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卫生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卫生填埋是一项特殊的工程,可能产生结构稳定性问题。本文根据填埋工程的特点,从填埋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卫生填埋场边坡、地基、填埋体、垃圾坝等的稳定性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填埋工程改变了填埋场原有的力系平衡,填埋体成分结构复杂、抗剪强度低、压缩变形大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参滤液和填埋气体的孔隙压力、渗滤液的渗透压力、填埋气体爆炸的冲击力、施工作业的人为营力是影响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抗滑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和沉降是填埋场结构稳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苟剑锋  徐燕  曾正中  李勃 《环境工程》2011,29(5):105-108
以甘肃省武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不同填埋方案及防洪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填埋场工程总体方案布局,为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分期设计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香贵 《环境工程》2010,28(4):76-78
提出山谷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采取分期设计的原则,以福建省连城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说明填埋库区采取分期设计后能有效地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从而达到减少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初期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玲  喻晓  王颋军  唐跃刚  罗毅 《环境工程》2015,33(11):129-132
根据填埋垃圾的降解特性及数据易得性,首先确定陈腐垃圾中有机质、渗滤液COD、填埋气CH4为填埋场垃圾稳定化程度的判别指标,然后建立稳定化程度(完全稳定、比较稳定、基本稳定、未稳定)评价分级标准,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市某简易垃圾填埋场种不同填埋时间垃圾堆体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填埋8~12年的垃圾堆体已基本稳定,可进行低度利用,在中、高度利用之前需治理;填埋12~18年的垃圾堆体已比较稳定,可进行中度利用,在进行高度利用之前需治理;填埋18年以上的垃圾堆体已完全稳定,可直接进行高度利用。这为武汉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大量陆续关闭的老简易垃圾填埋场的维护再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丹霞  李坚  孙剑毅 《环境工程》2012,(Z2):551-553
以甘肃省秦安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工程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确定了填埋场工程总体方案布局,为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型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17号填埋单元建造的2000m^2小型卫生填埋场及表面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沉降与拉圾的压实程度有关,在填埋过程中,垃圾被充分压实后,学降就相对较小,在所监测的2.5年时间内,最大螺旋沉降大于1m是垃圾填埋初始高度(4m)的25%,根据垃圾表面沉降的预测结果,讨论了老港垃圾填埋场的利用途径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科学》2015,(6):72-75
从长春市一个封场垃圾填埋场中系统采集了不同填埋年龄(8~12年和25~30年)和不同位置(上层和下层)的垃圾样品,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填埋垃圾总体呈弱碱性,含水率随填埋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上层垃圾含水率低于下层垃圾;从垃圾组成、有机质和生物可降解物(BDM)来看,8~12年的填埋垃圾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而25~30年的垃圾基本达到稳定化,但上层和下层垃圾的降解程度无明显区别。这表明传统填埋场中垃圾稳定化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开发能够加速垃圾稳定性填埋场的生物反应器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填埋垃圾的特性分析则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大型填埋场垃圾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在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建造了一座面积为3000m^2,高度为4m,内填生活垃圾10800t的小型卫生填埋场。对该卫生填埋场进行了40个月的监测,分析了垃圾中的总糖、总炭、挥发性物质和有机碳、生物可降解物含量(BDM)、粗纤维含量与填埋时间的关系。同时,也对1991年至1994每年4月份的填埋单元垃圾组成了分析。通过数学聚合,预测了填埋单元封场后的若干年内垃圾组成,对填埋场稳定化程度和垃圾矿化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该场的稳定化时间大约为22-23年,届时,该场的垃圾基本上达到无害化和稳定化,绝大部分可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  相似文献   

