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述电镀生产过程中,由于镀液质量、电镀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镀件报废。这些镀件在重新电镀前,必须进行退镀处理。镍、铜镀件的退镀是在浓硝酸——盐酸体系中进行的。因退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逐步升高,硝酸浓度下降,退镀质量和速度变差、变慢,最后溶液就成为退镀废液。镍、铜退镀剂组成一般为9份硝酸,1份盐酸的混合液。报废后的金属离子总浓度为50克/升以上。由于该体系的酸度及氧化性远  相似文献   

2.
氮川三醋酸——氯化铵镀镉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无氰电镀新工艺之一。在某些工业部门,如航海、航空以及部分军工产品等,因镉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所以,无氰镀镉废液和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仍有重要的意义。氮川三醋酸——氯化铵镀液的腐蚀性和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都比较强,镀液使用一定周期后,杂质离子明显增多,而且往往是络合状态,故很难实现净化再生循环回用的目标。镉  相似文献   

3.
在镀铬过程中,由于镀前的阳极浸蚀,以及铜挂具和镀件接触电解液引起的腐蚀,在镀铬电解液长时间使用后,镀液中就逐渐累积了铜离子Gu~( )和铁离子Fe~( )。这种铜、铁离子累积超过310克/升时,镀件镀层就要出现灰铁色,并且易剥落,不能使用。镀液中的铜、铁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因此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清除,以致不得不倒掉镀铬液,这不但造成浪费,而且污染水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内燃机务段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文献报道,在银镜的制作中,硝酸银的利用率只有25%左右,剩余部分沉淀在废镀液中。在实验室里,笔者多次从制镜废镀液沉淀中回收纯银获得满意结果,回收率在90%以上。回收方法介绍如下: 将含银的废镀液沉淀移入瓷坩埚内,烘干后置于高温电炉升温至1000℃±20℃灼烧30分钟,灼烧物内有细小银粒熔出;冷却,移入适当的玻璃烧杯容器内,  相似文献   

5.
铜镍电镀退镀废液资源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硝酸型铜镍退镀废液,确定了蒸馏法回收硝酸、溶剂萃取法分离提取铜、沉淀分离法回收镍的工艺路线.探讨了采用P507煤油体系萃取分离硝酸介质中的铜和镍及用硫酸反萃铜的条件及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硝酸回收率可达97.8%;当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Cu 15~20mg/mL,Ni 5~10 mg/mL,料液pH为1~2,萃取剂体积分数35%,皂化度60%,相比为1∶1,振荡时间2min,温度20℃~25℃,铜的一级萃取率达90%以上,铜镍分离系数为75,经过三级逆流萃取废液中的铜镍已达到完全分离;以NaOH作沉淀剂,溶液的pH为10~11,镍的回收率可达99.9%.经上述处理后,使排放液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解退镀法退除金银复镀层,金镀层和镀层废件中金和银。结果表明,浓硫酸-脂肪醇体系中,最佳退镀条件为电解电压8V,脂肪醇添加量15g/LH2SO4,搅拌后退镀液呈紊流态,Re为2880。退镀后金主要存在于固相沉淀物中,其含量在93%以上,而银存在于固相沉淀物和溶液中,它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依不同镀层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7.
氯化铵镀镉与无氰镀镉-钛镀层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超高强度钢的氯化铵镀镉与无氰镀镉-钛两种防护镀层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SEM分析了镀层微观形貌,用中性盐雾、天然海水浸泡和周期浸润试验评价镀层耐腐蚀性能,通过持久拉伸氢脆试验评价两种工艺的氢脆倾向,并探讨了两种工艺低氢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无氰镀镉-钛镀层耐腐蚀性能和低氢脆性能都优于氯化铵镀镉镀层。  相似文献   

8.
<正> 阳极溶出同位镀汞法测定土壤中铜、铅、镉、锌的含量国内已有报导,但由于汞膜上易形成金属互化物及土壤含干扰物质量较高,使锌的分析结果及方法重现性不理想,同时,由于土壤消解困难,不易推广。为了达到环境监测方法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的要求,对土壤干扰物和金属互化物给予了定量的消除方法,采用 AD-1型极谱仪,预镀汞阳极溶出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铜、铅、镉含量,再单独测锌,手续简单  相似文献   

9.
在装饰性镀铬和硬铬电镀过程中,槽液浓度随着电镀过程的延长而降低,而且逐渐积累了Cr~(3 )、Fe~(3 )、Cu~(3 )与金属阳离子,当槽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镀件的质量,导致镀液无法再用而报废,从而产生高浓度镀铬废槽液,废槽液含铬酐200~280克/升,三价铬、铜、镍、铁等杂质离子50克/升左右,(其中大量为  相似文献   

