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特别要指出的是,燃料本身也能控制链式反应.核电站之所以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燃料有很大不同.原子弹是由浓度大于93%的裂变物质(几乎是纯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当引爆装置点火起爆后,弹内裂变物质被爆炸力迅猛压紧到一起,大大超过了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巨大核能在瞬间释放出来,发生了核爆炸.  相似文献   

2.
陈志岳 《环境》2004,(4):53
特别要指出的是,燃料本身也能控制链式反应。核电站之所以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燃料有很大不同。原子弹是由浓度大于93%的裂变物质(几乎是纯铀“或钚”)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当引爆装置点火起爆后,弹内裂变物质被爆炸力迅猛压紧到一起,大大超过了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  相似文献   

3.
特别要指出的是,燃料本身也能控制链式反应。核电站之所以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燃料有很大不同。原子弹是由浓度大于93%的裂变物质(几乎是纯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系统所组成,当引爆装置点火起爆后,弹内裂变物质被爆炸力迅猛压紧到一起,大大超过了临界体积,于是瞬时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巨大核能在瞬间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1.核电站放射性废物是怎样产生的?核电站是利用可裂变物质(铀-235)发生链锁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把水变成蒸气,推动蒸气轮机而发电的.裂变物质经过裂变反应和继之的衰变反应形成有很强放射性的裂变产物.但是,裂变物质和裂变产物都包藏在元件的包壳中,只是在元件处理时才释放出来,理想反应堆是无放射性物质外逸的.然而,实际上元件包壳难免有裂缝或小孔等缺陷(机率≈0.1%),使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污染循环的载热剂(也称冷却剂),或者进入尾气系统.此外,  相似文献   

5.
资料库     
《环境》1994,(11)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郊的圣胡安尼科工业区,人口70万。6家石油公司在这里建立煤气厂,共储存11万桶煤气,总重约1700万公斤。1984年11月19日凌晨,人们还在酣睡,一辆运送煤气的汽车在储气站起火引爆,立即引起周围20多个储气罐的连锁爆炸,200多米高的火焰冲天而起,形成一个原子弹爆炸那样  相似文献   

6.
陈志岳 《环境》2004,(3):57
科学家发现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在本世纪初.普通老百姓知道原子能即核能的威力,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才认识的.因此,一提起核电站,人们往往将它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既神秘,又恐惧.其实两者根本不一样,核电站绝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人们谈核色变,根本原因是对核能缺乏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化石燃料逐渐成为世界大多数渔场的主要能源输入.尽管各种分析报告确定了对个别渔场的燃料输入数量,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全球范围的燃料输入进行量化,及绘制渔业所消耗燃料分布图的尝试.通过用2000年空间分解渔获量统计数据综合了代表世界各地250多个渔场的数据,我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在8000万t海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上市的过程中,渔船烧掉了近500亿L燃料,平均为620L/t.因此,渔船约占全球油耗的1.2%,相当于全球第18位油耗国--荷兰的数量,并直接向大气排入1.3亿tCO2.从效能角度看,全球渔船所烧掉的燃料的能量含量是所产生的渔获量可食用蛋白质能量含量的12.5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控制的逐步法制化、全面化,作为继烟(粉)尘、二氧化硫等重点控制大气污染物之后,氮氧化物的污染及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环保界关注。其中以固定污染源、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由于其产生数量巨大、危害严重、治理费用昂贵,成为氮氧化物的治理重点和难题本简要阐述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个资源小国,全国能源储量很少,自1973年世界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逐渐重视用核能发电,截止1985年底,日本的核电发电量已占了全国总发电量的26%.尽管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经遭受美国的二颗原子弹袭击,所产生的后果至今没有完全消除,为什么仍大力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10.
氧化燃料(如乙醇和甲醇)并不象生产厂商所声称的那样是一利清洁的燃料。美国和巴西研究组在里约热内卢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仅管氧化燃料不会放出象汽油那样多的一氧化碳和导致酸雨或臭氧烟雾,但它们会危害大气层并已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污染控制部门计划到2007年用氧化燃料替代汽油做汽车燃料。在巴西,越来越多的汽车使用含乙醇20~100%的汽车混合燃料。“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放弃传统燃料改用氧化燃料产生的问题”,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AP研究组研究员Je ff Gaf f ney认为:“在实施这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会认为,蒸汽是燃烧的克星,最安全不过了.殊不知,蒸汽在某些场合也会成为一种火源,引爆可燃气体而酿成灾害.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问题的一般情况在经历了广岛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约25年的对原子弹和宇宙航行等“尖端技术”的狂热之后,从七十年代起进入到“人和环境”的迷惘之中,这是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世界环境》2012,(4):7-7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原子弹真正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美国为促使日本早日投降在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的两颗原子弹。时至今日,人们仍对当年的事件存在诸多质疑:无论日本是否夸大了事件、谎报了死伤数据,还是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究竟该不该使用原子弹,今天在这里我们都不予以评判。我们只想告诉世人,在1 945年的8月,日本经历了一场可怕的人间灾难,也致使广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严重破坏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垃圾可燃组分RDF化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国内第一条日产 6tRDF(垃圾衍生燃料 )的生产线上 ,采用垃圾中可燃垃圾组分进行制备RDF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对工艺的环境影响及运行经济性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评价RDF成型性的方法 ,并研究了原料含水量、含钙量及干燥方式对RDF成型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垃圾进行RDF工艺是可行的 ,但目前的成本偏高 ,随着生产规模的提高 ,成本会大幅度降低 ,则制备RDF焚烧所产生的环境效益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RDF燃烧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RDF是一种优质燃料 ,热值与无烟煤相当 ,可用来作替代燃料 .  相似文献   

