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导言本文介绍旱地基础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经济学原理。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问强,它包括环境因素、土地使用者的经济活动和机构设置等。本文将旱地看作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并强调不定的降雨作用,资源的脆弱性,以及对过度开发和退化的敏感性。讨论退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管理的对策。解释保持长期持续产量的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高台位旱地石灰性紫色土的肥力退化因子,并针对紫色母岩矿质养分丰富、易风化成土的特点,以一种培肥耕作法-聚土免耕耕作法培肥土壤。结果表明,采用此耕作法的土壤具有防蚀、抗旱、培肥和自调能力,能提高系统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有1.58亿亩的红黄壤旱地,目前生产力水平很低。为了开发红黄壤旱地,挖掘其生产潜力,我们于1986~1989年在江西南昌进行了多熟制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红黄壤旱地发展多熟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培肥地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同时,为了全面、合理地评价耕作制度,文章采用了综合评判的方法,对本试验的6个多熟制的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优劣作了较客观的评价,但这一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德昌县旱地粮菜四熟模式是一年生产一季玉米和三季蔬菜。该模式可充分利用安宁河中下游丰富的温光资源,一年内亩产粮食627.5kg,蔬菜总计11935kg,经济收入2430.4元。其光能利用率达3.864%,能量产投比2.15,是适合城郊区旱地种植的一种较好模式。进一步增施磷钾肥是本模式获得更多农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持和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选取东部湿润区与西北干早区典型湖泊湿地--洞庭湖湿地与艾比湖湿地,对其湿地资源特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湿地退化的表征和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湿润区湖泊湿地资源禀赋优于干早区湖泊湿地,湿润区湖泊湿地与干旱区湖泊湿地均具有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较高的价值,在湿地退化表征方面有共性也有差异,针对不同气候区域的退化湖泊湿地应采取不同的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6.
前沿动态     
世界环境日主题锁定“沙漠和荒漠化”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庆典将在阿尔及利亚举行,这是世界环境日庆典首次在非洲国家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指出,地球陆地表面的40%属于旱地,上面居住着全世界1/3  相似文献   

7.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1
国际资讯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1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8.
以李子口小流域为例,研究川中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调查发现该流域农业生产用肥以农家肥为主,耕地类型以早地为主,畜禽养殖以散养为主,该流域水质各项指标状况较好,但是总氮严重超标。分析认为,肥料施用结构和用量的不合理、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耕作作物以小麦蔬菜等旱作植物为主、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李子口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10,(3):29-32
<正>我国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我们这些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中国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异常严峻,如果控制不住,将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0-70
联合国呼吁土地退化零增长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近日发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土地退化总面积零增长”做出努力。世界范围内有l5亿人口直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威胁,每年有120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土地退化和干旱而流失。另一方面,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50%,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则要增加1.2亿公顷的可耕地。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中国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生态安全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星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承受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带来的增长压力;对资源所增长的种种需求,引起了生态系统不断退化和破坏。土壤侵蚀和沙漠化,使耕地和牧场不断减少。边际地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牧场,因过度放牧而特别地受到损害。世界上60%的农业用地只适于放牧而不宜于耕作(达斯曼,米尔顿等,1973),这些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活跃,是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注的重要经济社会区域。然而,农村的生态环境脆弱,易受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从目前来看,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草场退化、各种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工业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很突出,这势必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也肯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据“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现状及其保护恢复利用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测算,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值就达800多亿元人民币,数目是相当惊人的。毫无疑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  相似文献   

14.
窦贤 《环境教育》2006,(6):71-74
联合国大会确定2006年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为同这一主题保持一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以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前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缺乏管理造成的后果(即土壤侵蚀,盐渍化,沙丘形成,水源缺乏,水质污染,植被数量减少而质量退化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如Albeyt tevoedlye(1978)、Mosta—fak Tolba paul—Mayo Hchyy(1975)以及其他人员强烈地提出建议,通过现有的机构如粮农组织和人与生物圈计划,立即在世界规模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早在1978就把“环境保护”写进宪法,1983年确定为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在每年的6月5日各省市都要开展“世界环境日”的各种形式的纪念宣传教育活动;各国有识之士都在忧心忡忡地共同呼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1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3):56-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草地的几种优质牧草翁森红,谷安琳(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1紫花苜蓿紫花首稽(MedicagoSan。aL.)在全世界有60多种,是世界主要的栽培牧草。我国已有2000年栽培历史,适宜在长江以北地区、一20℃以下和半于旱地...  相似文献   

19.
古代雕塑具有记录历史、纪念人物形象、宣传、装饰环境的作用。现代雕塑的表现形式由写实到抽象,材料更轻便、廉价,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雕塑本身具有的永恒性已经逐渐地退化了,这种退化源自于社会的更替、人文环境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人口、环境、资源带来的危机,愈来愈引起世界诸多国家的关注,特别是我国近十几年来随着人口的骤增,环境危机、资源短缺矛盾十分突出,而地处祖国的大西北生态环境保护更是任重而道远。早在1987年,西北五省区部分领导及有关部门会聚北戴河,由西北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到约束发展的各项因子的关系,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森林覆盖率低、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城市污染突出等主要环境问题,确定了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1988年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西宁南北两山生态绿化工程,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打响了第一炮。今年省科协、中国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