10.
流动镀Ni-P合金镀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沉积Ni-P合金镀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流动镀电沉积由于可以较快地提高电沉积速度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建立了镀液平行式流过电极表面的流动镀装置,采用该流动镀装置,通过改变电流密度、流速、电极间距等不同的工艺条件,研究了流动镀条件下,电流密度、流速、极间距对电沉积Ni-P合金镀层中P含量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流动镀条件下各工艺条件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厦门市电化厂糖精生产车间重氮工序排出含铜废酸水,铜离子含量8~9克/升,酸度9~10%(以HCL计)。未经治理排入大沟,排放高峰期铜离子含量达550毫克/升,超过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铜离子cu~(++)≤1毫克/升),严重地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有色金属铜的大量的浪费,该厂糖精年产量300吨,每年排入大沟的硫酸铜约75吨,每吨硫酸铜国家牌价为2200元,合计16.94万元,此外,每年被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封闭式镀液循环装置中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对Ni-SiC复合镀层的影响规律,优化镀液循环流量参数.方法 以Q235管状工件为待镀基体,以添加SiC颗粒的改良瓦特镀液为母液,在自主研发的封闭式镀液循环电镀装置中以0.3、0.5、0.7 m3/h的镀液循环流量于管件内壁制备Ni-SiC复合镀层,通过SEM检测、XRD测试、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各Ni-SiC复合镀层宏微观形貌、厚度、成分、结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0.5 m3/h流量条件下,镀层厚度为32.98μm,SiC颗粒含量为15.37%,镀层晶粒尺寸和硬度分别为10.84 nm和704HK0.245,该条件下制备的Ni-SiC复合镀层具有最佳耐磨性,摩擦系数为0.41,体积磨损率仅2.83×10–5 mm3/Nm.结论 在不同镀液循环流量参数下,采用该封闭式循环电镀装置,均可制得均匀完整的Ni-SiC复合镀层.随镀液循环流量的升高,镀层厚度和SiC颗粒体积含量均降低,镀层颜色金属光泽增强,镀层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镀层硬度则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3.
1前言电子工业生产和工业垃圾处理中,会出现一些镀金件。从这些物料上回收金,常规方法有硝基化合物氧化法、王水溶解法、硝酸港浸法等,这些方法缺点多。本文介绍二种能一次性从废镀金(银)件中提取金(银)的新技术──本所自行研制的高效金银直提设备,应用于不同废镀件的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见表1。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技术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在一个设备内完成,设备的制作材料为工程塑料和耐腐不锈钢。主要组成部分为高效液氧反应槽、电积槽和循液器,液循环空间为放置废镀件的港浸室、金(银)析出室、循液室。2.1作业准备先…  相似文献   

14.
科技简讯     
废触体制四氯化硅及回收铜技术开发成果通过鉴定吉化集团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废触体制四氯化硅及回收铜技术,并正式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成果普遍适用于国内各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厂家。按目前合成水平计算,1.8万t/a的生装置每年排放废触体约们叫t,其中含无机硅约60%,铜约化%,采用该技术成本为15叫元人,可合成四氯化硅3000t/a,回收铜100t/a,总售价3500元/t,年产值达1050万元,利税为600万元。目前四氯化硅的合成都是用硅块为原料,其成本高,能耗大。采用该技术合成四氯化硅·因为原料是废触体,所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关于含镉废水的治理技术已有不少报道,目前已投入生产运转的主要是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蒸发法。但这些方法各有某些缺点,反渗透法处理氰化镀镉漂洗水,国内外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Donndly曾用中空纤维型组件,对氰化镀镉液的漂洗水进行试验,由于废液的pH值超过膜材料所能承受的范围,因而受到损坏。  相似文献   

16.
无氰镀镉即氨羧络合镀镉,国内从七十年代起,广泛应用。镀镉液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镉、氨三乙酸(NTA)、氯化铵。由于氨羧络合物比较稳定,镉化合物毒性又较大,处理要求高(镉的排放标准为<0.1mg/l),因此,其废水的处理较为复杂。国内无氰镀镉废水处理,是将漂洗水酸化,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再生液以电解法回收金属镉。其优点是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所使用的732树脂价格较低,稳定性较好,交换容量也较高。然而,这样的处理过程须将漂洗水酸化,而酸性漂洗水不能回用,故耗水量很大,且需经中和后才能排放;同时,732树脂再生需用70℃左右酸性盐溶液,操作较麻烦;又,酸性再生液电解时电流效率较低。我们就离子交换法处理无氰镀镉漂洗水,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GJB 594A《金属镀覆层和化学覆盖层选择原则与厚度系列》,综合考虑防腐蚀和疲劳性能,对30CrMnSiA镀镉层厚度进行优化。方法开展30CrMnSiA镀镉5个厚度系列的疲劳试验,计算材料的DFRcutoff,研究镀层厚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研究镀层厚度对材料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综合考虑疲劳及抗腐蚀性能,提出优化后的镀镉层厚度范围。结果镀层厚度控制在5~25μm时,材料的DFRcutoff下降幅度在15%以内,厚度超过25μm后基体材料的DFR_(cutoff)值下降20%。在中性盐雾环境下,厚度控制在12~25μm时,能满足海军飞机一般钢结构件抗腐蚀性能的要求,当厚度超过25μm后,继续增加镀层厚度对抗腐蚀性能的提升并不明显。结论镀镉使材料的疲劳性能降低,其抗中性盐雾腐蚀能力与镀层厚度成正比。针对海军飞机使用环境特点,推荐30CrMnSiA钢结构件的镀镉厚度范围为12~18μm,取上限值。  相似文献   

18.
金属制件表面采用镀镉处理,具有独特的性能,所以航空、航海、电子工业、仪表工业很多零部件,都采用镀镉。  相似文献   

19.
本以治理工艺实例,介绍了利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化学镀镍废液并回收金属镍的具体工艺及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对Ni^2 浓度30g/L以上的含镍废镀液,运用本所提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Ni^2 ≤0.1mg/L(完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0mg/L),对Ni^2 的去除率(回收率)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酸性化学镍废镀液成分复杂,主要有硫酸镍、次亚磷酸钠、亚磷酸钠、乙酸钠和柠檬酸钠等。其净化方法,国内目前尚未见报导,国外有少量试验性报导。我们对离子交换法处理酸性化学镍废镀液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上海电镀厂扩大试验,取得较好收效,通过了技术鉴定。研究表明,离子交换法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处理后镀液可重新回用。既避免了污染环境,又可节约大量资源。二、工艺流程扩试采用双阴柱交换回收工艺(图1),回收液返回镀槽使用。树脂再生废液及水冲洗废水,排入厂内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