9.
原生垃圾密度很小,为提高填埋垃圾堆体密实度、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对填埋垃圾进行压实处理很重要。本文通过现场工程试验对影咱填埋垃圾堆体平面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为取得最佳的垃圾堆体平面压实效果,最佳垃圾摊铺厚度在0.5m—0.7m之间,最佳机械行程次数为3次,增加碾压次数有利于提高垃圾堆体密实度,垃圾最佳含水率在30%——50%之间。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及其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气体收集现场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现场打井抽气试验,研究垃圾填埋气的收集及工程利用的技术参数,并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出工程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垃圾填埋工艺存在分区作业时间长、填埋气引发臭气污染等问题,结合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实际情况,采用单元包封密闭式填埋工艺,利用旱季垃圾堤坝进行分区填埋操作、渗滤液导排盲沟作为填埋单元分隔、构建填埋气及渗滤液收集系统等技术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雨污分流. 实施单元包封密闭式填埋工艺后,2010年填埋场渗滤液产生总量减少了约76 000 t,比前4 a平均产生量减少了35%;填埋气收集量增加了12×106 m3,收集总量比前4 a平均值增加了139%;臭气排放指标达到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该工艺的实施可以使填埋场运行管理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2.
杜良  吴涛  谭昭怡  张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2):316-318,326
核素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研究是极低放填埋场选址关键工作之一,通过核素在场址土壤中的迁移行为研究可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在建立基于Kd值的极低放填埋场安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选择Sr、Cs在某极低放填埋场土壤中的Kd值,初步评价场址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场址土壤对核素Sr、Cs具有较强的阻滞性能,填埋场周围环境与公众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3.
含铬废渣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问题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含铬废渣填埋场地的选择.并建立针对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数学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填埋场不仅工程措施简单,工程投资少,而且对地下水的污染甚微,能够更好地满足填埋要求。  相似文献   

14.
工业废盐安全填埋过程常因包装不到位而产生高浓度渗滤液,从而增加了尾排处理难度.本文探究了模拟降雨情景下包装方式差异对工业废盐填埋过程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工业废盐填埋过程中使用内膜袋有效密封包装作为填埋场前处理十分必要,其对工业废盐填埋过程的保护作用非常显著.有内膜包装情形下,盐分的溶出量仅为无塑料内膜保护下的0.15%.然而一旦包装或隔离设施不到位或者未达到标准,可能引发显著的高于预期的二次污染风险.同时,研究发现工业废盐填埋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速率显著快于其他污染物,盐分释放主要表现为氯离子的迁移.包装方式不同导致模拟填埋柱的沉降高度差异十分明显,因此,工业废盐的不完全包装预处理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二次污染,还可能引发填埋场的滑坡和塌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布吉甘坑垃圾填埋场为例。按照安全评价工作一般程序。对简易垃圾填埋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对甘坑垃圾场现状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其存在因填埋场缺乏控制而发生场内火灾爆炸、作业不规范导致堆体稳定性欠佳而发生堆体崩塌的可能性。以及因发生火灾爆炸而对临近建筑产生破坏的可能性。针对填埋场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与影响因素的模糊性。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简易垃圾填埋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作业规范、导气控制系统、防渗系统、临近建筑距离、管理水平五项指标及指标对安全评价集的隶属度函数,对甘坑垃圾场安全性进行评价,得到其“很不安全”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固废填埋场数量多、运行水平低、设施老化快、预期寿命偏短且寿命到期后老化严重.与此相对,固废填埋场寿命相关研究却存在关注度较少、研究方向不明确、研究内容不系统等问题.本文综述了通用工程领域寿命预测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分门别类地梳理工程寿命预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固体废物填埋工程和实际特征,系...  相似文献   

17.
识别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风险源,建立了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危险废物填埋的环境风险评价分为健康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评价2个部分.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总结了安全填埋场造成渗滤液泄露的原因,提出了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组假定的填埋场的数据,进行了具体的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事故情况下的健康风险分析方法和故障树安全性分析可以满足环境风险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和其处理技术的特点,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南方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优选。该城市2020年的预计生活垃圾产生情况:总人口为131.5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04.5 t/d,其中可回收垃圾量为483.5 t/d。拟采用备选方案:方案1为卫生填埋;方案2为分类资源化,可回收垃圾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卫生填埋;方案3为分类资源化,可回收垃圾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焚烧。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计算,求得灰色关联度ε2>ε3>ε1。结果表明,方案2为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案;表明灰色关联法简易可行,利用其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含水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分析垃圾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降解过程中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采用时域反射测量(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技术监测了垃圾填埋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填埋过程中垃圾体积含水率随时间逐渐增大,垃圾持水性能不断提高.好氧初期垃圾内水量变化与含水率变化正相关,好氧后期则为负相关;厌氧填埋过程中,垃圾沉降压缩是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垃圾TDR读数与基于物质衡算的垃圾体积含水率计算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好氧填埋过程两者最大偏差约为±5%,厌氧填埋过程两者最大偏差约为±2%,TDR技术适用于实际填埋工程的含水率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