平滑进行抑制。结论提升现有短波测向系统测向性能的根本途径是为短波测向系统配备电离层探测设备,准确获取系统覆盖区内电离层状态信息,并进行传播效应补偿。  相似文献   

3.
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雷达装备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问题。方法首先分析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继而构建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雷达装备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电子对抗侦察环境适应性、电子干扰环境适应性、电子摧毁环境适应性、目标低空环境适应性和目标隐身环境适应性等5个方面。结论算例和分析结论表明,该评价体系反映了雷达装备在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雷达装备在电磁环境适应能力上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空间监视雷达的电离层电波环境适应性。方法 VHF-L波段大功率雷达信号经过电离层传播时会发生非相干散射,散射回波中包含电离层信息。结合雷达方程和电离层目标特征,基于电离层非相干散射原理,理论分析空间监视雷达用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非相干散射探测的条件(包括雷达参数设置和波束扫描方式),给出电离层回波功率、自相关函数和电子密度表达式,利用Matlab编程对某大功率空间监视雷达原始数据处理得到电离层散射回波及电子密度。结果给出了空间监视雷达用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非相干散射探测的基本条件,实测数据发现电离层回波和电子密度符合电离层变化特征。结论利用VHF-L波段大功率雷达空间散射回波探测电离层电子密度是可行的,为空间监视雷达电离层环境感知与传播自适应修正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雷达探测技术,以绑有水葫芦的标准泡沫板为目标物,系统研究了水浮植物雷达对水葫芦目标识别能力、探测范围以及距离、面积、速度测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浮植物雷达可以区分水面、墙体以及水葫芦,径向探测距离为37~114.5 m,不同径向距离的平均测距误差均在0.6%以内。在雷达3°/s扇扫速度小范围扇扫模式下,远距离比近距离面积测量平均误差高26.99%;同一距离,12°/s比3°/s扇扫速度的面积测量平均误差低12.13%。另外,在0.1~1.0 m/s的目标速度测量范围内,雷达对水葫芦的测速均方误差百分比不超过8%。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无人机与移动目标物的潜在冲突,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技术获取无人机与移动目标物的相对位置后,以无人机和移动目标物的几何中心点为中心建立椭球形初始电子格栅,在此基础上考虑操纵者反应时间、无人机避让所需时间、飞行的距离和GPS的定位精度,完善电子格栅。通过建立的移动物体电子格栅可以限定无人机的飞行范围,在两电子格栅相接触时立即做出避让,以避免无人机与移动目标物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7.
主要分析了海洋电波环境对海上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对抗等无线电系统的影响,论述了海上信息化装备电波环境保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出了技术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理论的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评判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境适应性是电子装备综合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环境因素对电子装备的影响,构建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理论,建立电子装备环境适应性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电波环境是影响无线电系统装备电波传播的空间环境要素,是复杂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地/海下、地/海面、对流层、临近空间、电离层、外层空间等影响电波传播的自然和人为环境以及背景无线电噪声环境等,电波环境对无线电信号产生的衰减、折射、散射、色散、多普勒频移和去极化等效应,是影响无线电信息系统装备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破解高寒地区雷达装备保障问题的对策。方法采取查阅文献、实地查看、实装操作等方法分析研究高寒地区环境对雷达装备保障的影响。结果从打牢基础、精心保障;未雨绸缪、超前保障;紧贴实战、专项保障;机关指导,高效保障四方面,提出了破解高寒地区雷达装备保障问题的对策。结论高寒地区环境因素影响降低了雷达装备环境适应性,降低了其原有的作战效能。研究分析结果将对预防高寒地区雷达装备故障、延长装备服役年限,提高装备保障水平和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减缓电离层对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等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方法由穿越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传播原理出发,结合各种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电离层影响的分析方法。结果针对电离层闪烁、极化旋转、时延和色散等传播效应造成卫星通信误码率上升、卫星导航定位误差增大、SAR图像偏移和分辨率下降等影响,分析给出了效应补偿和减缓应对方法。结论电离层延迟效应可以由电离层实测值或者模型来进行校正,而闪烁效应大多需采用规避的措施来减缓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及周边区域电离层暴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西部及周边9个电离层观测台站的历史数据,修正了统计研究中电离层暴事件的提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电离层暴的统计规律.