15.
根据道路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提出同时把上游燃料供应企业、中游汽车生产企业、下游汽车使用者同时作为道路交通碳交易的责任主体,设计了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包括碳配额总量设定、初始碳配额分配、行业基准设定、履约考核、市场交易以及监测报告核查等制度.通过案例与情景分析揭示了道路交通碳交易的多主体协同作用机理:在政府对于碳配额总量和行业基准的调控下,燃料供应企业将通过改变燃料成分来降低燃料排放因子;汽车生产企业将通过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新能源汽车比例来降低汽车能耗强度;汽车使用者将通过减少车辆行驶里程降低交通需求或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本文所提出的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交易机制,可以分别从上游、中游、下游促进道路交通碳排放的3个关键影响因素——燃料排放因子、汽车能耗强度、交通活动需求协同优化,能够有效控制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进而加速“碳达峰”的实现和“碳中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发现原子核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在本世纪初。普通老百姓知道原子能即核能的威力,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之后才认识的。因此,一提起核电站,人们往往将它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既神秘,又恐惧。其实两者根本不一样,核电站绝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人们谈核色变,根本原因是对核能缺乏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叶友斌  邢芳芳  刘锟  甄瑞卿  姜琪 《环境工程》2012,(Z2):224-227,245
根据钢铁行业碳素流和直接排放计算原理,利用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模型对几家典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CO2排放进行了计算,结合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对钢铁企业的CO2排放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钢铁企业CO2的控制重点在于燃料消耗,需从降低高炉燃料比、优化副产煤气尤其是高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控制烧结固体燃料消耗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态污染物(这是我国大气污气态染物主要的来源),本标准采用总量控制A值法在宏观上控制一个地区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限值,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严控制全部源强以利于环保制度的贯彻。 1 总量控制模式的选择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从目前看,是最新的制定排放标准的方法,它是总结现有各种制定排放标准的思想原则而逐渐形成的。1975年日本环境厅颁布了总量控制方法,并开始实施,日本一些城市执行  相似文献   

19.
ABB、西门子、施耐德等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节能市场 伴随"十二五"节能减排新政的实施,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既定目标,中国正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节能风暴,并由此引爆节能市场无限商机.据专家测算,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所蕴涵的节能市场商机将达数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生物燃料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燃料被视为是较化石能源相比碳强度较低的能源资源,生物燃料的出现,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生产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如粮食供给危机和耕地占用等.这使得各国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前景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