研究表明,区域内以正暴为主,大暴主要发生在喷泉效应起作用的区域;多数台站冬季多正暴,夏季多负暴,春秋季二者相当,但在个别台站有较大差异;暴的起始时间主要分布于日落后,且在不同纬度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Safe use of low lying and densely populated coastal regions depends critically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astal structures in defending these areas against storm surges, wave attack, flooding and erosion. Continuing sea level rise and climate change (storms are becoming rougher) emphasise the need for reliable and robust predictions as higher storm surges and bigger storms may lead to flooding. Population pressures on land use in coastal regions have sometimes ignored age-old appreciation of coastal hazards. The CLASH research project EVK3-CT-2001-00058 was funded by the EU to provide “Crest Level Assessment of coastal Structures by full scale monitoring,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and Hazard analysis on permissible wave overtopping”. One of its main objectives was to produce a generally applicabl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permissible wave overtopping and hazard analysi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wave overtopping and crest level design of coastal structures. Within the CLASH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a generic prediction method and its use taking into account hazard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
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中国大陆气溶胶指数(TOMS AI)、太阳辐射、沙尘能见度、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对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AI值不但取决于沙尘暴的发生,而且取决于太阳辐射.这表明沙尘暴起沙模型和尘卷风与干热对流的联合起沙模型互为补充,沙漠地区上空的沙尘气溶胶含量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由太阳辐射引发的尘卷风与干热对流较沙尘暴过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某批次电子设备随机振动环境筛选试验中故障发生原因.方法 首先对电子设备环境试验初步分析,确定设备螺钉点布置合理,结构本身无明显缺陷,但试验夹具可能导致振动载荷放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电子设备失效情况,同时开展试验确定振动夹具的固有频率,并绘制电子设备实际所受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曲线,以该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开展有限元仿真,验证失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有限元仿真得到电子设备3Sigma应力为22 MPa,在结构强度容许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振动夹具固有频率与电子设备前两阶模态频率重频,发生共振,导致激励被放大,电子设备存在过考核,从而发生破坏.以设备实际所受功率谱密度曲线为输入条件,仿真得到3Sigma应力为52 MPa,超过焊接强度极限,导致焊点失效破坏.为进一步验证失效原因,使用原振动夹具完成故障复现试验,并改进试验夹具开展对比试验.结论 随机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应避免夹具固有频率与电子设备重频,从而导致设备破坏,合理选择设计夹具能有效避免电子设备遭受过考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靶场毫米波海上目标RCS测量标定精度。方法针对海上目标的外场雷达目标特性(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量系统动态标定问题,在给出了无源相对标校法的基础上,对毫米波RCS测量系统标定过程中云雾杂波、大气衰减、海面及地面杂波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合靶场外场实际测量,提出了衰减修正、合理选择标校气象条件等相应减小标定误差的措施。结论基于毫米波海上目标RCS测量标定的分析及其措施可极大地减小毫米波外场海面测量标校中气象环境、海面或地面杂波等对系统标定的影响,提高系统标定精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电子测量设备寿命预测,评价其健康状态,提升装备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充分发挥装备性能。方法利用电子测量设备长期观测的性能退化数据,基于Wiener过程建立电子测量设备性能退化模型和可靠性模型,并结合环境剖面参数,进行性能退化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以某型电子测量设备为例,建立了拟合性较好的性能退化建模,并进行寿命预测。结论该方法降低了电子测量设备在寿命预测过程中的试验成本,提升了寿命预测技术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